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
《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上音译丛。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和交响曲这一形式自身有何不同?音乐家忠于其演奏的作品意味着什么?为回答以上问题,莉迪娅·戈尔教授综合了哲学和历史这两种研究方法。她在论证英美哲学不足以担当这一使命的同时向我们表明,历史的观点对全面理解音乐本体论不可或缺。戈尔教授在《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中考查了十九世纪古典音乐实践背后隐含的各种要概念和假定。她拒斥音乐作品这一概念兴起于十八世纪的看法,将这一时点定于1800年前后。她描述了作品概念此后如何界定今天我们认为与古典音乐相关的各种标准、预设和行为模式。基于历史的观点,《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得出有关概念和理想之规范作用的结论。《音乐作品的想象博物馆》还旁及当今指挥家、古乐演奏家和前卫作曲家之间的种种争辨。 -
音乐哲学
对音乐哲学中的五个中心论题作了新颖、独到的研究。这些中心论题是理解、再现、表现、表演和深刻性。本书阐发了我们的音乐经验的某些重要特征,并且解释了音乐如何与我们的思维方式相关联,展示了对音乐的哲学思考。本书每一章的写作都围绕一部著名的音乐作品展开,给予读者一个关注的焦点。作者对音乐的思考有着深厚的积累,并且熟悉当代学术思想界对音乐的各种基本见解。 目录: 译者前言 导言 来自火星的音乐 第一章 理解 第一部分 背景 第二部分 《黑暗中的中央公园》(艾夫斯的作品) 1.音乐与语词 2.释义 3.释义与艺术 4.释义与音乐 5.理解艾夫斯 第二章 再现 第一部分 背景 第二部分 《沉没的教堂》(德彪西的作品) 1.可孤立的声音 2.习俗密码 3.音乐的思想 4.相似性 5.将标题置于曲尾 第三章 表现 第一部分 背景 第二部分 《西娜拉》(戴留斯的作品) 1.反声乐的偏见 2.文辞与音乐 3.合适性 4.歌曲是表现性音乐 第四章 演奏 第一部分 背景 第二部分 《夏空舞曲》(布索尼的作品) 1.反对本体论 2.若干反对意见 3.“真实性” 第五章 深度 第一部分 背景 第二部分 《塔皮奥拉》(西贝柳斯的作品) 1.深度概念 2.表现的深度 3.态度和观点 4.两点澄清 5.西贝柳斯的深度 结语:另一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