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的著名散文集,出版于1854年。《瓦尔登湖》详尽地描述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度过的两年隐居时光。以及期间的关于自然、人生、人性等的思考。记录了他独处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探寻生活真谛的奇特历程。这本依据他自己的生活体验写成的不朽名作,是他身体力行结出的丰硕成果,书中处处闪耀着宁静、恬淡、智慧的光彩。 《瓦尔登湖》以春天开始,历经夏、秋、冬,又以春天结束,完成一个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复苏。文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出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到,发人深思;描绘景物处,语言优美、细致,如湖水之清澈透明,山林之茂密苍翠。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绘。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空气,有潺潺溪流。有鸟的欢歌,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阅读《瓦尔登湖》,你不仅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还能学习动植物学知识和广博的人文、地理、历史知识,体会行云流水中振聋发聩的思想。品味生命哲理,增长人生智慧.感受自然和生命之美。 -
梭罗散文
《梭罗散文》内容简介: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国随笔作家”的E.B.怀特,在纪念梭罗的《瓦尔登湖》发表一百周年之际,写下了一篇见解独到的散文《夜之细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实际上,赞美这本书有时倒让人难堪,因为大多数人都懵懂地认定,作者是那种未开化的人。”这话背后的意思,大概是指读书的一种起哄现象。都在说哪本书好,大家就跟风去读哪本书。至于为什么好、怎么好、好到什么程度,则很少有人再去深究。作为《瓦尔登湖》的译者,我倒是对怀特话中“懵懂”这个词儿更有感触。当初译完《瓦尔登湖》,我确有“懵懂”的感觉。不是《瓦尔登湖》里的什么章节不懂,也不是不明白全书在讲什么,而是对梭罗为什么写这样一本书有些“懵懂”。美国一些学者评说梭罗,认为他所以名留文坛,一是因为他在森林里修造了一所小木屋,远离尘嚣住了两年多;二是因为他写出了《瓦尔登湖》这本书。用这样的评论界定梭罗,我以为,和我一样,属于对梭罗懵懂的人。因此看来,即便是梭罗身后的同胞,甚至专家学者,对梭罗这个人以及他的所作所为,大多数人的理解还是很有局限性的。 -
公民不服從!
-
Walden
Publish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Walden Woods Project, this beautiful commemorative edition of Thoreau's masterpiece features spectacular color photographs that capture Walden as vividly as Thoreau's words do. Henry David Thoreau was just a few days short of his twenty-eighth birthday when he built a cabin on the shore of Walden Pond and began one of the most famous experiments in living in American history. Originally he was not, apparently, intending to write a book about his life at the pond, but nine years later, in August of 1854, Houghton Mifflin's predecessor, Ticknor and Fields, published Walden; or, a Life in the Woods. At the time the book was largely ignored, and it took five years to sell out the first printing of two thousand copies. It was not until 1862, the year of Thoreau's death, that the book was brought back into print, and it has never been out of print since. Published in hundreds of editions and translated into virtually every modern language,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widely read and influential books ever written. -
瓦尔登湖•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
《瓦尔登湖》,世界自然主义文学经典著作,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又两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作者无微不至地描述两年多的湖畔独居生活: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无不栩栩如生地再现于梭罗的生花妙笔之下,并且描写也不流于表浅,而是有着博物学家的精确。 《论公民不服从的义务》,梭罗最重要的政治随笔,首次发表于1849年。在文章中,梭罗主张,人民不应允许政府统治他们的良心或使之萎缩,且人民有义务避免这样的默许,防止政府把他们变成不正义的行动者。对奴隶制和墨西哥-美国战争的厌恶,也是梭罗写作本文的原因。 -
重塑梭罗
在美国文学史上,梭罗是真正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家及其作品的丰富性,导致了批评的丰富性。本书重新塑了梭罗的形象。梭罗大学毕业后到生命终止期间的生活、思想、在瓦尔登湖的经历、与名人的交往、独特的个性,书中都有详细的论述,将梭罗奇特的生存状态呈现出来。对于梭罗的作品,以《瓦尔登湖》为重点,分析了其修辞、主旨,同时,对作者其他作品也进行了分析,进而凸现出梭罗作为一个文学家的独特性。本书作者反驳了一些以往对梭罗的定论,指出梭罗后期的创造力非但没有的衰退,反而是处于发展中,如果假以天年,梭罗将有更大的成就。梭罗一生的曲线并非抛物形,而是始终在不断上升的。 对于梭罗的一生,本书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见解深刻、独到,旁征博引,论据充足。语言明白晓畅,颇具文采,既有生动的叙事,亦有沉稳的论证。经地深入的挖掘,作者再塑了梭罗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