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学(文化中的文化)
《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书名所示,它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西方史学史。史学史,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属于学术史的范畴,它应该如何写作,似无定规。周谷城先生在说及世界文化史写作的困难时这样说道:“范围这样无定,体例这样不齐,只是由于世界文化从来就是不断发展的。到今天更是日新月异,不易把范围体例固定下来。不过,不把范围体例固定下来,反而使学者、专家易于着笔或易于发挥各个的独创性。 -
二十世纪的历史学
有两点声明:尽管本书试图要对国际范围上的历史思想作一番比较考察,但它只限于我所能阅读的语种。因此焦点就聚在大不列颠和北美、法国和比利时、德语中欧和意大利,偶尔也提到波兰和俄国菱的译本。然而哪怕就在这些地区,我挑出来的作者们也必定是高度有选择性的,焦点主要在集中在那些可以阐明历史学研究的重要趋势的历史学家们身上。 -
史学引论
本书的编纂,力图克服上述缺陷,注重理论性、系统性和前沿性。“史学概论”应该明确,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的历史学,它比史学内部备分支学科应高出一个层次,因而必须具有很高的理论性和概括性。而“史学概论”的内容结构,应紧紧围绕历史学本身的理论和方法而展开,既有对历史学的理论预设及方法论的反思和批判,又有对历史学全局的鸟瞰和描述,内外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西方史学通史 第一卷 导论
《西方史学通史第1卷:导论》内容简介:本卷阐述西方史学诸元素,从总体上勾画了自古迄今的西方史学发展进程,并反思西方史学自身的历史,注重探讨西方史学与相关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之联系,以及它在输入中国后所激起的回响,尤就西方史学开拓与创新的建设路径、中国史学如何走向世界、如何学习与研究西方史学等多方面的问题发表论见,指点门径。本卷汇聚作者多年来治西方史学史的学术成果与研究心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新时期大陆学者关于西方史学的思考,这种思考曾在近三十年来中国西方史学史研究的历程中产生过影响。本卷可供西方史学的初学者和有志深造者参考,立意成为他们学习与研究的津梁。 -
史学方法导论
《史学方法导论》系作者(傅斯年)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的讲义稿。原书七讲,现仅存第四讲,原“拟目”保留供读者参考。编者还从《傅斯年全集》中选录了十篇与其史学理论相关的文章。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致蔡元培:论哲学门隶属文科之流弊、评丁文江的《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与顾颉刚论古史书、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的想像》等。 -
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
本书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1931年在耶鲁大学所做的斯多尔斯讲座的文稿。这本才华横溢、妙趣横生的小书提出:伏尔泰、休谟、狄德罗和洛克等通常被视为近代意识形态先驱的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他们所缔造的“理性时代”实际上远不是理性的。这些哲学家从中世纪的舆论气候出发,以 新的材料重新建造了另一座奥古斯丁式的“天城”。 本书出版后,在学界引起轰动,被《美国历史评论》誉为20世纪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