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下村
楼下村妇女的社会地位比较高,这一点在大宅的二楼和三楼包含便于妇女劳作的大空间可以得到印证,也是当地非常值得关注的文化特色。 本书正文共十一节。第一节记述调查者一天的调查过程和生活经历。第二节至第五节说明楼下村的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状况、村落布局和村中主姓刘氏的来历。第六节至第八节分析大型住宅的形制和特点、前堂的装饰风格、注重人文传统的建筑装饰特色。第九节剖析楼下村妇女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原因。第十节至第十一节记载了刘氏宗祠和村中各种小庙等公共建筑。 正文后的图版篇则以平面、立面、剖面等测绘图68张和拓片9张,全方位展示楼下村的地理环境以及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形制、布局、木构造型、装饰图案等。 -
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
本辑收入有关乡村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研究论文8篇,从不同角度研究中国乡村的历史与现状。《中国乡村研究(第2辑)》致力于提高中国乡村研究理论和实证的水平,促进中外乡村研究的学术交流,推动中国乡村研究本土化和国际化。 目录 陈春声 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的研究的方法问题 吴 滔 在城与在乡:清代江南士绅的生活空间及对乡村的影响——以吴江震泽为例 黄宗智 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 张小军 阳村土改中的阶级划分与象征资本 应 星 身体与乡村日常生活中的权力运作——对中国集体化时期一个村庄若干案例的过程分析 景 军 移民、媒体与一位农村老年妇女的自杀 龚启圣 周飞舟 赵阳 地方经济、财政和干部地为:对农民负担的一个定量分析 罗伯特·布伦纳 艾仁民 英格兰与中国长江三角洲的分岔:财产关系、微观经济学与发展型式 稿约 -
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
本书收入鲁顺民、刘亮程等多位著名作家的乡村叙事散文作品,从多个侧面叙写中国农村自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间的巨大变化,从自然和生活环境、劳动形态、人际关系,到几代农民的精神活动,都打上“现代化”的深刻印痕,从底层与边缘的角度展开了一个个更需要关注的世界和人生。为了加深对当代农村境况的全面了解,其间也适当选入有关农村与城市的血肉关系的描述。 本书实是当下罕见的中国乡村记录,在最真实与最痛切的文字下,我们看到作者的温馨的暖意。 -
乡村与国家
-
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
收录国内外有关中国乡村研究方面的9篇论文,内容包括汉唐间中国的乡村社会组织,近代珠江三角洲、河北农村的治理模式,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的农村政策,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日常生活,宗族组织、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以及农村自治等方面的新特点。《中国乡村研究(第1辑)》的作者大都从具体个案出发做实证研究,展现了中国乡村研究的新视野。 目录 秦 晖 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 刘志伟 边缘的中心——“沙田—民田”格局下的沙湾社区 李怀印 中国乡村治理之传统形成:河北省获鹿县之实例 刘 昶 在江南干革命:共产党与江南农村,1927——945 卢晖临 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 阎云翔 从南北炕到“单元房”——黑龙江农村的住宅结构与私人空间的变化 张 静 村庄自治与国家政权建设——华北西村案例分析 斐小林 集体土地所有制对中国经济转轨和农村工业化的贡献:一个资源配置模型的解说 彭玉生 折晓叶 陈婴婴 中国乡村的宗族网络、工业化与制度选择 稿约 -
桥村有道
本书基于丰富的田野材料,对湖南省一个汉族村落的历史及村民生命史予以详细的叙述和分析。 作者认为,与梁漱溟、费孝通所说的传统乡村社会的“伦理本位”与“差序格局”相比,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已经形成了“核心家庭本位”和“工具性圈层格局”的特征。主要如:乡村的纵向与横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共变;乡村社会不再是费孝通所描述的“熟人社会”,而是融入了大量陌生社会行为规则的社会(尽管村民间仍是熟人);村民以“己”为中心,一圈圈往外“推”展其关系时,“推”的核心依据不再是“伦常”,而是工具性的有用性,以致形成了“工具性圈层格局”;财产关系理性化说明村民不再如梁漱溟所说的依据“伦理本位”而有“共财之义”;向往不劳而获的劳动观和财富观说明村民人生观已转向“向外用力”。这些论断,都将前人的研究往前推进了一步。 针对中国乡村研究两种观点——“革命—再革命—告别革命”、当代乡村社会基础是“无公德的个人”及不管昨日和明天只顾今日的人,本书以大量的经验叙述为基础,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作者认为,乡村社会传统在革命中既未完全中断、也非完全延续,革命在纵向社会结构上改变了乡村社会(典型过程是“翻身”),但在横向社会结构上则延续了传统,村民并没有将“阶级认同”作为处理与其他村民关系的核心标准。该书还论证在当代乡村社会中,虽然个人主义确实开始急剧膨胀,但绝非毫无底线地变成了“无功德的个人”状态,而是在核心家庭内部仍然基本完整地保持着情感主义至上取向,在核心家庭以外则既有个人主义的一面,也有情感主义的一面。在社会心态上,虚无的一面开始困扰村民,但村民亦尚远非陷入深度虚无、只管今日不管昨天和明天,而是也有关注历史的、意义连续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