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生活——鬼脚七自媒体第二季
电商圈第一本自媒体著作《做自己——鬼脚七自媒体第一季》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书是鬼脚七的第二本书《爱生活——鬼脚七自媒体第二季》,以爱生活为主题,借老子智慧与电商人分享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处事哲理,以及快是效率、慢是智慧等生活感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一本“鸡汤书”,实际上这是一本“土鸡煲”,因为里面有将近一半的篇幅在分享如何做好电商,如何从运营思路的高度提升网店业绩! 本书适合于淘宝卖家,电子商务人士和希望了解电商、互联网的人群阅读,也推荐热爱生活的大学生创业者阅读。 -
莫扎特神灯
《莫扎特神灯》是我国著名乐评人贾晓伟近十年来古典音乐评论的文章合集。作者将文章以作曲家先后排序,从巴赫、贝多芬、舒伯特、肖邦、一直到现代主义作曲家勋伯格、韦伯恩,以此为主体兼及演奏、指挥等其他话题。通过对大师作品深入、细腻的解读,探讨在当今环境下如何理解经典与倾听经典。同时作者还把“聆听古典音乐”这一题目与当代文化许多命题结合在一起读解,别具一种风格。倾听,是一种对灵性的追求。在物欲时代,每个人都正慢慢变成胡桃里的国王,灵性必被地魔囚禁。今天,有谁还充满底气地说巴赫的键盘音乐与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比物质世界更有意思呢?但音符的流动会引领我们走向四面八方,与隐匿在万物深处的我们相遇。倾听音乐,就是回归本位,走回原初。 -
一个人出去走走,就像旅行:东京
作者以特有的才智和探险精神游历了日本的各个大街小巷,并介绍出了连日本人都不太熟悉的日本文化名胜和美味餐厅。目前,他受到许多日本新闻、广播公司的关注,通过各种邀请、采访,他慢慢成为了一个日本专家。 -
书屋小记
艺术欣赏的虚无缥缈是缘于标准的失落,艺术评论的语焉不详是缘于立场的交织。作者兼具画家与学者身份,以一种知彼此的超然思辨艺术,在书屋里隔绝名利的纷扰,还原艺术的本原,为我们提供了可靠观念。这本书是关于艺术的《思想录》,也是对当代艺术生态的根本性批判。 邵琦于画史画论浸润日久,又兼近年致力研习山水,故其文张驰内行,妙语珠连,读来有语惊还休之感。 ——杭间(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馆馆长) 邵琦的札记,暗合了「碎片阅读」的时尚。但仅仅是暗合而已。学者为文、画家作图,归根到底,是思考的结果。而这些短章,作者坦露了思考过程。恰如饭店坦露厨房给食客。这样做,既需要勇气,更需要底气。于我们,是福气。 ——李天扬(《新民晚报》评论部主任) 一般人拥有一间书房抑或一间画室,已经算是很雅致的事了。也有人同时拥有了书房与画室,却无暇兼顾书房和画室里的「房室之事」,其中之一便成了摆饰。邵琦则不然,他有书房,也有画室。他在自己的书房、画室间行走、阅读、创作、思考,将美好融合在一起,自然而然地生产出我们看到的著作和画作,比如这本《书屋小记》。 ——刘一丁(《浙江日报》高级编辑、《美术报》总经理) 我喜爱随意且见出性情与观点的文论艺论,这也算得上中国文艺评论的传统之一,无论是金圣叹书批、董思翁画禅随笔,均可算得此类。在我看来,《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连载的《书屋小记》之所以反响颇多,正因为继承了这一可贵的传统,自然随意,不端架子,文若行云流水,却微言大义——这些「吾手写吾心」或长或短的实话,有的是镜子,有的简直就是炮弹,简洁明快地扯下艺术圈那些虚伪而无聊的面具,读之痛快。 ——顾村言(《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主编) -
时光邮差
这是一本静静的田园随笔,淡泊,恬静、安详、纯朴、明净。被称为“现代陶渊明”的台湾散文大师陈冠学,以他的勇气、经验与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大多数人生命中早已忘却的一种可能。他亦农亦儒、悠然物外的生活,让人生从此成为一座百花怒放的花园。除一个地道的隐士之外,他也是一个彻底的农夫,因此,他笔下的田园生活有朴实的土地芬芳,有自食其力的快乐,也有劳动的艰苦和挫折。在生活之外,他的文字更表达出对自然和人世的深刻思考,亲切的树木花草,人间的野马尘埃,都在他笔下化作一泓清泉,洗涤俗世中的纷纷扰扰,穿越万千距离,直抵人内心深处。这些自然之美、人生之悟,让我们看到作者在充满欲望的社会中,坚守纯粹自我、追求纯真境界的智慧。 -
茶烟起淡淡
此书可称为一位作家的读书笔记,从中可窥一位感情丰沛、感触细密的作家温柔深远的精神世界。全书共由三部分构成:日本文学随想、欧美文学断章、书与人的故事。作者的文字简净有味,朴质中有一味拙气,读来令人怡神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