无压力社交

[英] 吉莉恩·巴特勒

心理学

心理学 心理

2018-10

后浪丨中国华侨出版社

目录
致 谢
第一部分 了解什么是社交焦虑
1 什么是社交焦虑
2 关于害羞
3 思维的核心作用
4 是什么导致了社交焦虑?
5 社交焦虑的模型
第二部分 克服社交焦虑
6 出发点
7 减少自我关注
8 改变思维模式
9 改变行为模式
10 建立信心
11 总结:设计一个自己的自助策略
第三部分 一些补充建议
12 关于意志坚定
13 遭受欺凌的后遗症
14 放松与正念
附 录
【展开】
内容简介

认知治疗学院创始人之一吉莉恩•巴特勒女士的经典著作,一本写给“社恐”人士的自助指南。

◎编辑推荐

☆ 比通俗读物更具科学性,比专业书籍更具可操作性。

以认知行为疗法的理念为基础,围绕社交焦虑模型展开,并为读者提供详细而明确的方案和实施步骤。

☆ 适合各种人群阅读。

大众读者可以借此克服自己的“社恐”问题,而心理咨询师也可以参考本书讲解的内容,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 澄清了由来已久的误解。

传统观点认为人们“社恐”的原因是“缺乏锻炼”“只要肯硬着头皮多试试就好了”。但实际上很多社交焦虑者的问题并不出在表达能力上,反复尝试错误的做法,只能让他们的问题变得更严重。

☆ 提出了一种隐性的社交焦虑现象。

由于工作有规律可循,有些人能很好地完成销售、公关、接待等含有大量社交内容的工作,因此意识不到自己也面临社交焦虑的问题。可一旦面临毫无“章法”可言的社交场合,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内容简介

习惯闪避别人的视线,尽量避免与人接触?

觉得有人在看着自己,并会停下手中在做的事?

在进入一个满是人的房间前,需要别人的陪同?

种种迹象表明,你可能产生社交焦虑了。

在本书中,作者剖析了什么是社交焦虑,并系统介绍了一套适用于所有人的方法,即减少自我关注、改变思维模式、改变行为模式,并在最后一部分补充了对特定人群有用的建议。

作者认为,社交焦虑是一种常见的、非病理性的现象。社交焦虑者们只是倾向于把情况想得很糟糕,本身并不缺乏优点,甚至还很讨人喜欢。所以,为了发挥个人优势,拥抱未来的美好生活,我们都应该了解自己在这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哪些努力是徒劳的,从而让自己更自在地社交。

◎媒体推荐

“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的书籍中,本书是对读者来说蕞实用的一本,它非常全面。”

——《观察家报》(THE OBSERVER)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Mm萌mM的评论
    社交恐惧的本质是:担心自己遇到傻逼,也担心暴露自己傻逼的一面。 ——银教授
  • 后浪的评论
    传统观点认为人们“社恐”的原因是“缺乏锻炼”“只要肯硬着头皮多试试就好了”。但实际上很多社交焦虑者的问题并不出在表达能力上,反复尝试错误的做法,只能让他们的问题变得更严重。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让自己脱离社交恐惧呢?如何变成学校和公司里的“万人迷”呢?本书以认知行为疗法的理念为基础,围绕社交焦虑模型展开,并为读者提供详细而明确的方案和实施步骤。
  • 海盗电台的评论
    关于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值了。粗读了一遍。因为要理论联系际,所以先试着改变一下。 一个重要提示是,我的(其中一部分)拖延行为都是跟与他人接触有关。知道这点,就轻松多了。我不是不喜欢出去走。 纠正思维方式,自我意识和行为方式自然会变。来吧。
  • 恶楠的评论
    这本书不是普通的心理科普书,而是认知心理学关于社交焦虑的研究,从阅读角度看,不是很亲和,从内容角度看,是挺详尽细致的。要很好地阅读本书,最好先了解一下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比如核心信念、认知偏误、应激反应等等。
  • 落叶的评论
    非常实用且具有极强操作性的关于社交方面的一本科普指南性质书籍。不是不靠谱的心里鸡汤类,书内非常详实细致但很通俗的将了提升社交能力,降低社交焦虑的方法,框架结构清晰,分析的也足够全面了。是一本不多得的人际沟通和交流方面的专业书籍了。
  • 晚上吃豆豆的评论
    可能看完觉得我没这个压力吧,前1/3还好,后面速读的,大致就是说压力来源于自我过度关注、消极思维、过度猜想
  • 陈小憨˙Ꙫ˙的评论
    社交恐惧根本上是一种多次社交期待失落之后的习得性无助,越是渴望在社交获得认可越是陷入社交恐惧。减少自我意识,改变思维模式,改变行为模式,建立自信。最后,你在别人眼里真的没那么重要,别人在你心里真的没那么重要。
  • 玉成的评论
    对社交恐惧症可以说是描述的非常细致了,稍微有点儿阅读难度
  • 苏听风的评论
    社恐并不是天生就有,它是天长日久的各种因素所造成的。所以,解决这一症状,自然也不能一撮而就。减少自我关注、改变思维方式、改变行为模式,去一步步尝试、开放,练习,记录、更正,这一些细小的努力,就会有成效。
  • Biscuit.的评论
    对社恐的描述非常准确,自救方法有点没那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