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时钟世界
世界进入霍巴特时相——时间开始倒流。图书馆不断销毁书籍;交媾意味着妊娠结束;人们见面时说“再见”,告别时说“你好”;墓碑下埋葬的人死而复生……
食管倒流出热咖啡,香烟越吸越长,书籍变回草纸,亡者死而复归。时间嘀嗒倒流,思想却飞速前行。
是甜美纯情的妻 子,还是勾魂摄魄的情人?
是修复破碎的家庭关系,还是拯救复生的宗教先知?
多方势力明争暗夺、各显神通
时间乱流中的塞巴斯蒂安
究竟会做出何种选择?
名人推荐:
菲利普·迪克的脑袋仿佛一座风车,风车上用钢琴线挂了一面发皱的镜子,镜子前是一条霓虹灯管。他对社会的不满就通过这条霓虹灯管、通过扭曲而绚丽的折射,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
——美国科幻新浪潮旗手 罗杰·泽拉兹尼(代表作:《脸上的门,口中的灯》)
菲利普·迪克看到了其他作家避而不见的所有可能:有闪闪发光的可能,也有骇人听闻的可能。
——《滚石杂志》 【美】保罗·威廉姆斯
如果70、80年代属于威廉·布洛斯(William Burroughs),千禧年就是属于菲利普·迪克的。
——《细节杂志》 【美】艾瑞克·戴维斯
菲利普·迪克借由作品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时间尺度异常大的人生,也给了读者一双穿越时间的人性之眼。
——《天桥上的魔术师》作者 吴明益
-
收获长篇小说2022冬卷
魏 微《烟霞里》
作家魏微酝酿多年的长篇小说。1970年,主人公田庄出生于一个小山村,然后读书,上班,结婚,生子,直至英年早逝于广州。小说以时间为经线,以主人公田庄的经历为纬线,用编年体的方式,逐年检视和回顾了一个女人繁茂又寂静的匆匆一生。
马伯庸《太白金星有点烦》
太白金星李长庚最近有点烦,为完成灵霄殿和大雷音寺联合策划的“东土取经工程”,他和观音大士作为东西方项目负责人,领命策划导演九九八十一难。老神仙本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中,谁知天大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水运宪《戴 花》
杨哲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电机制造厂,在劳动强度最高、风险系数大的熔炉班当学徒工,师傅是老班长莫正强。莫师傅一辈子的梦想是成为劳模,戴上一朵大红花。冲天炉发生惊险事故,莫师傅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令杨哲民震惊而又感动。莫师傅对有专业底蕴的杨哲民既喜欢,又充满戒备……
-
不便的便利店
他最后的记忆始于火车站,一觉醒来,身上只剩裤子和衬衫,从此再没出过车站,渐渐连自己的名字也想不起来。
直到某天,因为从小偷手里夺回陌生女士的钱包,被对方拉去自家便利店做夜班店员。
这家叫"always"的小店,always商品短缺,always人手不足,被社区居民吐槽是 “不便的便利店”。
阴差阳错从流浪汉变成打工人的他,不仅帮大学生店员摇身一变成为便利店界网红,还帮监视自己的冒牌刑警成功再就业,就连脾气和嘴巴一样臭的毒舌大妈也在他面前卸下心防......背后的秘密武器是看似平凡的便利店食物——
.包裹心事的三角饭团
.能召唤灵感的山珍海味便当
.让酒鬼越喝越上瘾的玉米须茶
.为深夜打工人快速充电的“金三角”套餐
……
冬日夜晚的便利店暖暖的,每一份食物都冒着热气,露天餐桌旁的暖风机呼呼吹着,不时响起夜班店员笨拙而亲切的招呼声。一个人站在自己的人生边缘,打捞起一个又一个下坠的灵魂,收留了无数颗流浪的心。
⭐编辑推荐:
◆这是一家一点不方便,却莫名其妙吸引大家停留的便利店。就算天气再怎么寒冷,人们也会像上班打卡一样,来这吃一口再回家。
◆每个人都能在这家便利店找到曾经无处可去的自己。便利店的灯光,留给那些深夜无处可去的人,给那些独自就着泡面喝酒的人。
◆每个韩国人都知道的现象级小说!上市仅1年,系列总销量超过100万册,20000名读者晒书分享,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具有超人气韩剧“请回答”系列和“机智”系列的韩式幽默与感动,让人看得流泪,笑得捧腹。
◆主角堪比便利店界阿甘,本书又名:“失忆流浪汉漂流记”“惨人的治愈文学”。
◆便利店就好比人生的加油站,人们在这里稍作停顿,补充一些物资或金钱之后就会离开。在这个加油站里,我不仅加满了油,甚至还修好了车子。
◆同名韩剧预计2023年播出,由大热韩剧《奇怪的律师禹英雨》同台承制。
⭐媒体推荐:
◆京仁日报:在作家创作的故事中,一瞬间穿过冬天迎来了春天。
◆京畿日报:在独处时间增多、人际关系难以应对的当下,通过便利店这一熟悉的空间,展现了人心间的壁垒逐渐倒塌的过程。
◆联合新闻:这是我们周围任何地方都能看到的“胡同故事”。用温暖、幽默的视线展现了邻里的平凡生活和喜怒哀乐。
◆News 1新闻:在不便利的疫情时代,带来了愉快的笑声和安慰。
-
本书充满蜘蛛
★入选BookAuthority(全球排名首位的书评网站)推荐的有史以来100部超受欢迎的惊悚小说
★入选BookBub(美国图书网站)评选的2010年代15部惊悚小说佳作
★高口碑惊悚小说佳作!美国亚马逊4.7高分,“英文豆瓣网”Goodreads 12811人五星好评!出版后便登上《纽约时报》和《今日美国》畅销榜,售出法语、德语、俄语、波斯语等多语种版权,获得Goodreads 2012年度惊悚佳作提名!
★蜘蛛出没!感染预警!一部诙谐戏谑的“丧尸启示录”、讽刺西方社会的惊悚小说,突发的感染事件下,人类文明正在超乎想象地崩坏!
★邪典史诗“最后约翰死了系列”又一力作,综合《活死人黎明》式丧尸主题、《怪奇物语》式惊悚历险、《黑暗扫描仪》式科幻脑洞,畅销书作者王大卫再现洛夫克拉夫特与柯南伯格般的疯狂世界,著名译者姚向辉倾情献译,亚文化爱好者,悬疑惊悚片、CULT影迷不容错过!
★轻松有趣、紧张惊悚、中二好笑、伴随感动的阅读体验
★《华盛顿邮报》《出版人周刊》、科幻信号博客、TOR网站、《科克斯书评》等媒体推荐
————————————————————————————
大卫在家中遭到一种寄生于人体的“蜘蛛怪物”的袭击,拉开了不具名小镇感染事件爆发的帷幕。蜘蛛潜伏在小镇各处,然而普通人无法凭肉眼看见。小镇陷入了末日般的恐慌和混乱中——这里消息被封锁,谣言四起,人们开始囤积罐头食品;在镇上设置的隔离区内,疑似被感染的“丧尸”要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加以区分。然而,一个叫REPER的组织空降小镇负责指挥,却决定轰炸整座小镇解决这看不见的感染。时间紧迫,大卫和他的朋友约翰、埃米亟须阻止轰炸计划,并证明他们都是正常人类……
本书为美国惊悚小说家贾森·帕金所著的邪典史诗“最后约翰死了系列”又一力作。该系列的首部作品《最后约翰死了》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惊悚与幽默的完美融合而广受全球读者欢迎,此后贾森·帕金继续推出“大卫与约翰的冒险故事”之二《本书充满蜘蛛》,奉上一部全新的“丧尸启示录”,将其自成一格的邪典风格进行到底,同时融入对流行文化与社会文明的洞察,是一部拓展此系列的邪典佳作。
————————————————————————————————
诙谐的对话为故事增添了异想天开的色彩,让它看起来像是美剧《行尸走肉》中的一集,而编剧是《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作者道格拉斯·亚当斯……想象一下,一个叙述者在醉酒的情况下描述丧尸启示录,其结局与其他任何类型的书都不同。说真的伙计,你应该摸摸看。——《华盛顿邮报》
这是自乔治·罗梅罗的电影《活死人黎明》以来最切中主题的故事,比《最后约翰死了》读起来更紧凑连贯……贾森·帕金是一位出色的作家,拥有神奇的幽默天赋。如果你想要一本辛辣、紧张、有趣、与社会现实相关的惊悚小说,那么《本书充满蜘蛛》非常适合你。——科幻信号博客
《本书充满蜘蛛》结合了以集体歇斯底里为基础的故事情节(如流行病、僵尸、猎巫)中最好的主题、情节设置,以及合理的阴谋论。严格来说,这本书是续作,但你不需要读《最后约翰死了》才能理解发生了什么,就像序章中写的,有个崭新的开始也很好。——TOR网站
一个情节巧妙、节奏快、有趣又荒诞的故事。——Escape Pod科幻播客
惊悚与幽默变幻莫测,洞察偏执、感知力和身份的本质。——《出版人周刊》
这部小说并不是《最后约翰死了》的翻版,而是对其风格的拓展。书中有各种疯狂、滑稽的喜剧,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神秘的组织、怪异的武器,当然,还有一只好狗和一个更好的女人。恐怖、邪典电影的粉丝们一定会喜欢这部大卫和约翰一起的冒险故事。——The Guilded Earlobe网站
《最后约翰死了》写的是人们自身的存在极其脆弱,而《本书充满蜘蛛》写的是我们对人类同胞与生俱来的不信任。与第一本书不同的是,书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没有得到解答,这本书确实以它的解决方案的形式给出了答案。——Horror Obsessive网站
-
向着明亮那方
一个女性究竟要拥有多少金钱、友谊和爱情,
才能在这城市里睡得安稳?
作家苏更生首部长篇小说
写给城市里的每一个自由女性
_
苏若曦与男友周景明在大学时就相恋,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二人共同创业。从小小的设计工作室,逐渐做大到有几十人团队的设计公司。但生活不会只有一帆风 顺,若曦懵然无觉间,经历了职场和感情的双重考验:在工作中,若曦坚持自己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理想,经历了诸多挫折,甚至因项目失败,从北京退回老家;在感情上,男友的背叛给了她重大打击……生活虽然有种种阻碍、困难和变故,但若曦由此也逐渐觉醒,开始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开始意识到在这世上身为女人意味着什么。
_
当代都市女性的成长启示录
ONE·一个App连载。收获超百万人次点击
同名改编剧集正火热筹拍
“我想要的是自由,还有关于未来的想象力”
-
我们
全书俄文直译
收录作家早期作品
译后记剖析作家心路历程
~~~
本书为扎米亚京的小说作品集,包含作家最著名的传世之作《我们》,以及三个早期作品:《僻县》《岛民》《捕人者》。
《僻县》是最早为扎米亚京赢得声誉的作品,其中描述的“无视道德而又贪得无厌的动物本性”的形象至今为人称道。《岛民》和《捕人者》两篇小说创作于作家旅居英国的最后两年,因此这两篇小说也极具“英国腔调”。在这两部作品中,作家就像在《僻县》中批判俄罗斯毫无生机的生活那样,无情地鞭笞了所谓西方文明里世界机械式无意义的生活。这几部作品也为后来《我们》的创作打下了根基。
《我们》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的第一部为人们所熟知,但是除了反乌托邦元素,小说中还鲜明地论述和剖析了主人公的冒险精神,心理与哲学、爱情与工业也同样是小说的架构性主题。与其说乌托邦或反乌托邦题材的特色催生了扎米亚京的想象力,不如说天马行空的想象是作者本人力求摆脱现实引力的结果,也是他又一次检验各种思想正确性的大型艺术化实验。与其说未来世界的法则和科技发展的预期辉煌成就是读者的兴趣点,不如说主人公因心态失衡而造成的矛盾冲突才真正直击人心。也正因如此,这些创作距今已经超过百年的小说,不仅在今天依然毫不过时,甚至为人们带来了更多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