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的世界地图
21世纪研究会的7位传家宛如行家吃虾,津津有味地剥壳,剥开了食物历史上的神话。他们把食物的秘密做成一道道纸上的开胃菜,告诉你:“如果只用舌头浅尝辄止,你至少浪费了口中食物一半的美味!” 世界上的美味有多少种?墨西哥有上百种生辣椒,德国有上千种香肠,法国“一个村子有一种奶酪”,葡萄牙人“一鱼360吃”……就算集合所有的统计学家和美食家也无法得出答案。 然而,我们赞颂食物的词汇如此贫乏, “好吃”、 “美味”、 “连手指头都舔干净”…… 因此,我们讲述食物那些活色生香的故事。 跟随味觉去旅行,即使暂时身在原地,思想已经周游列国,穿梭时空: 吃奶酪,要咀嚼地中海阳光的浪漫甜美; 吃樱桃,要感受古希腊紫色落日、蓝色海水的诱惑; 吃烤肉,要聆听阿根廷热辣探戈的节奏; 吃香肠,要品尝德国人除了格林童话以外的想像力; 世界上一半的美味在于食物,另一半在于对食物的“非分之想”。 我吃。故我在。 -
味觉
本书通过追踪西方趣味哲学的理论渊源,从生理学、心理学、哲学等多种角度探讨了味觉与趣味、即食物与文化的关系。作者从感官等级制开始,逐一介绍了趣味哲学、味觉科学。味觉的文化意义、味觉与视觉的关系,以及味觉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由于作者即有理论的分析,又有科学的观察,还有具体艺术作品的佐证,使得这本书既能给人以理论的启示,又不失其阅读的乐趣。 -
吃的美德: 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當代最暢銷的天才型哲普作家。飲食哲學的第一本書 人是一種會吃、會思考、會享樂的動物, 而餐桌正是我們可以同時做這三件事的地方。 怎麼吃是一門有深度又有趣的思考;懂得吃才能帶來身心靈最大的滿足。 這是一本非常迷人的食譜書,喔,不,是哲普書! 作者深入飲食傳統和文化,提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哲學思考: 有機就是良心?在地生產比國外進口環保? 吃素比吃肉慈悲?吃得越清淡越好? 跨國大企業等於萬惡資本家? 純手工製作比機器量產好?傳統古法勝過創新料理? 而關於吃的行為,作者也指出許多值得深思的道德問題: 把食物吃完才不算浪費?吃到飽可以吃但不能帶走?減重關乎意志力? 實際體重和理想體重之間的差距,就是肚子餓和嘴饞之間的距離? 針對這些反思,本書將一一加以辯證與釐清。 我們處於飲食文化的黃金年代,無論是美食、食品營業和衛生都發展到巔峰。在世界任何角落,都像萬國博覽會一樣,可以吃到各國美食。可是我們沒有認真思考一些重要的議題:為什麼食物那麼重要?我們和它的關係是什麼?我們選擇要吃什麼,其實涉及人性的本質層面:動物性、感官、社會、文化;創造性、情緒性和知性。對飲食的認真思考,需要考慮到和自然的關係,和其他動物的關係,和其他人的關係,以及我們自己。所以說,關於飲食的思考,其實也涉及如何做個有德行的人,以及決定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本書所提出的「吃的美德」,並不是傳統的德行,而是更能因應世界的變化的飲食觀念。書中每一章都會提到關於飲食的某個面向以及和它對應的美德。第一部討論當今有關飲食倫理的熱門議題,包括有機食物、永續發展和動物權。第二部著重於我們如何建立自己的好壞、對錯判斷。第三部和第四部則強調如何養成好的飲食性格和習慣。 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提出一個既深且廣的飲食哲學,一種如何吃、如何思考、如何生活的論述,藉此為目前的飲食大雜燴理出一些脈絡。懂得如何吃,你就懂得如何生活。 -
舌尖下的中国
本书是一部批判中国食文化并带有追问、自剖、忏悔、既颠覆又具建设性的独特的大众文化读本。作者经由嚣张而幽微的食文化,来梳理和探究母文化中的病灶,为国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救赎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的追溯、论证及结论颇具警示意味:口腔文化对味觉的片面追逐,导致了国人的饥民人格、现世感和身体化生存,并形成和他人、环境、信仰以及自我的紧张关系。作者锥心泣血地呐喊,一个人要想获得灵魂的自由,首先必须摆脱和超越口腔的囚禁。必须将“民以食为天”予以颠覆,回归到“食以民为天”,中国人才能走出“身体化生存”的精神囚笼,回归为健全的人,凝视自己,仰望星空。 李麦逊找到了研究中国人的新方法:把“吃”提升到认识论高度,作为透视中国历史的独特视角……具更长远意义的是,这部书从新角度对中国人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救赎同时做出了努力,毁灭的同时给予建设,不将希望彻底窒息。《舌尖下的中国》给我的震荡绝非三言两语可以平息,它使我看到“口腔化研究”还有大片待耕耘之地。本书加上《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必然对老式的中国人研究产生冲击,这个研究是掀开新页的时候了。 ——孙隆基(著名美籍历史学家) 李麦逊振聋发聩地提出:“中国人主要靠味觉认知自己,认同同类,认知世界,也是通过味觉来表达这个世界。”这一命题是能产生丰富文化研究成果的富矿。作为极具本土特色的研究课题,倘若深入下去,甚至可以像福柯的“性史”、精神病院研究那样产生出极其丰富的研究成果。 老实说,对书中一些观点不敢苟同,尤其弥漫全书反传统的激烈情绪,但即使如此,我仍要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 ——蒋劲松(清华大学历史教授) 诚如李麦逊所言:“一个人要想获得灵魂的自由,必先摆脱和超越味觉的囚禁”,修身始于对口腹之欲的超越,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和平天下。文明复兴从舌尖开始,素食主义救中国。从这个角度,这是一本醒世之作,是一本值得每一位追求美好良善的国人放在枕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仔细阅读反思的自我救赎之书。 ——黎安(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宗教学博士) 吃或不吃在当今中国已成两难选择。当多数人难以抵制口腹愉悦时,李麦逊以惊人的数据和感性的呼吁,试图唤起人类自身处境和出路的反思。许多人类学家如Judith Farquhar等都曾探讨过餐桌文化和政治角力,而李麦逊以知情人的视角把吃的社会、文化、政治、生态意义更推进一步。不论性别阶层,我们每人都在食物生产和消费中担任角色,对本书的阅读也许能让每个角色对“吃”有更积极的面对和担当。 ——何袜皮(作家/威斯康星大学人类学博士生) -
食物的歷史
我吃,故我在 我們在餐桌上認識整個世界 盤中物透露了人類過去和現在的祕密 食物的故事不僅和烹飪有關,也與文化有關。作者追蹤回溯當前的食物趨勢從何而來,也探究人們的口味和焦慮。故事的核心為食物史上的八大革命,揭示了以前隱而未見的關連: *開羅街頭小吃的源頭為什麼在印度? *素食主義者和食人族有多麼相像? *吃微波餐的家庭和史前的原始人有哪些共通點? *小麥如何成為征服全球胃口的主食? *蝸牛怎麼會是人類早期演化的焦點? 食物是文化的指標,食物的歷史就是人類的文明史。最重要的是,食物是普天下皆感興趣、無法抗拒的話題,因此《食物的歷史》始終是一本理直氣壯講述人類樂趣的書。 費南德茲─阿梅斯托宛如行家吃龍蝦,津津有味地剝殼,剝開了食物歷史上的神話。 ——《舊金山紀事報》 費南德茲─阿梅斯托替嚴肅的飲食寫作添加了人性與刺激,是傳奇美食作家布伊亞─薩瓦蘭之後的第一人。 ——《紐約時報書評》 一本充滿知識的歷史書,但絕不枯燥:作者的看法雖強烈,但讀來極為興然有味。 ——倫敦《金融時報》 具有高度的刺激與娛樂性……一本令人驚嘆的博學之書,許多趣味的內容讓人大開眼界。 ——《紐約時報》 -
马铃薯
马铃薯是一种稳定可靠又富于营养的作物,绝对不是一个平凡的小角色,它在西方社会历史中的重要性不压于汽车和铁路——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爆发的大饥荒,就是马铃薯大面积绝收造成的,因此被称为“土豆大饥荒”。 现在马铃薯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要主食,但当它两个世纪以前初来欧洲大陆时,曾经因为凹凸的外表和“块茎”的身份备受嘲弄——许多人认为它是下层社会吃的食物。作者拉里?祖克曼从大量资料入手,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角度,勾勒出马铃薯不凡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