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最新作品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最佳图书 这是一个男人努力找回他的根和他男性的勇气担当的故事。——《奥普拉》 一本既美丽又残酷的书。——《出版人周刊》 《家》是关于治愈的可能性的充满希望的故事。——《华盛顿邮报》 佐治亚的洛特斯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比任何战场都糟糕。在战场上,你至少有目标,有令人激动的事,有勇气,有赢的机会,也大有输的可能。死亡是实实在在的,可活着的滋味也是真真切切的。问题在于你没法预知结果。在洛特斯,你倒是可以预知结果,因为在这里没有未来,只有无尽的待消磨的时光。除了呼吸,没有别的目标,没有要战胜的东西,活着的唯一价值是看着其他人无声无息地死去。 除了星空,关于那个地方我没什么想念的。如果不是听说妹妹遇到了麻烦,我连回家的念头都不会有。别把我描画成什么满腔热血的英雄。我不得不回去,但我害怕。 -
宠儿
★ 托妮·莫里森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代表作 ★ 普利策奖最佳小说 ★ 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纽约时报》“25年来最佳美国小说”第1名! ★ 要么是爱,要么不是。不浓烈的爱根本就不是爱。 ★ 一部惊世之作,很难想象没有它的美国文学会是什么样子。——《洛杉矶时报》 黑人女奴塞丝怀着身孕,只身从肯塔基的庄园逃到自由州俄亥俄,奴隶主一路循踪追来。为了使儿女不再重复自己做奴隶的命运,塞丝决然杀了刚刚会爬的幼女宠儿…… 十八年后,“宠儿”还魂,重返人间,同塞丝、塞丝的女儿,以及塞丝的情人保罗生活在同一幢房子里。她不但加倍向母亲索取爱,还纠缠和引诱保罗,甚至不择手段地要摧毁母亲的生活。 ☆ 宠儿是我的姐姐。我就着妈妈的奶水吞下了她的血。 ☆ 宠儿是我的女儿。我以前没有时间解释,因为那事必须当机立断。 ☆ 我是宠儿,她是我的。现在,我在这所房子里找到了她。我再也不会失去她了…… -
天堂
小镇鲁比与世隔绝数十年,再也难以守护其纯洁与安宁:女儿将母亲推下楼梯,新娘在度蜜月时消失,亲兄弟互相开枪,年轻一代公然挑衅父辈传统…… 男人们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附近一座女修道院,其中住着一群特立独行的女人,或玩世不恭,或遭遇情变,或受到通缉,或孤苦无依。她们逃离各自困境来到这个庇护所,获得重生后自我而率性,却在无意间触怒了传统封闭的鲁比小镇。 -
所罗门之歌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本书是她的代表作,作品以“黑人会飞”这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为故事的主线和象征的核心,塑造了以奶娃为代表的黑人主人公形象,讲述了他与父母间新老两代的冲突,与母亲、姐姐之间男尊女卑的冲突,以及在南行中发生的北方城市黑人与南方乡镇黑人之间的冲突等,从而提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在物质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才能解决精神生活上的贫乏乃至堕落。作品中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风格,将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精彩的故事与严肃的主题熔于一炉,因此广受各阶层读者的欢迎。 -
所罗门之歌
★ 美国总统奥巴马最喜爱的书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代表作 ★ 《新闻周刊》“史上最好的100本书” ★ 荣获美国书评家协会奖 ★ 美国中学必读书 ★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年度图书” ★ 我最喜欢的书是《所罗门之歌》,这真是一本很美、很美的书。它不仅教我如何去写作,更教我如何去生活、去思考。——奥巴马 小说一开场就意味深长:奶娃非常幸运地成为白人医院第一个黑人婴儿,但他出生时恰逢一个黑人想借一对丝绸翅膀飞翔而摔死。 就像出生时的意外一样,奶娃发现自己整个成长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意外:身在富裕之家却不能自立;与父亲格格不入,母亲的关爱实际成为桎梏,在姐姐那里只得到仇视;爱上的,却是外甥女…… 奶娃只好离家出走,去寻找传说中父辈遗失的金子。但历尽千辛万苦,除了先辈留下的传说与歌谣,等待他的只是儿时伙伴吉他瞄准的枪口…… -
宠儿
本书通过逃亡女黑奴塞丝的经历,深刻揭露了奴隶制及对黑人心理的影响,它甚至超过了他们所受的苦难本身,本书意义深刻,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宠儿》堪称美国黑人历史的一座纪念碑。主要情节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女黑奴塞丝怀着身孕只身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隶主循踪追至,为了使儿女不再重复自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杀死了自己的一个女儿。虽然这已是18年前的往事,但往事的梦魇一刻也不曾停止过对塞丝的纠缠…… 《宠儿》获1987年度普利策奖。1998年,《宠儿》被搬上银幕,著名电视主持人奥普拉·温芙蕾饰演塞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