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罪与正义
此书系六点学术丛书。作者刘宗坤为北大哲学博士和美国Valpraiso University法学博士。此稿部分内容曾在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系作为博士论文答辩,并经过作者技术性的改动。 西方文化中“罪”的观念曾经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认同西方文化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几个世纪以来的现代性的冲击下,它随着西方文化对神圣性的遗忘而成为一个被遗忘的问题。因此,重新梳理西方文化中“罪”的观念是当今现代性问题讨论的关键一环。 首先,《原罪与正义》从哲学背景和它在宗教文献中意义的演进与继承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其次,基于上述概念的梳理,《原罪与正义》进一步在理论上令人信服地阐述了西方文化中“罪”观念是如何通过自然法理论,并在历史上宗教因素的作用下,而影响到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潮。这种理论之于近代政治思想的意义在于,它为建立所谓“有限政府”的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理论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 此书对西方文化中的罪论作出理论上的概念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论述西方文化中的罪论和西方宗教文化中的社会政治维度与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理论联系。内容丰富扎实,注疏详尽,叙述精准,思考深入,这些工作,增强了国内在这个领域中研究的深度。 -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贺麟全集”第八卷)是著名哲学家、翻译家贺麟的重要译著之一,以八十岁高龄自诺尔编黑格尔著《早期神学著作》的德文原版翻译而成,并参考诺克斯与克朗纳的英译本。本书也是身为译介黑格尔至中国第一人的贺麟先生,生前最后一部黑格尔相关译著。其中收入黑格尔著《民众宗教和基督教》《耶稣传》《基督教的权威性》《基督教的精神及其命运》及《1800年体系残篇》等五篇论文,是了解和研究黑格尔早期神学思想的第一手资料。 -
论律法
斐洛是公元前后希腊化犹太教的主要思想家,在西方哲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除了起着沟通希腊和希伯来思想外,更提供了诠释希腊思想的希伯来视野,构成此后西方理解希腊思想的主要方式。《论律法》包括了“论十诫”和四卷“论特殊的律法”。“论十诫”是总纲,“论特殊的律法”则是分述,这里的“律法”也可以翻译为“规条”。斐洛借助于对律法的伦理阐释,获得了关于这四经的新理解,塑造了地中海时期散居地犹太人的思想脉络,本书翻译所体现的正是斐洛的希伯来化了的希腊思想的新形态,其中贯穿了一种具普世主义精神。 -
上帝、关系与言说
本书是一种“神学提纲”式的尝试,同时也是汉语学界中鲜有的神学思想文本。 作者从人与他者、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上帝互动中的“关系”范畴出发,考察并把握了当代各家思想学说中的贡献及限制,分析清理在现代性视野底下的哲学和神学,辨析了一条清楚的问题意识,一方面批判了以主体形上学、意识哲学、宰制、同一性原理的思想困境;另一方面则是开启了以互为主体性、语言互动、社群性、解放、差异为旨的思想出路,进而以一种更为批判性的“后自由神学”姿态出现,提出了一条未来可能的一种汉语学界或世界可兹推进的思想方向。 作者尝试在中西方思想的语境中提出自己独立的主张和思想,这是近年来汉语学界难得的思想力作,可供学界检验和批评。 -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
本书收辑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民众宗教和基督教》、《耶稣传》、《基督教的权威性》、《基督教的精神及其命运》以及《1800年体系残篇》等五篇论文,是了解和研究黑格尔早期神学思想的第一手资料。 -
论宗教
在宗教学界施莱尔马赫的名声无人不晓,但是他更应该是一个后康德时代德国古典哲学的伟大哲学家,是他把《柏拉图全集》和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译成德文,是他把诠释学从单一的注经技艺提升为人文科学普遍的哲学方法论。 本书匿名初版于1799年,此后大约每隔十年就再版一次,施莱尔马赫因此被认为是“现代性发轫之际 的神学”。自此,宗教不再是国家政治权利强加于人的东西,而是源自人的心灵的一种自然禀赋,一种内在的对无限的向往,一种对有限、世俗和繁琐的超越。 本书共分五讲,约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