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踟躇
十三则短篇,底色为苦难,浮现的却是河与黄昏。李渝笔下的暮色降落,是骚动将至的预告;江水流转,是历史与记忆的即将重现。种种血泪伤痛,她用艺术史学者的目光,化喧哗为萧索,呈现出清淡悠远的画面。
串联起无数幅画面的,则是李渝以小说家身份提出的“多重渡引”技巧。视角延长,时空切换,故事辗转而来;那些历经苦难的脸孔亦随之变换,是军官、间谍,也是画师、歌唱家,并在纷乱流离中,寻求救赎的可能。
编辑推荐
☆ 王德威曾与台湾麦田出版社合作编选华语书系“当代小说家”,推出骆以军、黄锦树等作者。同样源自此书系的《夏日踟躇》,收录数篇被许多论者认为和白先勇《台北人》并立的“温州街的故事”,也有“时报文学奖”作品《江行初雪》,是一部李渝的短篇精选集。
☆ 李渝师从美国学者高居翰,研究艺术史,将中国传统绘画融入文学创作,让“古典与现代”这两种要素在她笔下获得渡引,进而新生;李渝也因此成功地从现代主义创作者之林脱颖而出,被誉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重镇”。
☆ 深受鲁迅、沈从文影响的李渝,将艺术与历史结合,黄昏光影、江河暗流,对照着知识分子的落难迁徙、寻常百姓的痛楚创伤。视觉意象绵密的文字同时蕴含深层的历史文本,呈现学者郑颖所述的,“在近乎山水画的静谧远景下,看见暗藏其中的‘历史轮回却无声的暴力与卑微’”。
名人推荐
☆ 从早期的存在主义式小品到八十年代对艺术与历史的反思,再到九十年代寓言式接力叙述,李渝一直追寻一种明净的形式,用以观照生命的流变。她的小说,努力描摹一种生命的风范,一种高洁的、审美的,“鹤的意志”;她的叙事总已内蕴历史动机,“河与黄昏”的意象经营形成独特的抒情史观;而“多重渡引”的美学技巧,则别具奇诡的魅力。无论题材如何变化,温静如玉是李渝最终给予我们的印象。
——王德威(哈佛大学教授)
☆ 读李渝的小说,让人想起了印象派的画作,轮廓陷落,事物的线条流动闪烁,光影循时间的挪移而辉映,交织出纷然炫妙的色彩。透过文字,她引领默契相通的读者进入,进入这一黑暗却又深邃丰富的国度里,体验另一种存在的可能,生命的升华与超脱。
——郝誉翔(台湾作家)
☆ 从“保钓”运动回归艺术史专业与小说家身份的李渝,叙事腔调节制舒缓,文字精炼妩媚,自早期现代主义式的苦闷与悸动,到后期对历史、艺术的反思观照,如诗的构句下,蕴含一种超越时空、想要将历史伤害或暴力扭曲篡夺了人的尊严、自由、美的静谧时刻还原、超越、升华的浪漫意志。
——郑颖(台北医学大学教授)
获奖记录
☆ 《江行初雪》荣获 1983 年“时报文学奖”甄选小说首奖。
-
金丝猿的故事
密林里的暗算、岛屿上的背叛,
大历史叠合着小历史,串联起上世纪中期的苦难离乱。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重镇李渝长篇力作,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专论评述。
编辑推荐
☆ 李渝和郭松棻是深受台湾文坛推崇的文学夫妻,均被视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重镇”(王德威语)。后浪重点策划二人作品,其中《金丝猿的故事》是一部李渝情有独钟的长篇小说;该书在台湾初版于 2000 年,2012 年再版时,她精心改写,这个版本也因此被誉为“经典版”,并于本次引进。
☆ 除了被视为现代主义的重镇,李渝也是知名的艺术史专家。她师从美国学者高居翰,专攻绘画研究,引介艺术著作至华人世界,例如担任《图说中国绘画史》译者或长期撰写专栏。深厚的艺术史素养,也丝丝缕缕地渗入李渝的文学创作,形成视觉意象绵密的文字风格。
☆ 在这部长篇小说里,时代的压抑氛围、人类承受战争与历史的创伤报复,被曲折地埋藏于繁复华丽的画面,处处都是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艳异光影的细腻描绘。以精致的文字触发难以名状的紧张,李渝的书写美学甚至让王德威以“物色尽而情有余”一语赞誉。
内容简介
1949 年、岛屿北部、黄昏中的身影,退役的马至尧将军从大陆来台,遇见面容神似第一位夫人的女子,定居、再婚,后半生如画卷般缓缓展开。但是,已从战场抽身远去的他,个人战役其实仍未结束;往事伤痛在内心暗中滋长,看似安稳的日常,又有骚动将至。
过去与现在,新与旧的至亲背叛,真实的战争与神秘的传奇,共同凝聚成无法抹灭的伤痛。当一切如宿命般重复,个人救赎的路途要如何完成?
名人推荐
☆ 借着一则中国西南森林中有关金丝猿的传奇,李渝回顾上个世纪中期以来的家国动乱,也思考救赎种种创伤的可能。更重要的,她对金丝猿传奇的叙述,直指她对一种独特的书写美学与伦理的省思。金丝猿因此成为一个隐喻,既暗示历史尽头那灵光一现的遭遇,也点出书写本身所带来的神秘而又华丽的冒险。
——王德威(哈佛大学教授)
☆ 小说的主要背景,一贯设在李渝熟悉的五十年代的温州街,它安静,高贵而优雅,但是这份优雅却因为政治局势的变易,气氛肃杀,而隐隐浮动着一股压抑与沉默,几乎令人喘不过气来,李渝相当成功地表达了这一暧昧难言的感受。
——郝誉翔(台湾作家)
☆ 在前后两次文本的改写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李渝变动的意念,以及为了配合这样的观念变化,所发展出来的种种新的表达手法。这不是简单的局部修改,而是整体思路较大的一次变化轨迹。与其说是文本的修缮,不如说是文本的新生。
——杨君宁(中山大学中文系特聘副研究员)
-
滨线女儿
滨线,从海底冒出的一方土地,它曾是高雄最富裕的港市,吸引怀揣各色梦想的来客。然而,时光蜿蜒流动,抵不住繁华褪色……
女孩阿玉,在半夜醒来,后悔偷吃了弟仔的西洋奶粉;
欧妈桑说,本地的唱片行女儿不做了,要去市里开店;
姨婆,也曾是千金小姐,现在成了独守大院的刻薄 老人;
马公婆,她的日本情人再也没有回来。
这是写给母亲家乡的一页,致以飘逝远去的海港风华。
===
★ 《联合文学》杂志主编王聪威小说代表作。
★ 荣获《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奖” ,被《文讯》选为21世纪七零后台湾作家二十本耀眼小说之一,台湾“新乡土文学”代表作,被誉为“高雄书写至今最成熟的长篇小说”。
★ 台湾一代渔港的二十年盛衰起落,土地与人的聚散与情思。
★ 滨线市井的“山河岁月图”,荡气回肠的“芙蓉女儿诔”。
===
饥饿、匮乏、惊恐、迷失…… 这无法抹除的语言,是王聪威为“滨线女儿”们书写的战后人物志——她们的情感与形象、她们的隐忍或爆发,汇成这部有关命运和创伤的历史寓言。
——金宇澄
聪威是那种即使瞎编编也能写出好看故事的人,但《滨线女儿》无疑是他写得最用心的作品。
——路内
本书写滨线女儿的故事,妈妈的故事。哈玛星曾经的辉煌与沉重,民间视野下的历史记忆跃然纸上。贴近自然的写实,间杂现代叙事手法,将琐碎的民间生活转化为传奇故事。回望、溯源父母辈亲身经历的大院生活、人性的复杂、人生的悲凉,把破碎的历史拼成完整;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荡气回肠处却是一个告别的手势。以滨线女儿为主角,以阿玉为视点人物,在男性中心的传统社会里,女性的处境和命运明显带着时代烙印和地域特点,阿玉、大姊、姨婆、疯千金,良家女子的悲苦人生、风尘女子的爱欲沉浮,一切都真实、真切得令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传统与现代的交替、穷人与富人的交锋、男人与女人的交集,都完整呈现在故事生动细致的叙事里。
——梁燕丽
这是王聪威为哈玛星写下的芙蓉女儿诔,也是他为故土雕刻的山河岁月图。市井硝烟里有英雄有狗熊,泥石岁月里有笑声有悲声,这本烽火人物卷因而也跃出了地方志的范畴,成为历史神话学,成为时代符号学。其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在每一个令人万念俱灰的时刻,王聪威都会扶读者一把。
——毛尖
在历史的节点处被建立起来的陆地几乎是为了虚构而存在的。为了不要迷失在时间的迷雾中,也为了找到陆地的闸口,请一定放慢阅读的速度。因为洪流来临时,每一个脆弱的美丽的名词,都被滨线女儿们一再捕捞、编织和守护,收于此书中。
——周嘉宁
王聪威透过细腻而灵活的笔触,以女性视角刻画出一幅昔日高雄鼓山港边哈玛星的庶民风景,丰富的日常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坚实又动人的基础,故全书从街头巷弄商店风土,到人物面貌对话行止,皆仿佛是跃出纸面,历历在目。王聪威也以温婉节制的笔法,描写处在战争阴影之下,这群小人物内心深处的压抑、失落、崩溃与疯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连缀而成为一首耐人咀嚼、回味再三的抒情诗歌。
——郝誉翔
-
东望长安
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同治年间,陕甘回民为求生存与统治阶级进行了十余年顽强不息的抗争,他们被残酷杀戮近百万人,被赶出家园以至国门时,只剩下两千余人。到今天,成为在中亚地区繁衍派生保持着关陇民风民俗,讲清末陕甘方言,大约二十余万人的东干族。百余年来,他们东望西省,日夜思念着自己的故乡。流年似水,物是人非,当中亚“陕西村”东干族的兄弟们重返故土,轻抚西安古城墙西大门的时刻,怎能不让我们与他们相拥而泣,热泪横飞?一百多年前的那场民族浩劫,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回乱”,“回汉仇杀”,而是统治阶级挑动民族矛盾,宣扬实施“秦不留回”的屠杀政策,实质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揭示了清官府,团练对回民杀戮的真相。而作品以大量的篇幅,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了回汉人民之间和谐相处,生死相助的兄弟情谊,深刻表现了中华回族与汉族血缘至亲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