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ISBN:9787507725988,作者:胡阿祥 -
北朝史研究
政治 孙吴蜀汉封侯问题探讨 汉魏经学变迁与曹魏正朔、服色改易 汉六朝时代礼制和官制的关系 温峤考略 从“并官省职”到“帖领” 北魏文成帝初年的三后之争 关天北魏的太子监国 北魏都督诸州军事制度试探 北魏灭燕对海东局势的影响 北魏时期南朝流亡人士行迹考述——从一个侧面看南北朝之间的文化交流 试论北魏时期良贱身份制度的几个问题 梁陈之际南人北迁及其影响 新见北齐《丰洛墓志》考释 北朝“五职”源流考 南北朝宗族制度试探 经济 魏晋隋唐券书常见的有关署券、执券的套话 北魏的财政结构——以孝文帝、宣武帝时期的经费结构为中心 宗教与文化 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教团对国家权威的抗衡与妥协 北朝若干闻人疑年录 北朝礼学与佛教心性学 《洛阳伽蓝记》考论 北魏国家宗庙祭祀制度考述 寇谦之与北朝道教 苏绰伦理思想论纲 汉唐间“新”中华意识的形成 民族与社会生活 曹魏治夷策考 民族因素与三国鼎立 梁陈时代的岭南统治与种族问题 论僚人入蜀及其意义 狩猎习俗对北魏前期政权的影响 《周书·王士良传》补正 源姓秃发鲜卑考 北朝夜游之风与元宵节灯俗起源 考古 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所录部分汉族职官研究 山西大同北魏墓葬考古新发现 云冈石窟所反映的一些北魏政治社会情状 北朝石窟分布的交通地理学考察 北魏宋绍祖墓石椁的相关问题 南京栖霞山千佛崖释迦多宝并坐像及有关问题 火珠柱浅析——兼谈嵩岳寺塔的建造年代 论云冈石窟双窟的概念及特征 大夏纪年墓志铭中“大夏二年”的意义 昙曜五窟三则 司马金龙墓葬的重新评估 -
六朝史论
-
北魏政治史(一)
一部详尽地展示北魏一代历史全貌的著作——《北魏政治史》,在学术界第一次运用现代史学方法对北魏王朝从创建、兴盛到衰亡的历史全程进行了系统翔实的描述。 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统治中原的非汉民族政权,北魏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也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持久影响。北魏的民族融合促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以拓跋鲜卑为主体的大量的非汉民族在血缘上融入汉族,成为汉民族不可分割的有机构成。本书以君主在位的时代先后为序,涉及的问题至为广泛,举凡与北魏政治历史进程有关的事项诸如战争、外交、法律、经济政策、民众叛乱等等内容,都在论述之列。北魏历史上不曾为学界所注意的许多重大的抑或细微而又不可或缺的问题,在本书中都有明确交待;对于学界已做过较多论述的问题,在全面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阐释。除了利用以《魏书》为主的传世文献进行研究外,还特别重视运用相关的墓志碑刻资料及非文字性的考古资料。 -
魏晋南北朝史考论
《魏晋南北朝史考论》作为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的一个项目,交给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集子收集了我迄今为止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论文,但不包括其间涉及佛教的,因为那些论文多已收在我的另一个集子《佛教与三至十三世纪中国史》里,在2007年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了。 -
中古史书校证
本书所谓的“中古史书”是指记述两晋南北朝史事的十部正史,即《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及《南史》、《北史》。其成书迄今均已千年以上,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鲁鱼帝虎、断篇脱字等问题所在而有,目前所能见到的较早进行订正讹误的工作是从北宋开始的。中古汉语研究的兴起和深入,为中古史书的校订注入了更为充分的学术养分,从训诂学、词汇史的角度从事史书文本考订,使其具有更丰富、更多元的学术内涵。本书的“导论”部分即在各史校证的基础上对校勘实践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谈了些粗浅的个人体会;“校证”部分主要以中古史书的中华书局点校本为基础,对其中的失校、误校及《校勘记》揭举的异文作进一步的校订、勘正、辨析;对相关著作的校勘成果也略事考订。本书在校证工作中,作者注意将文献学与语言文字学结合起来,注重校讹订误的同时分析史文讹误之由,阐发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