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肉
从8岁到88岁,百余位作者共同讲述有关肥肉的故事 这几代人的胃,比世间所有的档案,都更懂中国 是时代密码,也是集体记忆,一碗肥肉,“吃”透世相 这是一本以“肥肉”为话题的散文集,肥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的背后更有一种记忆,可能是一个年代或者一段往事,也可能是现代社会的缩影。本书邀请了多位作家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写下他们对肥肉的记忆,这一段段时光的片段中,有美好,也有无奈,有辛酸,也有大笑,还有不为人知的感动,集中呈现了一个有关“肥肉”这个油腻而有趣的 话题背后的大时代、集体记忆和私人逸事。 本书组稿历时五年多,不仅邀请到许多知名人士的原创稿件,更有多位知名画家为本书制作插画,朱赢椿担任本书主编,并为本书作整体设计。 ◆ 本书所有作者版税将用于资助贫困地区儿童改善伙食 -
一人食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一个人,也要过得精致温暖!食物有超乎想象的治愈力量,它能填饱你的肚子,更能治愈你的孤独。 ◆风靡网络的人气美食短片「一人食」文字珍藏版! ◆优酷、腾讯、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争相推荐,出租车、电视、杂志等时尚媒体随处可见。“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的主张已成为微博、微信、豆瓣上超过2000万青年男女热议的话题,成为无数都市白领推崇并热爱的独立、积极、时尚的生活方式。 ◆这本书不是在教你做饭,而是在教你生活。20位个性十足的主人公,用他们的独家美味,表达了对生活敬意和热爱。除了面包和泡面之外,一个人的餐桌,也可以有更多选择;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很精致温暖。 ◆随书附赠「一人食」美食手绘本。亚马逊独家赠送“本来生活网”特供优质食材抵用券(价值200元),打造专属你自己的“一人食”! “一个人吃饭啊……有点孤单。” “不知道吃什么,觉得怪怪的。” “比较单调,没有丰富的感觉。” “随便弄点什么对付一下……” ——很多人都会这么回答。 「一人食」想告诉你:一个人吃饭,更不能随便,不能将就,它是静静享受、品味快乐的最佳时光,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食物有超乎想象的治愈力量,它能填饱你的肚子,更能治愈你的孤独。 本书记录了20种有故事的食物和有态度的生活方式,用直抵内心的文字,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向所有在热闹的城市中独自吃饭的人传递一种正能量。不管有没有人陪你吃饭,愿你都能从一道精心准备的食物中,找到治愈自己的简单幸福。 -
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幸福有时无关收入的稳定和生活的安逸,你想要的可能只是这样的生活:亲自付出耐力和劳动,充满成就感地享用土地上的丰硕果实。每天醒来时,都能庆幸过上这样一种生活,并在生活中找到了和你有相同感受的人。 曾环游世界的旅行作家金柏尔,离开自己生活的繁华都市纽约,义无反顾地前往一个叫“爱瑟”的农场落地生根。究竟是与农夫之间割舍不了的爱情,是对当地有机食物的贪恋,还是土壤的气息让人眷恋沉迷? 这个真实的故事,有着不可思议的浪漫,也有着想象不到的艰难。或许她的生活,是你梦寐以求却没有勇气追求的,或许正是你下一步的选择。无论如何,这是所有想摆脱污染的都市人最向往的原生态生活:有耕种,有美食,有爱情。它能激起你对生活的潜在欲望,带你找到与土地的最深切关联。 【编辑推荐】 1.选择自己钟情的生活方式,比选择自己钟情的男人更重要!最具吸引力的生活,需要的不仅是爱情,也需要一个人找到自己最舒适、最本真的状态!耕食生活不仅是一种时尚潮流,也将成为未来大都市人们摆脱污染、回归土地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这本书打开了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知道生活其实完全有另一种活法。 2.身居都市的白领小资必读之书。既写实,又好笑,让人有时向往,有时逃避,它激起你对生活的潜在欲望。她的生活是你向往但没有勇气去追求的。她的故事里,有你的影子。既不简单,又不高不可攀,但爱情和生活的滋味在这里会更浓郁。它帮助你找到最深的自己。 3.这本书比《一个人的普罗旺斯》、《美丽的托斯卡纳》等书更具生活质感,更贴紧我们的生活。它风靡欧美和台湾地区,不是因为它描画的是人们憧憬的世外桃源,而是因为它写出了我们时下的真实人生。无论是短暂停留,还是永恒驻守,总会有另一种生活、另一种爱情等着你。 -
美食情书
《美食情书》以美食为情书,连接了一对为各自理想而分居两地的情侣。先生以文字描绘自己异地的生活,回忆甜蜜往昔岁月,,太太则以拿手的美食料理表达自己的思恋,以及与丈夫分享分开后的独立生活。优美的文字加诱人的美食,让读者可以感受到日常生活的简单幸福。 -
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後殖民食物與愛情》評論與回應(摘錄) 「我欣賞故事跳躍流動描寫的速度和節奏,還有那些栩栩如生的細節。 「<尋路在京都>中我最喜愛的片語是「根深蒂固的距離」,用來描寫小說中所有的關係——人物之間、文化之間、羅傑的內在和外在生活之間——實在恰當不過。這令人感到難忍的憂傷。 「<愛美麗在屯門>令我開心發笑。這令我想起電影中快速連綿的蒙太奇——它幽默而不輕淺、機敏而不躁亂。」 ——林在山 「我坐在西雅圖候機室一口氣看完了<温哥華的私房菜>,很多地方高聲笑了出來(希望沒人聽到哩!)但最後不禁眼有點濕,肥薛真是個精彩角色!他叫你去笑他的自憐,却又讓你為他流淚,哈哈!我喜歡這些熟悉的細節:寶華街節,俊朗的「男仔頭」日本女子,魔術蘑菇朱古力,我想我在中文小說裏從沒讀過溫哥華這「另外」的一面──很高興你為我們把這兩個世界連繄起來。」 ——梁學思 「以食物為切入點,探討香港人後九七心態,清新而有趣。也斯在七十年代著作<找房子的人>,表述了香港人在香港建立家的困窘。九七後,<沿湄公河尋找杜哈絲>中的史提芬,找房子找到越南,內心依然有填不滿的空洞,箇中感受,絕對是香港人的同感;<濠江殺手鹹蝦醬>的殺手阿璋捉姦變姦夫,偷情的步伐令他與情人只能進食前菜,共晉正餐變成無法企及的奢望,充滿黑色幽默的荒誕感,是對香港黑幫電影的回應,同時是找房子心態的後九七變調之作。這本書雅俗共賞,十二道菜式不分中西,各具特色,學術文化與大眾趣味共冶一爐,這是入得中學大學、出得本土海外,香港後九七作品的不二之選。」 ——黃勁輝 <斯洛文尼亞故事> 「無法憑空想像一個九月的斯洛文尼亞,這“不容易抵達的地方”。當飛機落地,汽車引擎熄掉的那一刻,步出密閉的空間,不同於以往的氣息撲面而來,空氣中新鮮之地的氣味,黏在旅人的衣衫上,他/她似乎也變得和這個地方一樣陌生,如新生兒般,眼神裏同帶著疏離和好奇,探視這個新世界。在路上發現這裏和他/她的世界有太多不同之處,又有太多相同之處。不同的使旅人忍不住產生比對,相同的則觸發了他/她的回憶,這裏讓他想起以往到過的地方,遇見的人,黑暗中的夢……時間旅途中的一瞥,或觀照他者,或回望自身,這“凡人的奧德賽”。」 <艾布爾的夜宴> 「廚師是食物的媒人,對於各種形狀、材質、味道之間的關係,他們有自己的量度和掌握。 「廚師是科學家,總是不滿意食物本來的樣子和質地,他們有自己的目地和計畫。 廚師是魔術師,使人沉浸其中欲罷不能,從味蕾到大腦再到神經末梢,他們有技術,所以有控制欲。 「而食物,當厭倦了被衡量,被拆解,被融合,最後進入一道菜的關係圈時,反叛心起,在尚帶一抹青蔥時,心裏構想一種毀滅後的完整。 「也許,和這個世界平行的,是另外一個世界,人們想到的卻沒做的事情,會在那裏發生。半夢半醒間偶爾得以瞥見另一個世界,熟悉的一幕,卻怎麼也想不起背景,時間和人物……就當它是一道小時候嘗過的菜,寫過的信,念過的詩好了。」 <濠江殺手鹹蝦醬> 「能在腦中拍出這樣一部電影。泳池裏搜尋的蒙太奇、夜行航船的閃回、殺手拿報紙的手指和女人垂在肩膀上的一縷散發的特寫、最後是長鏡頭裏的山路,人物從近到遠,然後消失,留下空鏡裏“燒剩了前門的大聖堂”。 「這是一個人的焦灼還是一座城的焦灼?幾聲之後電話接通?等的人最後會不會來?變還是不變?時間是過得快點好還是慢點好? 「焦灼是“害怕將要經受的悲哀”,“而悲哀已經發生了。”人們寧可在吃完前菜後半饑半飽中急切而又充滿耐心地等待主菜,也不要明白這前菜亦即是主菜,而等待是什麼?能充饑嗎?」 ——樊星 「兩年前,也斯背起行囊走出學院,當個吟遊詩人向世界出發。去斯洛文尼亞的地下山洞喝烈酒聽無國界詩朗誦;在耶魯的女性之桌上品嚐「巴黎中國俱樂部的毛沙拉」看詩人伸出雙手扮天使的翅膀;到東京與來自各國的譯者展開一場尋找村上春樹的大冒險;五月在哈佛重新思索《萊茵河的新酒》的故事,又在芝加哥的晨光中吃印度來的苦瓜;後來再到尼斯的修道院裡過了一陣子苦行僧的生活……一路上的經歷,也斯都用相機和文字記錄下來,遊蕩詩人「on the road」的記事簿上,有虛構的有記憶的有卡爾維諾式的故事,一切一切都盡是詩情(私情)。於是,以小說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展示出來的是一種風貌;以散文的角度來看又是另一種風貌。就像書中提及到的el bulli的份子美食一樣:「鵪鶉、羊腦、螃蟹它都幻變出來了,只是未必以原來的形狀出現吧了!大音無聲。大象無形。當然艾布爾不是道家煉丹的丹爐,它是借重科學的精確,調弄色香味各種份子,為我們開發感官的新領域,重繪飲食的地圖。」啊,明白了!原來一開始詩人出走,為的其實是想做一次關於文學關於人生的實驗。」 ——鄧烱桐:The notebook of a troubadour 「特別喜歡<後殖民食物與愛情>與<後殖民食神的愛情故事>兩篇。香港人喜歡吃,也懂得吃,但他們對食物的熱情隱藏著對生活其他範疇的失望。由於對政治和前途無能為力,被壓抑的活力與創造力只好流入飲食的領域裡。香港人在吃的時候,才不會覺得吃虧吃緊和吃不消。到香港人心裡去的路通過胃,也斯跟我說過,他很想「好好寫香港」,這一點他在<後殖民食物與愛情>與<後殖民食神的愛情故事>之中已經做到了。」 ——林沛理 「小說中借美食約會靠好酒上床的”愛情”橋段其實只是副線,幾百種食品的排比羅列卻大有講究。在近幾年的香港文藝小說中,也斯的<後殖民食物與愛情>可以說是對”九七過渡’比較直接明顯的見證了。當然,見證方式,卻是婉轉曲折, ”食色,性也”。」 ——許子東 「不是殖民主義,也不是民族主義,而是混合、衝突、抗拒、容忍、共處,這種立場出自於香港特定的歷史位置。香港處於中英之間,混合著東西兩種文化,這種邊緣的地位和過渡的性質,既是香港的短處,也是長處,正如周蕾所說,『這種非香港人自選、而是被歷史所建構的邊緣化位置,帶來了一種特別的觀察能力。』自己既不足以成為根源文化,並受到排斥,它自然本能地排斥中心意識、本質主義,同時不排斥混合,注意在衝突中相處。也斯在<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這篇小說中經由食物和愛情,顯示出來的就是這樣一種獨特香港後殖民立場。 ——趙稀方 在九七後出現的小說中,也斯的<後殖民食物與愛情>可說是第一篇從題目到內容都處理後殖民問題的作品。作者透過有着混雜背景的小說人物,道出了香港後殖民處流的複雜性和弔詭性。……香港人具有多重身份的曖昧性,不是那麽黑白分明地說出好壞。作者不是用後殖民理論來規劃其小說,而是借小說來質疑後殖民理論闡釋香港的複雜性。 ——馮偉才 -
中国食物
这是一部有关中国食物的内容广泛且引人入胜的历史学和人种学著作。作者从上古史入手,展示了食物如何从一开始就在中国的官府政策、宗教仪式和身体营卫诸方面占据着中心位置,然后顺着时间线索把笔触一直伸向当代中国,丰富、迷人而又发人深思地描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