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
《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是关于阶级概念的理论讨论和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及其分支进行的系列广泛的比较经验调查相结合的范例,把有关论题贯穿在一起的不是某个带有普遍解释对象的令人关注的事物,而是一个普遍的解释性因素,这本著作探讨了四个宽泛的主题,阶级结构及其变迁,阶级边界的渗透性,阶级与性别以及阶级意识,具体经验研究包括诸如家务劳动的性别分工,管理权力中的性别差异,阶级结构中的友谊网络,过去20年中美国自我雇佣阶级的扩大,以及国有部门与私有部门雇佣的阶级意识等不同类型的论题。最后,本书对研究结果在证实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传统的某些预期和形成挑战性的意外发现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估。 -
社会分层十讲
第一讲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概述 第二讲 传统社会分导理论 第三讲 新马克思主义分层理论 第四讲 新韦伯主义分层理论 第五讲 新涂尔主义与中国的社会融合 第六讲 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第七讲 阶级结构的测量:赖特模型与戈德索普模型 第八讲 中国大陆社会结构的测量 第九讲 社会分层理论的新流派 第十讲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与变迁 -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
本书首先对于多年来笔者研究中国社会分层的观点做了概括,第一章到第四章都是对于中国社会分层变化的综述,其中第二章概述了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结构的总体变化,第三章分析新近发生了什么变化,提出了阶层结构定型化、阶层利益碎片化等观点,第四章分析了在贫富差距问题上新近的变化。第五章到第九章是笔者有关中国社会分层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包括:丁字型社会结构的理论,社会结构紧张的理论,经济分层与政治分层的理论,核心群体与边缘群体的理论,四个利益群体的理论,冲突型价值观念的理论等。第十章到第十二章是关于收入差距的研究,分别介绍了收入差距的研究方法、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和特殊群体的差距问题。第十三章到第十七章,分别研究了我国的处在上层的富有阶层,处在中间的中产阶层和处在下层的城市贫困层。最后一章则是对于我国社会分层研究的总体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