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通史
德国通史,ISBN:9787552000122,作者:丁建弘 著 -
牛津欧洲史(第四卷)
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当代这段纷繁复杂的历史。它开篇描述了二战后的各种场景,在这个历史时期,欧洲社会发生了历史上最令人震惊的变化,它经历了战后的恢复和繁荣,发生了科学技术的革命,后现代艺术广泛流行,以对欧盟及其东扩的讨论结束,它以一种结构完整而又发人深省的方式向学习者讲述了这段六十年之久的历史。本书包括冷战、非殖民化运动以及艺术与科学的主要发展,还包括欧洲对发生在2001年的“9•11”事件的反应,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以及2004年马德里恐怖袭击事件。本书写作思路清晰、结构紧凑,并配以案例小品、年表、补充阅读和大量插图和地图。 -
十字军
十字军是一场绵延几个世纪的战争,它是拉丁基督徒抵抗他们认为威胁了其信仰的敌人的战斗,敌人有时是信仰不同宗教的人,有时则是基督教中的“异端”。 海伦·尼科尔森的叙述为我们提供了对十字军的全面了解:为何而战?为什么会造成欧洲人口的大范围迁徙?为何十字军愿意为基督教国家的战争献上数年人生?一张清晰的年表使读者能轻而易举地了解十字军运动中的大事,6张地图使读者能迅速了解重要地区的政治和地理信息。17位人物的传略和12篇原始文献则为本书提供了鲜活的材料,让我们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全新的看法。 -
波兰史
《波兰史》主要选收国别史、地区史的通史性著作,以国别史为主体,适当辅以地区史。计划共出版80种,2年内出齐。文库编辑委员会特邀我国世界史学界著名学者专家担任学术顾问,精心遴选著作。编选者和学术顾问一致认为,每个国家、地区的历史只选一种著作,因而要求此一种应是在学界已获得广泛定评的上乘之作,且最好是最新成果,作者应为著名史学专家,原出版者也应是知名的出版机构。原著使用的语种主要是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等,中文译者应基本上是史学专业人士或是有较高史学修养的翻译家。总之,学术性、权威性、完备性、可资借鉴性以及可读性,是《世界历史文库》编选出版工作所追求的目标。 -
德国史稿:1555—1618
本书是兰克名著《宗教改革》的续篇,记述了从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到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前的历史。第一部分讲述奥地利的斐迪南一世和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第二部分讲述鲁道夫二世及其统治时代,作者详细论述了1575—1619年历次雷根斯堡宗教会议,以及德意志各个教派的联盟等一系列问题。全书是研究德国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初的重要著作。 《德国史稿1555-1618》利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 1795—1886),十九世纪德国和西方最著名的历史学家,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的“兰克学派”的创始人,近代西方“客观主义”历史学派之父。 兰克在本书中采取的资料是在国内学术界从未看到的,特别是对皇帝鲁道夫二世、马蒂亚斯的宰相克勒塞尔枢机主教等人的描写尤为精彩,在政治上新旧教双方在法理上的争执也尤为激烈。德国史专业人员或爱好者必看著作。 全面讲述三十年战争(1618-1648)之前的60年欧洲历史的中文翻译著作,也是第一部引进的论述三十年战争起源的著作,对填补那个时期的历史研究有极其重要意义,全面讲述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两排诸侯的内部矛盾,本书从花体德文直译过来,中译本等于第一个用德语之外的其他语言翻译出来的译本。 -
大学的兴起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将从译介西学成果、推出原创精品、整理已有典籍三方面展开。译介西学成果拟从西方近现代经典(自文艺复兴以来,但以二战前后的西学著作为主)、西方古代经典(文艺复兴前的西方原典)两方面着手;原创精品取“汉语思想系列”为范畴,不断向学术界推出汉语世界精品力作;整理已有典籍则以民国时期的翻译著作为主。从历史、考古、宗教、哲学、艺术等领域着手,在上述三个方面对学术宝库进行挖掘,从而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一些贡献,以求为21世纪中国的学术大厦添一砖一瓦。 本书为其中一册,论述了高等教育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