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的伦理

李洋

文学

电影 李洋 电影研究 电影理论 文化 文化研究 启明文丛 李洋著作集

2014-1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目录
——影像的美学—— 伟大电影的标准 影评是什么 人与影像互为尺度 人的电影大脑 幻想与思想表演 哲学与游戏之间 ——导演的政治—— 贝托鲁奇的妥协(《1900》) 特吕弗的夜行列车(《日以继夜》) 法斯宾德的奇迹(《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 路易·马勒的脆弱(《拉孔布·吕西安》) 雅克·塔蒂的现代哑剧(《交通意外》) 皮亚拉的真实(《在撒旦的阳光下》)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目光(《爱好者》) 埃里克·侯麦的讽刺防御(《克莱尔的膝盖》) ——目光的伦理—— 大屠杀的目光伦理(《浩劫》) 不设防的城市(《罗马风情画》) 布尔乔亚的宴会(《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他们将回到萨罗(《萨罗或索多玛120天》) 伊斯坦布尔的比利(《午夜快车》、《浓度百分之七溶液》) 黑色的黎明(《大黎明》、《左轮大煞星》) 耻辱与需要(《华尔兹女郎》、《妈妈与妓女》) 奢侈的身体(《费里尼的卡萨诺瓦》) ——电影之欧洲—— 英国电影与“五月风暴” 新浪潮与法国新电影 德国“柏林学派”的兴起 “世界电影”与艺术等级体制
【展开】
内容简介
Fredric Jameson认为,我们可以把(欧洲)六十年代想像为资本和强权国家在全球退败的一个时期,也可以把这个年代构想成资本借助崭新的生产技术和全副武装的生产方式,开足马力扩张的时期。从福柯的角度看,所谓新的生产技术就是权力话语。六十年代谢幕,留下的是一块巨大的空白话语舞台。七十年代开启,站在麦克风前的不再是进步学生、艺术家和知识分子,而是大众传媒和明星,是非理性的符号消费。如果六十年代是话语中心模式的最后演习,那么七十年代是娱乐工业趁火打劫偷袭大众话语的时代。六十年代结束了,共同话题消失了,战壕解散了,文化代言人面临着话语重构和反思,这个过程带来短暂的话语真空,布满嘈杂的个人主义低语。这就是奇妙的七十年代,精英话语的重构性缄默与娱乐话语的逐步登台,从文化英雄到娱乐明星,话语舞台的交接期间是一个政治压抑、经济低迷的年代。这种失望、颓废和压抑构成了七十年代欧洲电影的基本氛围。本书就是作者论及七十年代欧洲电影的一个合集。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李宗衡-妖艳左轮的评论
    【目光的伦理】李洋老师自序中写到“特别想在哲学家和导演之间做一个翻译”,我想@大旗虎皮 老师做到了。最早看关于《萨罗》的文章就很喜欢,因为我也是帕索里尼和萨德(特别是)的忠实研读者。文章不难读,不晦涩,但绝也不轻浮,观影口味契合(近乎一致)。没错,一切都该像创作艺术作品一样来创造。
  • 大旗虎皮的评论
    时间过的太快,这篇文章已是11年前的文章了,分析福柯《规训与惩罚》与帕索里尼《索多玛120天》之间的关系,当时在读博一,二十郎当岁,想问题简单,写东西稚嫩,为了推广新书只好再贴出来示众。如果大家对《目光的伦理》中提到的导演和影片感兴趣,欢迎参加活动交流。 大旗虎皮的日记
  • 不只是聒噪的沐D的评论
    对“导演的政治”和“目光的伦理”比较感兴趣 《目光的伦理》自序
  • 烬空就是倒不倒翁的评论
    这逼装的 -- 评论《目光的伦理》试读:影评是什么?--喷嚏网 dapenti.com 网页链接
  • 用户3626919865的评论
    “《目光的伦理》试读:影评是什么?”——网易云阅读订阅源《喷嚏网》。 网页链接
  • 王筱伟nana的评论
    《目光的伦理》试读:影评是什么? 《目光的伦理》试读:...
  • 穿山乙的甲的评论
    @变态蓝 书籍《目光的伦理》 (来自豆瓣) 书籍《目光的伦理》 ...
  • 鹤之风的评论
    读过《目光的伦理》,李洋。 书籍《目光的伦理》 ...
  • 狐诗人雪毛的评论
    想读《目光的伦理》 书籍《目光的伦理》 ...
  • 书香湖南的评论
    【推荐书】《目光的伦理》,李洋 著。从福柯的角度看,所谓新的生产技术就是权力话语。六十年代谢幕,留下的是一块巨大的空 白话语舞台。七十年代开启,站在麦克风前的不再是进步学生、艺术家和知识分子,而是大众传媒和明星,是非理性的符号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