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旦作品新编
《穆旦作品新编》内容简介: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三十年的短暂历程,但在东西方文化浪潮的交汇与激荡之中,却风生水起、云蒸霞蔚,涌现出一代灿若星河的新文学作家,开启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伟大新纪元。辑入本丛书者,均为名家名作,风格绚丽多彩,文体摇曳生姿,各臻其美,蔚为大观。 “新编”之“新”,在于既注重择选经过时间淘洗、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经典,又着意搜集那些过去不大为一般读者所知的随笔、散论、杂谈、序跋、日记、书信等非虚构的精彩篇什,以更完整、更集中、更丰富地反映和体现作家一生著述的思想艺术全貌。这后一种文字,虽不是文学园林里的殿堂碑碣,但亦如其中的雕阑画础,于细微处或能见出真面目与真精神来,是解读、体悟作家作品所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各有千秋、各擅胜场,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读者可以“借一斑而窥全豹”,领略中国现代文学难以企及的博大气象和独特魅力。 -
神不楞登(全二册)
《神不楞登(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 上册《张稀稀吃圣约翰草》:中国现代第一部诗体小说,以166首诗叙述了一个艺术青年到精神病人的生命变形记。主人公张稀稀在现实世界和罗蛋塔的创作世界中都真实存在,互有交集又并非一人,如有雷同,纯属必然。 下册《鸟巢就是西奈山》:这里的诗,不是顾城、北岛、或海子,更 不是徐志摩。罗蛋塔是诗歌里的爵士乐,在这里,他讲故事、做梦、抒情、入定、骂人、嚎叫、呻吟、说相声、发神经,用的是一种分行的文字。诗可以像爵士一样自由和即兴,诗可以非常刺激。 《张稀稀吃圣约翰草》自序 ——罗蛋塔 张稀稀,这四年,你一直是我脑海里的不速之客,给我也差点神经错乱的时光带来了一阵阵急促的敲门声。对你,我百感交集,那些叫做伤感、怀念、赞叹、愤怒、鄙视甚至痛恨的人类情感往复纠缠,可作为此部诗集的作者,我只有感谢!你是我孤寂的写作生涯里 第一个黑衣人,你来得及时也古怪凄凉,我只有狂写不止才能逃过一劫。现在,可以看到的就是这部《张稀稀吃圣约翰草》,你是她的本尊,请翻开看看,只是我拒绝修改。 你曾是我的朋友,现在不是了,以后也不会是。此刻我对你既无怀念也没有了痛恨,一切都随风消逝吧,生命就是一阵风。至于命运这个大魔头,你曾在风暴中看见过他的鬼眼,但愿你能振作起来,别让他吓垮。孤独困苦不得光荣是这条路最常见的景色,但愿你能意守丹田,穿着你的海魂衫一路疯跑到底! 有机会我会去鹤岗,看看这个城市。 再见了,张稀稀。 2011 . 9. 2 北京 《鸟巢就是西奈山》自序 ——罗蛋塔 我不是大熊猫,也不是白鳍豚,在诗人快成濒危物种的时代,我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头。各种珍稀动物的幸存数量在被精确统计,但没有人关心这世界还有几个诗人。还好,这群家伙不会在这个星球彻底绝迹,还隐藏在拿手机、乘地铁的人海之中,默默地默默地走在,对,就走在你的背后…… 锵锵锵!诗歌永远不会消失,诗人依然活在人间,只要这个世界还有一个诗人,还有一间精神病院,人类就还会拥有真正的尊严。动物拥有本能,机器拥有理性,但只有人独具灵性。那将人连根拔起的大能,那让人疯狂也引人入定的灵性之光,还默默地默默地呆在,对,就呆在你的还没通电的身体里面…… 人人都有精神病,生命之树常青! 2011 . 9. 2 北京 -
小宇宙:現代俳句二OO首
本書於1993年完成第一部份,13年後完成第二組詩,兩組小宇宙構成今天的《小宇宙》。作者說: 喔,我知道,一個小宇宙加一個小宇宙,等於一個小宇宙。 蘊含微觀的世界與豐沛的現代觀,「小宇宙」裡的「三行囚室」,是自身俱足的獨立小室,有些卻合數室為一間,成為互相通連的「套房」,讀者出入其中,覺得各室之間似隱有相通之情節或氣氛,有的甚至有點連載小說或連續劇的意味。 本書兩組各由一百首三行詩組成,乃是相互對照、較勁的「小宇宙」,各自是一個千姿萬態,自身俱足的詩的世界,詠嘆生之況味、情愛、土地、風景、時間……以及詩歌本身。這些雋永美妙的三行小詩,展現了詩人豐富的觀察力和想像力,自平凡的生活四周,自幽微的生命情境,提煉出帶著電流與甜意的詩句,讀起來充滿趣味。 讓我們一起來發現生命中難以承受的輕,來閱讀生命中可以享受的《小宇宙》。 -
静悄悄的左轮
吉木狼格,彝族,1963年生于四川大凉山。1983年开始诗歌写作。参与“第三代人”诗歌运动,为“非非主义”代表诗人之一。80年代主要作品有《怀疑骆驼》、《红狐狸的树》、《睡觉和做梦》等。90年代有《榜样》、《阴谋》、《静悄悄的左轮》等。部分作品被收入《后朦胧诗全集》、《中国诗年选》等十余种诗歌选本。2000年起开始小说写作。《静悄悄的左轮》是吉木狼格的第一部诗集,它集中展示了诗人自1984年开始写诗到2001年为止的代表性作品,为喜爱吉木狼格诗歌的爱好者和更广泛的读者提供了阅读和收藏的便利。吉木狼格在80年代乃至90年代都不是一个大红大紫的诗人,更不是风云人物。近20年来,他算得上是一个被部分人秘密阅读和喜爱的诗人。一个诗人中的诗人。他的魅力缘于其作品独特的品质。作为一个彝族人,他对当代汉语诗歌的贡献已经超出了“非非主义”的流派范畴,而成为汉语言艺术的共同财富。这部诗集的出版将使更多的人阅读到一位优秀诗人的非凡作品。吉木狼格不再是少数人的秘密。 -
春盏
港台桂冠诗人廖伟棠,写诗二十六载,年少成名,拿奖拿到手软:他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香港中文文学奖,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花踪文学奖及香港文学双年奖,香港艺术发展奖2012年年度作家。作者情诗首度结集隆重出版,入选作品多为内地首次发表,此次精心制作,以飨内地读者:诗集精装,双色印刷,配有精美插图若干,书口三边扫红(价格昂贵,占印制成本的1/3),并附赠廖伟棠摄影作品精美明信片。《春盏》精美,值得珍重收藏。这样一本情诗集,适合有情之人,于陌上花开之际,持而念之,可缓缓归。诗人、民谣歌手周云蓬作序,妙文诚意推荐。 廖伟棠的诗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思考,在他描述香港的时候,他以独特的风格构建着张力。——北岛 身为诗人,廖伟棠总是不可抑止他写诗的冲动与才华,所作所为莫不是为了写诗。——梁文道 廖伟棠总能够把我们的视觉经验引向人们通常所未觉察之处,在可见的视界里展现出一种不可见的视域。 在廖伟棠谦逊的方法中有着小型史诗的抱负。在某种意义上这曾是杜甫的方式,在途中写作,以时事入诗,做时代的见证人,记录着似乎是偶然的见闻,记录着可见的与不可见的。——耿占春(著名文学评论家) -
昌耀诗文总集 (增编版)
《昌耀诗文总集(增编版)》简介:一个卓尔不群的诗人总是有自己特殊的气象。昌耀太庞杂,太丰富,也太深奥。在他以青藏高原的方式堆垒的诗歌大块中,也含纳着地质史般博杂的造化与生命的信息,以及灵魂震颤中从大地上弓起的眩目的极光。这种精神与艺术的方式,在20世纪的中国新诗史上同样是罕见的。 大约从90年代初以来,有关昌耀的评价(而不是评论)已不再成为问题。人们在20世纪中国新诗艰难的行程和时光的荡涤中,逐渐看清了一位大诗人的存在。十数年来,刘湛秋、邵燕祥、骆一禾和韩作荣等人先后为他所写的有情有义的评论。这是以锐利的直觉对昌耀的诗歌最先表示了激赏的四位中国诗人,也是给了他孤立的艺术冲剌以最为有力支撑的四位编辑家。尤其是在他刚刚离世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中国天南地北的几十家报刊几乎是以不约而同的联动,用大块大块的版面通过对他诗作、生平的介绍和追念文章,向这位孤寂的外省中国诗人表达敬意。这种罕见的方式,该是意味着历史执意要还归他一个公正? 诗歌从来是人类灵魂的休憩之地,也是人类想像力的试验场。更深一层地说,诗歌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文明程度,标志着一种人文理想的觉醒。 随着我们这个时代对昌耀作为一个大诗人地位的确认,也随着这部《总集》对他精神生命世界超出我们想象的丰富信息的提供,关于他的诗歌研究,必将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再度展开。 这部《昌耀诗文总集(增编版)》由昌耀自己在生前编定。所收作品上自1955年,下至他离世前的2000年3月15日。也就是说,所有诗文都是他在青海的创作。是他以45年的青春韶华和生命苦难与青海高原相互砥砺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