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拉尼亚
《乌拉尼亚》是勒克莱齐奥的代表作之一,入选“二十一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二○○六年度法语文学作品。 一位法国地理学家在墨西哥勘探地貌时,意外发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王国“坎波斯”——也就是“乌拉尼亚”。这里的人都是来自全世界的流浪者,在这里人人平等,没有贫富阶级,人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孩子们的天胜没有被压抑,他们不用上学,他们需要学习的是自由和真理。这个理想国在人类社会的围攻中被迫迁移,去寻找它的出路。 作者通过对这个理想国的描述来讽刺当今社会的弊病,读来耐人寻味。 -
金鱼
她,没有名字,没有父母,没有亲人,六七岁被偷走,辗转贩卖为奴,从北非到法国、从巴黎到波士顿、芝加哥、加州,再回到欧洲南部。潜逃、流浪、越界、偷渡,即使最后得来匿名护照,甚至美国移民局证明,仍没有任何归属感:“我的心还是跳得很快,就好像有人要把我往外丢。我想,这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属于我的,无论我到哪里去,人家都会告诉我,这不是我的家,总要我到别的地方去试试。”无家可归,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如果我们跟着第一个收养她的嬷嬷叫她“莱伊拉”——阿拉伯语的意思是“夜”,那么莱伊拉的自我就如同黑夜。令她惊惧、迷惑,直到最后回到最初被偷走的原点——沙漠…… 《金鱼》讲述的是一个叫莱拉的非洲少女所遭遇的辛酸与不幸的故事。莱拉六岁时被拐卖到摩洛哥,由于她不堪忍受女主人左娅对她的虐待而出逃,从此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她就像一条可爱的小金鱼一样渴望自由,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然而无论是在摩洛哥,还是在法国,或是在美国,到处都是向她张开的美丽的网,使她饱尝了人间无数的辛酸,同时也使她看到了一些人的虚伪、好色与无耻。 本书系1997年法国十大畅销书之一。 -
战争
本书以边缘世界为背景,以流浪者、儿童、逃犯等漂泊不定的边缘人物为主角。这些人物的存在,以一连串的迁徙建构起来,漂泊则是他们自由的标记。他的作品也由此反映出他对原始部落、消逝的古老文化的关注。 -
偶遇
《偶遇》是小说集,含“偶遇”、“安格利•马拉”两篇。“偶遇”主角是一个混血女孩娜希玛,她和母亲被白人父亲抛弃,一次偶然的机会,娜希玛乔装成男孩,偷偷登上过气电影制片默格的大帆船“阿扎尔”,被发现后受到船主的照顾。蔚蓝的大海、炙热的空气、强劲的海风,两人渐生情愫,一同展开了一段追寻自由与自我的航程。 “安格利•马拉”源于巴拿马的印第安古老传说。印第安青年巴维托从小在城市长大,十八岁时决定重回出生地寻找生命源头,重新适应了故土。后因爱人被杀,他杀死仇人,遭到警察和走私犯追捕而躲到森林里,成为野人。 两篇小说写作间隔十五年,但都表现出寻根的渴望、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爱情的企盼。作者在为我们描绘高度文明的世界种种幻象的同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灵魂的国度,在痛苦、失落与渴望间,涌动着隐秘的温柔,追寻绝对、追寻自由。 -
饥饿间奏曲
《饥饿间奏曲》是勒克莱齐奥的最新力作,是他献给母亲的自传体小说。 从母亲的少女时代一直到结婚成家,小说透过一个女性的眼睛去看待二战,描述了战争给被占领的法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正是在这样困苦的生活中,母亲被锻造成了一位独立坚强的女性,全篇洋溢着作家对母亲的脉脉温情,母亲的形象坚韧、忧郁而充满光彩。以“饥饿”开篇,再以“间奏曲”收尾,调动多种感官,给读者非一般的阅读享受。 -
逃之书
《逃之书》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让-马•居•勒克莱齐奥的一部关于逃离、冒险的富有诗意的作品。正如他所说:“我来自一个在全世界游荡的家庭,身上时刻有着要出发的基因。”主人公,年轻人奥冈仿若他的化身,在全世界游荡、却又不断逃离全世界。从柬埔寨到日本,从纽约到蒙特利尔、多伦多,南美,乃至香港、澳门,他冷眼观察这个世界:魔幻的都市,网络般的高速公路,沙漠,群山,港口,在肮脏的土地上死于饥馑的苦难人们。“我逃跑是为了找回世界。我狂奔是为了弥补行动的时间。但我看出世界比我逃得更快。” 二十九岁的越南青年奥冈展开环球旅行,这旅行越来越成为对生活的永久逃离。从柬埔寨到日本,从纽约到蒙特利尔、多伦多,他看遍了光怪陆离的都市、沙漠、高山、海岸,贫穷,饥馑,死亡。“必须走得更远,更远。我逃跑,为了不再知道关于未来的任何事。即将到来的岁月,盲目的岁月,该当受到诅咒!我不愿再看见门被打开。必须离开疑似现实而不过是谎言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