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陀的啟示
-
心经与生活智慧
《心经与生活智慧(第2版)》对佛教解行相应的道理有正确深切的论述。作者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用客观辩证的科学态度,去探求和解说佛教义理的可信性,同时亦提供了很多正确的、合理的、可行性很高的行持佛法的方法,这的确是给予认识佛教和实践佛法的人们一个具有效用的指南。 -
终止你内心的暴力
《终止你内心的暴力》是一本平易近人且深刻的精神指导作品,也是和平地改造内在的实际蓝图。教我们如何去面对、转化内在的暴力与恐惧,如何采取正确行动。 一行禅师是一位倡导和平与入世佛教的实践者,他提倡的修习是将正念生活和社会行动结合在一起。本书诉说一行禅师和他的学生在战时修习和平的故事,并且为我们提出许多简单、有力的建议,可以在每天的生活中实行,以根除存在我们内心的暴力。 一行禅师运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激励人心,透过这些和平修习的概要,帮助我们发现转化的力量,在生命的每个层面创造和平。终止你内心的暴力,让和平在我们身上保持活跃,积极地培养理解、爱和慈悲,即使面对误解和冲突时仍不改变。 -
小乘佛学
《小乘佛学》为世所公认的世界佛学名著,原书名为《佛教的中心概念和法的意义》,与原著者的另一重要作品《大乘佛学》同为姊妹篇。作者依据印度世亲菩萨的《俱舍论》和世友菩萨的注释本,按西方哲学的理路来转述小乘说一切有部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对于中国汉地和藏地的佛学思想发展都有着至关重大的影响。说一切有部哲学自身是一完整的佛学体系,在藏地和汉地都极受重视,它是修慧发智,步入佛学奥堂的阶梯。《小乘佛学》对有西学基础而不谙佛学术语的读者,尤为适合。 -
因是子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的第一本书】 ■佛学界公认的绝佳善本 ——近百年来佛法修行的可靠指南,惠及无数善男信女 ■国内第一部佛学通俗入门书 ——一册通晓佛教大意,集教理、实修、历史常识于一书 本书从佛学的定义、佛学和学佛的区别、佛教的成立开始讲起,介绍佛教的历史、教理、经论,并讲述了佛家的修行方式——戒定慧、禅观、念佛及持咒等。 通篇以理性、客观的角度来谈佛学与佛教,内容丰富浅显,易于领会,不论在义理或是修行实践上,都做了简单明了的说明,乃是佛学界公认的普及读物中的绝佳善本。读之,可快速地直达核心,了解佛教的整体概貌。 对于刚接触佛法的有心人,本书有助于领悟佛法的深刻内涵,正信而不迷信,的确是不可错过的指路明灯。对于已经入门的实修者,也可以借此机缘,自我检视,弥补基础学识之不足,梳理佛法之精义,进一步扎实修为。 这本书第一次用白话文将佛教的起源、变迁、传布以及教理、经典等作了极为通俗的叙述,使一般具有中学程度的人,阅读以后即“可得到佛教的全部概况”。 ——佛教学者 周霞 鄙人虔心地建议,不管您是现在刚接触佛法,或是已经进入实修阶段,皆可参阅本书,作者的确能提供初学者佛法的原味,及弥补实修者对基础佛学认识不足之处。从事佛学出版多年,本书是我所看过通识性、概论性教材中最理想的版本,可说是善本中的善本。如果您有心初探生命的真相,本书绝对是您的最佳指南。 ——台湾大千出版社社长 梁崇明 -
佛家名相通释
《 佛 家 名 相 通 释 》 是 一 部 解 释 法 相 唯 识 类 佛 教 术 语 ( “ 名 相 ” ) 的 著 作 。 书 首 有 作 者 的 “ 序 ” 和 “ 撰 述 大 意 ” 。 “ 序 ” 简 略 地 介 绍 了 本 书 的 撰 作 缘 起 ( 主 要 是 为 “ 有 志 于 研 究 佛 学 , 而 苦 名 词 难 解 ” 的 学 子 而 作 ) 。 “ 撰 述 大 意 ” 叙 述 了 本 书 的 结 构 体 例 为 何 这 般 设 定 的 原 因 , 以 及 作 者 对 如 何 研 究 佛 学 的 看 法 。 作 者 认 为 , “ 唯 识 法 相 , 渊 源 广 远 , 资 藉 博 厚 , 而 其 为 书 也 , 又 条 件 分 明 ( 如 法 相 书 — — 原 注 ) , 统 系 严 整 ( 如 唯 识 书 — — 原 注 ) , 佛 家 哲 学 方 面 名 词 术 语 , 盖 亦 大 备 于 唯 识 法 相 诸 要 典 , 撮 要 而 释 之 , 则 可 以 读 其 书 而 通 其 学 。 大 有 ( 大 乘 有 宗 ) 之 学 既 通 , 而 诸 小 有 ( 小 乘 有 宗 ) 、 小 空 ( 小 乘 空 宗 ) , 爰 及 大 空 ( 大 乘 空 宗 ) , 一 切 经 论 , 无 不 可 读 。 ” 印 度 佛 学 , 在 本 土 亡 绝 已 久 , “ 今 欲 求 佛 学 之 真 , 必 于 中 国 ” 。 读 佛 书 , 有 “ 四 要 ” : 分 析 、 综 会 、 踏 实 、 凌 空 。 读 佛 书 , 必 先 读 “ 论 ” , 而 读 “ 论 ” , 必 先 唯 识 法 相 , 而 次 空 宗 。 正 文 分 为 上 下 二 卷 , 共 解 释 佛 教 名 词 四 十 六 条 。 卷 上 : 依 世 亲 《 大 乘 五 蕴 论 》 , 诠 释 法 相 类 佛 教 名 词 。 有 : 法 、 有 宗 、 空 宗 、 法 性 宗 、 法 相 宗 、 唯 识 宗 、 诸 行 、 《 五 蕴 论 》 、 五 蕴 、 色 蕴 、 性 、 善 等 三 性 、 业 、 三 业 、 假 实 、 假 法 、 相 、 心 心 所 、 种 子 、 受 蕴 、 想 蕴 、 行 蕴 、 识 蕴 、 十 八 界 、 无 为 法 、 止 观 、 十 二 缘 生 、 三 苦 、 四 谛 、 二 谛 、 外 道 十 六 异 论 、 数 论 、 胜 论 。 总 计 三 十 三 条 。 卷 下 : 依 世 亲 《 大 乘 百 法 明 门 论 》 , 并 参 酌 《 成 唯 识 论 》 等 , 诠 释 唯 识 类 佛 教 名 词 。 有 : 《 百 法 论 》 、 《 识 论 》 ( 指 《 成 唯 识 论 》 ) 、 诸 识 、 能 变 、 四 分 、 功 能 、 四 缘 、 三 境 、 识 性 、 修 行 位 次 、 四 智 心 品 、 法 身 、 情 识 。 总 计 十 三 条 。 熊十力先生“十力丛书”之一。 序:读熊十力札记(王元化) 佛家名相通释 题记 序 撰述大意 卷上 卷下 读者论抄 题记 读智论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