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迹三代

孙庆伟

历史

先秦史

2015-6-1

上海古籍出版社

内容简介

夏商周考古与中国考古学共同起步,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夏商周考古在取得丰硕成果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依然分歧重重。该书围绕夏商周考古重大学术问题,对夏商周考古学史的若干方面进行梳理。深入其中,可以了解当前面临的问题,明确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夏商周考古颇具意义。 孙庆伟编著的《追迹三代(精)》由十篇文章构成,以顾颉刚“古史辨”为开端,对夏、商、周考古学发展历程中的重大问题、代表性学者均有细致入微的分析,同时作者秉持客观原则,“述而不论,点到为止”,不对各家观点的优劣进行评骘。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易儒如斯的评论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论语。八佾》】 孔子追迹的三代三礼,显然并非礼的具体形式,而是孔子下文所说的“礼所损益”的原理。【2】 //@易儒如斯:回复@儒士社:无药可救!
  • 易儒如斯的评论
    在<<史记>>和<<论语>>都有孔子"追迹三代之礼"的记载,春秋期间老子之道;孔子之礼的原理追迹,是纠正<<周易>>重要论证。有兴趣的学者可循此去探讨这一史实,本文不想多化文字论证这一史实。[12]
  • 明堂网台的评论
    《史记》记: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向上节选从纪唐尧虞舜之际开始,时间是约距今4350年。向下节选至秦国缪(穆)公,时间是约距今2627年,这段时间共1723年,再选取部分人和事,篇此其事。 2011-8-5 10:05 来自明堂微博
  • 夏学銮的评论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小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亦不足徵也。足,则吾能徵之也。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猫不许的评论
    想读《追迹三代》 网页链接
  • 30米大道的评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官方 《追迹三代》阅读中[咖啡]
  • 易儒如斯的评论
    23周朝前已存在一套严密的“易”逻辑体系,周初,周公旦为了立国之需,假借周文王名义,创《周易》,推演《周礼》,从此使这套逻辑体系陷入逻辑混乱局面。至春秋,孔子恢复了周前的那套逻辑体系,并以此为工具,演绎出了儒学的核心思想,孔子追迹三代之礼,正是在求证其发现的大成图是周前的“易”。
  • 易儒如斯的评论
    19.“损益”在64卦中的意义并非现今所理解的增加和减少的意思,而是中节。孔子“追迹三代之礼”追迹的是“礼所损益”的原理出自“三易”中的哪一典,而《周易》64卦中“损益”两卦根本不存在礼之节制的原理,而大成图则很好的反映了“中节”原理。“追迹三代之礼”其实是在追迹大成图存在的历史足迹。
  • 奔跑着的二哥单身的评论
    司马迁说:“古者【诗】三千余篇,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仪,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祍席“,且”三百五篇以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又说:“孔子之时,周式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编次其事
  • 张龑_Law的评论
    从西方现代意义观察,孔子确实是一个伟大的立法者。孔子强调追迹三代之礼,表达的正是立法者尊重共同体文明之遗嘱,体悟民情和法意,结合二者成就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