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伯-格里耶访谈录
●阿兰·罗伯-格里耶的这组长篇访谈是2001年在位于卡昂附近的阿登修道院内的法国当代出版纪念协会(IMEC)录制的。作家把生平及其作品的所有档案都存放在该资料馆:照片、手稿、报刊文章的摘录、通信…… ●作为熟悉罗伯-格里耶作品的行家,阿努瓦·皮特斯成功地把这位作家引出了人们所熟知的路径之外。他在书里提到了他在一个不合常规的家庭读过的青少年时代;随后,他又讲述了新小说与新电影的历程。他用富有才华的方式激活了整整一个时代的氛围,也为一些历史人物,诸如热罗姆·兰东、罗兰·巴特、玛格丽特·杜拉斯和让-保罗·萨特勾了出人意料的肖像…… ●伯努瓦·皮特斯,作为一位熟读阿兰作品的作家与研究者,在阿兰手稿的档案馆(IMEC,法国当代出版纪念协会)与他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访谈并拍摄下来。而阿兰·罗伯-格里耶作为一个出色的讲故事的人,他带领对谈者以及读者,做了一次漫长的穿越,主题则是法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新小说”以及组织起这次变革的阿兰自己的作品。他同样也谈到了自己的电影,可尽管他将舞台照亮,他电影中的谜团却由此完全解开。 ●研究罗伯-格里耶新小说与新电影的权威访谈录; ●最精到的解读,最幽默的分析,还原一个真实而富有才华的罗伯-格里耶; ●国内第一本关于罗伯-格里耶的访谈录。 -
伊甸园及其后
阿兰·罗伯-格里耶所从事的探索是对“结构”的探索;它并不是那样的一种结构,一旦建立起来后,便处在最终状态(就像巴尔扎克式小说故事的那种情况一样),而是相反,那是一种处于诞生状态的结构,它在不断地改变,对自身提出质疑,并自我毁灭,也就是说,最终自我“争议”。 《伊甸园及其后》收录同名电影的草稿、剧本大纲、系列与主题的最终图表、电影小说提纲,以及依据该电影改编的电视版本《N拿起骰子》的介绍。该电影讲述一群年轻人聚集在名叫“伊甸园”的咖啡馆,表演自己编排的短剧,直到一个陌生人到来。这个陌生人很快融入了他们的游戏,并与其中一个年轻女子私下订立约会。然而就在女子赴约之时,却发现陌生人死在了浅滩边,而当女子带其他人回到现场时,尸体竟然消失了。当陌生人是否曾经存在过都受到众人质疑时,女子展开了一场追寻,来到了异域国度…… 《伊甸园及其后》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发行。 -
科兰特的最后日子
《科兰特的最后日子》是构成阿兰·罗伯-格里耶奇特自传的“传奇故事”三部曲的完结篇。显然在此 “我” 不可能全然理性而稳固地符合他自己。从政治错误和反常情欲开始,主题无疑在游荡中这样自我构建起来,通过已成废墟的过去和贞洁的未来。这个精神分裂的我于是将在那些活着的可证实的瞬间和那些让人内心感到如同现实的真实片段的虚构里化成肉身。 于是亨利·德·科兰特这个人物,越来越不具历史性,越来越迷幻,从此可以放任关于他的存在问题的驳斥。而身份的浮动非常“自然”地实现了:科兰特,煽动者和南半球巴西边境的非法交易(交易什么?)者,罗伯-格里耶,在纽约的教授,他或他,在布列塔尼岬角上一座废弃的城堡里被吸血鬼未婚妻咬伤而濒临死亡。 -
幽会的房子
……我们在一本如此的书中,将比以往更能发现我们长期以来已感觉到的东西:让作者感兴趣的,只是创造一种冲突的文学,一种其张力始终不消除的文学。他也许并不怎么关注什么客观性和主观性,而要创造出一种每时每刻存在于绝对客观性和完全主观性之间的一种冲突。他不屑于知道人是寄寓在自己的内心中,还是在外部,在城市的墙壁上;他所组织起来的,正是位于一种被承认的——或者外露的——肤浅性和一种令人晕眩的坠落之间的这一永恒冲突,这种坠落,在书里每一页中都虎视眈眈地窥视着我们,等待我们带着发紧的喉咙,带着无法压制的无意识——无论它是个体的,还是集体的——跌落到恐惧的深渊中去。 ——阿兰·罗伯-格里耶 -
格拉迪瓦在叫您
马拉喀什,古伊斯兰教徒区由小路和死胡同所组成的莫测的迷宫中,一个东方学家疯狂爱上了一个年轻而美丽的女奴的幽灵,传说从前她在非常情境中被杀害…… ——阿兰·罗伯-格里耶 -
金三角的回忆
在对乌拉圭的灾难性战争之后,城市受到一群野蛮青少年的威胁,他们住在豪华宾馆或防御堡垒的废墟里,从那里开始他们抢劫未受侵害的街区。军队要对城市逐步进行清洗,警察局长要求留下那些最漂亮的女孩,她们被关在妓院里,摩尔根医生在里面实施着他对女性幻想的残酷实验。 叙述者,被自己的弄虚作假拖入陷阱的警察,同时开始对关押他的监狱进行描述,从白色的牢房到审讯室。他怀疑是不是他本人在接受条件反射实验和结构改造。然而多重的谋杀和酷刑还是揭露出他在自己的叙述和身体之间维系的性虐色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