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作人日记
-
雅舍小品(精裝合訂本)
梁實秋對中國文壇具有多方面的貢獻,包括對英國文學的學術研究、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以及推廣英語教學;其散文作品集《雅舍小品》更是膾炙人口的佳作,暢銷數十載,歷久不衰。梁實秋先入清華大學,之後赴美留學的經歷,使其具有學貫中西的背景。他的文風上承唐宋,下擷晚明,旁取英國小品文的從容灑脫,使《雅舍小品》篇篇讀來,幽默風趣,不僅可見作者的廣博見識與文筆功力,其莊諧並作的風格更能見其真情、創意與豁達。「雅舍」實為一室一廳之「陋室」,梁實秋俯仰起居其間,將生活中息息相關的事物以風趣幽默的筆法觀照;將狗、豬、鳥等人們最熟悉不過的動物,及下棋、散步、理髮等日常瑣事娓娓道來,妙趣橫生。 -
妇女与中国现代性
1990年代以来,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人,不仅要认知文学作品,还要顾及理论上的种种问题。《妇女与中国现代性》即是用一些之前没有尝试过的方法,理论化地来研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家熟悉的文本与问题。 本书通过可见的形象、文学的历史、叙事的结构和感情的接受这四种批评的途径,牵涉到中国现代性的各个方面:种族观众的构成、通俗文学中的传统的断裂、由叙事引发的一种新的“内部”现实的可疑结构以及性别、感伤主义与阅读之间的关系。 该书也从电影影像、大众文化、主流文学及心理学等多重角度,剖析女性主义理论的洞见与不见,并检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女性主体的建立与反挫。作者进一步对“妇女”、“中国”、“现代性”等既定观念的合理性及合法性提出质疑。 它并非对现代中国文学的概括性的研究,也不是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全书提供讨论的都是以现代中国在文本中的主体性为议题,并把作者本人的阅读方式作为这种主体性的一个例证。 这是一本在海内外影响深远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名著,尤其是在如何用西方理论解读中国现代文学文本方面,这本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周蕾是美国从文化研究的立志进行文化政治批评的一位非常成功的学者。我认为《妇女与中国现代性》是她写得最好的一本书,她用一种书写的行为来达到文化的批判,非常坚定地站在第三世界、站在边缘来对抗主流。 ——哈佛大学荣休教授 李欧梵 《妇女与中国现代性》对现有批评典范的反驳,对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后殖民批判,以及广义左翼思潮的兼容并蓄,在在树立一种不同以往的论述风格,也引起中国研究以外的学者的注意。 ——哈佛大学东亚系Edward C.Henderson 讲座教授 王德威 -
哀悼日記
母親是羅蘭.巴特的最愛 在她過世後,他用生命寫下了這些手札… 330篇生前未發表札記 一部獻給母親的戀人絮語 1977年10月25日,巴特母親逝世的翌日起,巴特將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之情--他的喪慯--隨手誌於紙片上。 喪母劇痛,讓巴特面對自己的死亡,也重新思考遺忘、勇氣、時間、書寫等許多生命課題。他照常上課,完成許多寫作計畫、旅行講學,與朋友談笑,不讓人察覺他的悲慟,只有在日記裡,他卸下了武裝。他不再是理路清晰、言詞犀利的批評家、語言學家,而回到「家常」,回到血肉:一句話、一個畫面、一張照片都能讓他淚水潰堤。 書中330篇按序編入的文字,讓我們看到一個惶惑、恐懼、糾葛的巴特。他充滿矛盾:他渴望孤獨,又需要朋友;他悲傷得萬念俱灰,卻能神智清明地審視自己;他不斷對語言的限制與虛妄提出質疑(即使書寫達到極致仍是徒然),但他唯一的救贖--也只能是書寫。他想掙脫悲慟,重拾平靜;一方面又樂於沉溺其中,因為只有在悲慟之中,他才能與母親同在。 這本日誌有助理解巴特的思想,及同時期作品如《明室》等等,它們是巴特於喪母心情影響下所撰寫的,而其源頭就是《哀悼日記》裡的札記。 -
小說中國
小說是現代中國文學最重要的一種文類,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小說記錄中國現代化歷程中種種可涕可笑的現象,而其本身的質變,也成為中國現代化的表徵之一。本書討論晚清至當代的小說作品,涵蓋文類則包括了狎邪與政治、科幻與歷史、鄉土與怪誕等多種。藉此,作者不僅探勘現代中國小說的複雜脈絡,也強調「小說」虛構中國的必要。 -
黑暗托馬
《黑暗托馬》為布朗修的第一部「虛構作品」,一九四一年於法國出版,創作期間長達九年。之後作者重新修改,新版《黑暗托馬》於一九五○年問世,此即目前可見版本。兩個版本之間,正好可見作者從「小說」走向「敘述」的轉變過程。 《黑暗托馬》英德文譯者都不諱言翻譯甚至閱讀的困難性。傅柯曾在《外邊思維》這本專論布朗修的書中,指出其作品特色之一在於「脫離表象的王朝」。這正符合《黑暗托馬》的閱讀經驗:沒有過去、未來,沒有動力、原因的一場愛情,輕淺地難以讓人有明確的形象;但這些沒有形象的意象卻又如同惡夢般讓人難以捨棄。 《黑暗托馬》本身是個不安定的作品,有人認為這是奧菲斯與尤莉狄絲故事的重寫,有人認為這就是本談論書寫的書寫。哈洛‧布倫在《西方正典》的附錄將此書放在混亂時代的推薦書單,可說是意外地恰如其份。 布朗修的作品影響了整個當代思想界。除了與他有私交的勒維納斯、巴塔耶,還有傅柯、羅蘭‧巴特、德希達等當代頂尖的思想家。精神分析大師拉崗也在他著名的講座中盛讚《黑暗托馬》是一種「幻想的實現」。對於中文讀者而言,《黑暗托馬》中文版的問世,無疑能夠補充法國思想中的失落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