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在此相遇
約翰.伯格, 這位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美學理論大師, 繼《觀看的方式》、《另類的出口》、《另一種影像敘事》後, 2008年的最重要半自傳性代表作,帶領我們穿越藍色里斯本的時空。 他同時也是一位文化藝術評論家、作家、詩人、劇作家, 透過探究攝影本質與文字論述, 影響了我們這個世代對影像與文字間有何關聯的思考方式。 八個篇章,八次相遇……約翰?伯格在記憶中,生離死別中,愛與成長中,逐步構築出的介於真實與虛幻、過去與現在的前半生。 這不是一本傳統的小說、回憶錄、散文或傳記,而是一種混雜了這些文體的嶄新文類,即New Statesman所謂的「未來的文類」:「是虛構,但非傳統小說;是作者的第一人稱,但非回憶錄;是在時間與空間中自由穿梭的描述,但又始終是立足於當下;是一篇無悔的告解,也是對感知與情感的深刻挖掘。」 故事從里斯本五月底的一個炎熱午後,伯格在公園長椅上遇見他死去十五年的母親,拉開序幕。 「我們在此相遇」,相遇的地點、相遇的人物,相遇的時間,相遇的歷史,因為在此相遇而成為的自我與人生。 -
發條橘子
《發條橘子》是一部幻想小說,敘述一個生活在英國未來社會的問題少年,由於青春期的躁動而走上犯罪道路,做盡壞事,後來受到社會制裁,被剝奪自由意志。經過思考與改造,他重新融入社會,意識到自己不過是上帝手中的一個發條橘子…… 這部小說被好萊塢著名科幻導演庫柏力克搬上銀幕,成為經典名片之一。 作者簡介 安東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 1917~1993)英國當代著名小說家、劇作家、評論家和作曲家。1917年2月25日出生於曼徹斯特一個天主教中產階級家庭,擔任出納員的父親業餘時在酒吧演奏鋼琴,母親為音樂家及舞蹈家。兩歲時母親因流行性感冒去世。 伯吉斯在曼徹斯特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和英語語音學,1940年畢業後,二次大戰期間在英國皇家陸軍醫療團服役六年。1946~50年在伯明罕大學任教,1950~54年在班伯里中學擔任英語教師。1954~59年被官方派駐馬來西亞及汶萊,負責教育工作;這段時間他累積了大量創作素材,完成《馬來亞三部曲》。伯吉斯最初想成為一位作曲家,1959年他被診斷得了不治之症,於是返國當了職業作家,希望為妻子留下一些生活保障,然而最後證明診斷錯誤。六○年代以後,他陸續發表了三十多部小說和其他作品,除了描寫異國風情,也諷喻本國的奇風異俗。1970~71年他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客座教授,1972~73年為紐約市立大學的講座教授,1976年成為紐約大學水牛城分校的駐校作家。 伯吉斯生平著作超過五十部,曾獲諾貝爾獎提名,其最有名的小說為《發條橘子》,這部小說使他被譽為具有喜劇和諷刺天才的小說家。此外他還著有《孤掌難鳴》、《缺少的種子》、《恩德比先生的內心》、《聖維納斯之夜》、《恩德比的外貌》、《恩德比的結局》、《塵世權力》、《邪惡者的王國》和《鋼琴手》等。其中「恩德比」系列為一系列的幽默小說,一般咸認為恩德比即為伯吉斯本人的化身;而《塵世權力》被許多批評家公認為其最好的一部小說。伯吉斯的作品探討現代社會的困境,用詞極富創造性,且趣味橫生,但主題嚴肅認真,並有一種古怪的暗示。除了寫長、短篇小說,伯吉斯也以文學批評著稱,他還撰寫電影劇本,翻譯戲劇作品,並著有海明威、喬伊斯和莎士比亞等人的傳記。 伯吉斯希望人們視他為寫小說的音樂家,而非一個會作曲的小說家,因為「音樂是一種較為純潔的藝術,它與人類活動沒有直接關係,全然獨立於道德判斷之外」。他譜寫了許多樂曲,包括交響樂曲、歌劇和爵士樂曲;喬伊斯的葬禮舉行時,收音機播放的正是伯吉斯的音樂作品。 1993年,安東尼•伯吉斯病逝於倫敦。 -
About a Boy
If the fact that they were single mothers meant that gorgeous women (who would not ordinarily look twice at Will) were willing to date him, then Will had it made. Inventing a son got him into a single parents support group, but rather than a fabulous new sex life, he found someone else's very real son -- a twelve-year-old with a lot to teach Will about being a grown up. -
女鼓手
內容簡介 ◎史上唯一獲頒英國犯罪推理作家協會(CWA)「金匕首獎中之獎」的大師 ◎約翰‧勒卡雷的動人力作! ◎《紐約時報》暢銷榜第一名! ◎美國作家推理協會「史上最經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說」! 查莉跟著劇團來到希臘小島度假,巧遇渾身傷疤的神祕男子,為她導演了一齣人生戲碼。這齣戲的真實劇場是一場久遠的戰爭,發生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兩個民族皆手執所謂的正義之矛,彼此攻剽。因為愛情,查莉甘心受雇以色列,隱身巴勒斯坦人中欲引誘幕後大魚上勾。然而當她在兩個民族間來去,情感與道德的鐘擺也不斷游移擺蕩,她成了一個重複許諾的女人,有著雙重忠誠。在紊亂徬徨的感情與獵殺漩渦中,面對虛無荒謬卻又真實不過的人生風景,她根深柢固的道德觀也斷裂成片。不過,這一切冷酷抽象的爭端,始終扺不上愛情的溫潤具體…… 《女鼓手》中處處可見南轅北轍的矛盾: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是勝利,也是失敗。而約翰‧勒卡雷更是粹取戰爭的斷壁頹垣,藉由一位女子,深刻描繪了凡人面對抉擇時的潛在恐懼與糾葛,也諷諭了戰爭的荒謬與無奈。 更早的911寓言故事 本書寫的是1983年的中東背景,在911事件之後,本書對於巴基斯坦與以色列的描繪,更可對應今日中東與美國的角力,也讓人省思「善惡」與「黑白」的曖昧難分;不論是巴基斯坦人或是美國人,都是有血有肉有家庭朋友的人,或許勒卡雷想說的是:難道有人「比較」該死?在今日的台灣更可相對應來看,國家認同難道是衡量愛國的唯一標準?這樣的神話,勒卡雷在更早之前就已為我們揭去面紗。 間諜遊戲的兩難女人 查莉原本是演員,卻要演出另一場更複雜的人生大戲,在女性的內心衝突下,兩難的道德困境,又有誰能明白?這部小說中,帶出了女性角色的層次感,在愛情的掩飾之下,查莉如何在間諜遊戲中保全自己,應當聽從誰的命令,誰的人生更為重要?以勒爺的演員妹妹為原型的查莉,她基進的熱情能否也能將以往舞台上的人生安排得當,此允為勒卡雷系列中動人的角色! 《商業週刊》:「在文學的領域中,他再一次提升了間諜小說,《女鼓手》將使他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間諜小說家。」 《出版人週刊》:「和他以往所有的作品一樣令人著迷。作者塑造了一個以色列的王牌間諜,在操縱他人的生死和命運上,他和史邁利一樣出色。」 《時代週刊》:「棒極了!……在故事安排的手法上相當成功……他造成的懸疑不僅來自緊張的情節,更來自每個場面的本身的複雜結構。」 《紐約時報》:「一本令人無法抗拒的書……精彩的情節……查莉是個道地的反間諜!」 《華盛頓郵報》:「勒卡雷的典型作品!氣勢磅礡,具有極高的藝術性。」 《科克斯評論》:「從廣博卻又精心設計的敘述,到令人坐立不安的質問和對審,這本書無疑是當代少數偉大的小說之一。」 《新聞週刊》:「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間諜小說家!」 -
250天倫敦應召日記
Belle de Jour部落格常見問答集錦 1.我真的是一個應召女孩,而不是某個捏造部落格的無聊記者。我沒那麼聰明。如果要改行「全心全意」投入寫作的話,我也挺樂意的,不過我可能缺乏耐心。 2.我的部落格並非應召營業專用,純粹寫寫日記,抒發心情而已。 3.我不會提供作者照片。因為我的工作需要透過經紀仲介,我不想造成他們的困擾。 4.順帶一提,我都有繳稅。賣淫在倫敦是合法的職業。 5..我出生成長的家庭很正常,也幾乎每天都和父母保持聯絡。他們都知道我從事的是「成人娛樂業」,我們都心照不宣。 -
失戀排行榜
在北倫敦一條小巷子,36歲的洛‧佛萊明擁有一家小小的二手唱片行。在三年同居之後,他的女友蘿拉棄他而去,搬離他塞滿唱片、錄音帶和CD收藏的家。和他唱片行的「怪腳」員工,老在排他們各式各樣的top 5,如最佳第一面第一首,如,五大最佳葬禮音樂……洛開始依照年代排序,列出他自己有生以來最傷心難過的被甩者「失戀排行榜」,在慧黠充滿反諷的自我嘲謔當中,如同以一張張唱片專輯的名稱、歌名和曲目排列順序撰寫「佛萊明學」生命傳記一樣,洛的生命就在其中流動。「人們擔心孩子們玩槍,擔心青少年看暴力錄影帶;我們害怕某種文化暴力會佔據他們。沒有人擔心孩子們聽上千首——真的是上千首——有關心碎、摒棄、痛苦、苦難與失落的歌曲。說浪漫點,我認識最不快樂的人就是最喜歡流行音樂的人;我不知道流行音樂是不是造成了這些不快樂,不過我確實知道,他們聽這些悲傷歌曲的時間,比他們過著不快樂人生的時間來得久。……「我的天賦,如果可以稱之為天賦的話,就是把一整卡車的平庸無奇組裝在一個簡鍊紮實的軀殼中。我可以說像我這樣的人成千上萬,不過,卻真的沒有。很多傢伙有無懈可擊的音樂品味,但是不讀書;很多傢伙讀書但是肥得要命;很多傢伙同情女性主義但是有愚蠢的鬍鬚;很多傢伙有伍迪艾倫式的幽默但是長得像伍迪艾倫。很多傢伙喝太多酒,很多傢伙一開起車來舉止愚蠢;很多傢伙愛打架,或愛裝凱子,或吸毒。這些我都不做,真的。如果我的女人緣不錯,不是因為我有什麼優點,而是因為我沒有這些缺點。」一本前中年期男人的愛情告白書;一個個撞毀沈埋於深海之中的「性愛飛機」黑盒子。《失戀排行榜》,尼克‧宏比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已被英國演史蒂芬‧佛瑞爾斯(Stephen Frears)拍成電影。「讀《失戀排行榜》就像在聽一張偉大的單曲唱片。你打一開始就知道它真是美妙,在歌曲結束的當下,你會想再聽一次,因為它讓你感覺年輕,以及成長,而在同時你臉上會露出愚蠢的笑容。要是這本書是一張唱片的話,我們會稱它立即成為經典。因為它就是那樣的東西。」——英國專欄作家蘇珊 ‧摩爾(Suzanne Moore),《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