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现代中国人的“科学”概念及其由来
第一节 两种基本用法
第二节 科学:夷之长技
第三节 科学:来自日本的西方词汇
第四节 科学:替代性的意识形态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西方科学溯源:希腊理性科学
第一节 science 辞源及其演变
第二节 “仁爱”与“自由”:东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
第三节 “科学”作为希腊的“人文”
第四节 自由的学术:希腊科学的非实用性与演绎特征
第五节 希腊数学作为自由学术的典范
第六节 科学与礼学:希腊与中国的天文学
第七节 自然的发明与理性科学的诞生
第八节 小结
第三章 现代科学溯源之一: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
第一节 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
第二节 大学:自由学术的制度保障
一、大学是一个自治机构
二、大学提供基督教世界普适的学问标准
三、大学以讲授自由之艺为基本
四、大学以自由辩论为主要教学方式
第三节 经院哲学:中世纪的科学形态
第四节 唯名论革命为现代科学开辟道路
第四章 现代科学溯源之二:数理实验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第一节 求力意志:从求真的科学到求力的科学
一、从理性自由到意志自由
二、人类中心主义
三、征服自然
四、实验科学
第二节 世界图景化:自然数学化与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一、自然的数学化
二、空间化
三、时间化
四、机械化
第五章 西方另类科学传统:博物学
第一节 什么是博物学
第二节 西方现代博物学的兴衰
一、现 代 早 期:从文艺复兴到 16 世纪的博物学
二、17 世纪的博物学
三、18 世纪的博物学
四、19 世纪:博物学的黄金时代
第三节 博物学的当代意义
第四节 重建科学谱系
第六章 传统中国的科学
第一节 李约瑟难题
一、中国古代无科学
二、中国古代有科学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博物学
一、概念界定
二、李约瑟范式及其局限
三、以博物学眼光重建中国科学史:天地农医
结语
附录一 对批评的答复
附录二 地方性知识的哲学和社会学
索引
【展开】
【收起】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吴国盛教授先是梳理当代中国人的科学观念,然后阐述现代科学起源于古希腊的理性科学,并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接着又从两个方面讨论现代科学的产生:第一、宗教直接助力现代科学产生;第二、数理实验科学塑造了现代科学的标准。此外,吴国盛教授还讨论另一科学传统——博物学(自然志),并由此回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坦言虽然在数理实验科学的意义上中国没有科学,但是在博物学的意义上,中国有科学,并由思考中国文化的当代命运。
【名人推荐】
本书既从西方语境,又从中国人对科学认识的实际出发,思考与解释科学的 本性与本源,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和接受,是我见到过的zui好zui适合当前国人阅读的科学哲学著作。
——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
吴国盛先生还原并呈现出科学zui为本源的面貌,以此引发中国人反思并纠正自己对科学的长期误解。
——饶毅(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编辑推荐】
中文里有诸多关于科学的话语,比如“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科学防疫”“科教兴国”“科学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其中的“科学”都指同一个东西吗?
在中西医之争中,或者说在关于中医是否是科学的讨论中,撇开里面的那些政治的内容,那些意识形态的内容,在这一讨论的背后,或者在进行这一讨论之前,是否需要先澄清一下“科学”的含义。
科学,对中国人来说,到底是什么?——是真理,指向知识?是意识形态,指向政治?是技术,指向某种功效?又或是无所不能,指向某种神话?
在这本书中,吴国盛教授从其专业和研究出发,分析中国人的科学观念,阐明科学和哲学、宗教以及伦理传统的关系,揭秘科学的文化基因,帮助我们理清我们的各种科学观念,引导我们反思我们的文化传统。
北大清华备受欢迎的科学史课推荐书目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经典作品
荣获“大众喜欢的50种图书”
全新修订版
【展开】
【收起】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