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校订本)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原是梁启超1923年夏至1924年春夏间,在南开大学、清华学校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课程之讲义。作者从“时代思潮”、“复古求解放”等理念入手,论述了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清初各学派建设及主要学者成就、清代学者整理旧学的总成绩三大问题。其目的“是要说明清朝一代学术变迁之大势及其在文化上所贡献的分量和价值”,纵横并立,经纬互持,将清代学术置于十七、十八、十九三个世纪的中国学术史发展中,对经学、小学、音韵学、校注古籍、辨伪书、辑佚书、史学、方志学、地理学、谱牒学、历算学、乐曲学、金石学及其他科学等二十个学术门类的成就及各学科概貌做了整体评述和清晰勾划,第一次完整、系统地将其启蒙、发展与流变展示在人们面前。
本次整理以最为通行的1936年中华书局《饮冰室合集》本为底本,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稿本、清华学校讲义本、《史地学报》刊载本、《东方杂志》刊载本、民志书店第四版单行本、《东方文库续编》本为通校本,以《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概略》稿本、南开大学暑期讲义本、辅仁大学铅排本、重庆中华书局重排重校单行本以及《学灯》《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晨报副镌》等报刊所刊载者为参校本,举凡脱、讹、衍、倒者一千数百处,一一校订,使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文本,更为完善。
-
从航海图到世界史
海上航路将被海洋分隔开的大陆连接起来。与陆地上的道路不同,每次航行时,海上航路都有可能如同海市蜃楼般消失不见。没有可靠航海图的海洋航行,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一样充满了危险。于是,航海图成为人们驶往新世界的必备工具。
航海图的诞生是人类俯瞰世界的尝试。与航海图相伴的一次次神奇发现之旅,也是人类不断探索世界、拓展认知边界、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本书以航海图为针,海上航路为线,将分散在各处的零散的、孤立的历史织成一部动态的、完整的、相互呼应的世界历史,描绘了从单一世界到复合世界的演进历程。
------------------------
【编辑推荐】
1.有用:媲美《极简欧洲史》的崭新世界通史,秒懂现代世界的形成,快速搭建知识体系,拓展认知边界。
相比不遗巨细的大部头,这本200多页的世界史,轻松好读不晦涩,涵盖大航海、新技术的应用、交通网的形成、三个世界的连接、思想观念的转变等关键节点,帮助读者快速搭建知识体系,拓展认知边界,是上班族上下班路上、旅途、休闲的好伴侣,更是大中学生课堂之外的知识营养源。
2.有料:冒险故事串联起单一世界到复合世界的进化历程,生动刺激不单调,满足读者娱乐化、长知识的需求。
“为了找到亚洲,我也是操碎了心”“一张航海图霸占全世界”“食盐变黄金,这不是神话”……发现新世界的阴差阳错与生死之别、新旧世界的矛盾冲突、不同利益集团煞费心机的竞赛,以及地理、气象、天文、数学等众多学科硬知识融合在命悬一线的探险故事中,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满足读者娱乐化、长知识、求刺激的多重心理。
3.新鲜:从陆地走向海洋,俯瞰地球,从航海图角度讲世界史,视角与众不同。
航海图的出现,是人类首次俯瞰世界的尝试,把人类头脑里想象的世界变为现实。以往的世界史偏向以陆地为中心叙事,本书选择立足海洋,从航海图这个少有人关注的角度讲述不同地域的、被海洋割裂的世界是怎么连结为一个整体的,不同地区的人们又是怎么从毫无联系变成现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的。
4.有内涵:表面写大航海与世界史,实则探究人类对地球的再发现。
航海图的诞生与完善,不仅记录了海上航线的开拓,更是人类对地球一次次再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新大陆被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资本主义的基础得以奠定、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启。
5.有范儿:20多幅精美地图真实还原人类探索世界、突破思想禁锢的点滴脚步;封面书名组成一艘帆船,若隐若现地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穿越迷茫、晦暗和明朗,寻找着未曾被发现的彼岸;别人都不知道的冷知识,我知道。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美]约翰·R.麦克尼尔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 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
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
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
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 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
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
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平装 精装)[美]戴维·伍顿
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 [美]大卫·阿米蒂奇
20《第五次开始》 [美]罗伯特·L.凯利
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精装 平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22《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英]马克·马佐尔
23《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开创一个理想世界》[荷]罗杰·布雷格曼
24《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 [美]约翰·朱迪斯
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纪念版)》(平装 精装) [英]理查德·道金斯
26《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 [美]入江昭
27《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 [美] S. N. 艾森斯塔特
28《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美]尼尔·波兹曼
29《从丹药到枪炮:世界史上的中国军事格局》 [美]欧阳泰
30《起源:万物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31《为什么不平等至关重要》 [美]托马斯·斯坎伦
32《认知工具:文化进化心理学》 [美]塞西莉亚·海斯
33《简明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美]威廉·麦克尼尔等主编
34《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 [美]托马斯·M.尼克尔斯
35《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修订版)》 [荷]弗雷德·斯皮尔
36《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
37《历史性的体制》[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8《希罗多德的镜子》[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9《出发去希腊》[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40《灯塔工的休息室》[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41《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日]宫崎正胜
42《人类的旅程:基因的奥德赛之旅》[美]斯宾塞·韦尔斯
43《西方的困局:欧洲与美国的当下危机》[德]海因利希·奥古斯特·温克勒
44《没有思想的世界:科技巨头对独立思考的威胁》[美]富兰克林·福尔
45《锥形帐篷的起源:思想如何进化》[英]乔尼·休斯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
中国方术考(典藏本)
【李零先生经典作品精装修订本 被誉为“古代思想世界的复原图” 】
此次新版,作者李零先生重新选录彩图,并对正文做了修订。全书采用纸面精装形式,锁线胶订,宜读宜藏。
【关于本书】
《中国方术考》《中国方术续考》是李零教授的代表作,第一次汇集考古材料,系统总结了中国早期的方术知识,对中国科技史 、中国思想史乃至中国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此次新版,李零教授对全书有所修订,并撰写了“新版前言”,说明他研究方术的初衷,讲述对中国早期宗教传统的独特认识。从李零教授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打通古今中外的学术情怀。
【评论推荐】
李零的《中国方术考》为我们多多少少地制作了一幅古代思想世界的复原图。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葛兆光
李零的学术根柢,大体上承罗振玉、王国维以迄李学勤、裘锡圭等三代学人的古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传统。在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上,李零这种一反传统的先经艺后方术的书志分类体系,而从事逆向研究的取径,不仅别树一帜,相当具有创意,同时,在传统思想史研究资料的开拓上,也深具意义。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金仕起
作者治学素重通识,总结归纳以成全局,大局小节交相为用,前后融贯予人启发。
——豆瓣读者 湛冥庐
仅看存世文献是不足以了解古人的,特别是无法以古人当时的生活日常背景去理解他们的观点。这本书提供了纷杂但有意义的思想背景。
——豆瓣读者 gegezhu
对于有些相关兴趣并有传统文史哲基础的人来说真的是很棒,视角新颖,材料充实,从历史学的角度给出古代社会、宗教、政治方面的启发……尤其是研究角度非常非常好。
——豆瓣读者 人间卧龙
-
亲密关系
自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动物以及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就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动物即是人类的威胁和敌人,也是人类的朋友和助手,人类与动物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甚至关乎到文明的兴衰。在本书中,布莱恩·费根通过详实的材料和谨慎的分析,深入研究了八种动物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的角色,告诉了我们动物如何塑造了人类的历史,观点新颖独到,引人深思。
-
制胜的科学
本书讲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军队各个层面的组织与战术,从战术理论、条令、士兵训练方式到三个主要兵种独立作战与配合作战时的战斗实践、诸兵种合同战术(大战术或高*战术)均有涉及。尤以俄军的实战情况为主。主要依靠一手资料——18、19世纪之交的战术理论著作、条令、手册、教令、命令、报告以及参战者的回忆录、日记和信件——详述了拿破仑时代俄军的战术。
-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2
《资治通鉴》一共写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超级案例集”。
本书用“通篇大白话”让你轻松读懂《资治通鉴》的故事,并用深刻的“华杉讲透”点评,让你领悟历史背后的古人智慧。
1、
项羽乌江自刎:百战百胜,不如一战而定
【历史事件】
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项羽败走迷路,被农夫骗到沼泽地,他自知跑不掉,对身边人说:“我起兵至今,八年了,身经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于是称霸天下。今天居然被困在这里!这是天要亡我,非战之罪也!”最终,项羽自刎于乌江边。
【华杉讲透】
项羽临死还在自夸他的百战百胜。但是,自古的兵法,都厌恶百战百胜。因为,百胜让人骄傲,百战又劳民伤财,所以百战百胜就会导致灭亡,怎么不是“战之罪”呢?而且,你都百战百胜了,竟然还在打,证明你的胜利没有彻底解决问题,这样的胜利毫无意义。
2、
萧何兴建未央宫:排场就是气场,能震慑天下
【历史事件】
公元前200年春,萧何负责兴建的未央宫落成。刘邦看见未央宫建得富丽堂皇,非常生气,对萧何说:“天下动荡,战争连年,百姓劳苦。你怎么能把宫殿建得这么奢华?”萧何说:“正因为天下还没安定,人心浮动,所以才要壮丽的宫殿来树立天子的威严。”刘邦转怒为喜。
【华杉讲透】
当时很多英雄豪杰其实并未顺服刘邦,还在蠢蠢欲动。所以萧何建造华丽的未央宫来震慑天下。让人们在这宫殿下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放弃挑战中央的野心。这也是《孙子兵法》讲的“上兵伐谋”,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伐掉他心里谋划的念头。排场就是气场,气场就是百万雄师。做企业也一样,办公室要有排场,客户才有信心;公司集体活动要有排场,员工才有士气。
3、
贾谊提出削弱诸侯势力:学习解决问题,不如学习如何避免问题
【历史事件】
公元前174年,贾谊提出,可以把大诸侯国,分封成多个小诸侯国,以此削弱诸侯势力。可汉文帝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对当时危险的局势采取纵容的态度,终于在他儿子汉景帝手里,酿成了“七王之乱”。直到景帝的儿子汉武帝,才终于采纳贾谊的建议,使诸侯势力逐步瓦解。
【华杉讲透】
贾谊果然有远见卓识,可惜汉文帝没听他的。这是人性的一大弱点,总是要等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才懂得要有所作为。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三点:一是要提前发现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问题出现后,不光要解决问题,还要进行复盘,看以后如何避免;三是奖励那些避免问题发生的人,而不是只把问题出现后力挽狂澜的人视为英雄。
翻开本书,像读小说一样津津有味读懂《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