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进入城邦——柏拉图《理想国》研究
编辑推荐: 1. 在英语世界,柏拉图研究曾为分析哲学出身的哲学家所占据,倾向于孤立地分析对话中单个的论证。而罗森(以及其他一些哲学家)致力于将柏拉图对话视为整体,现在哲学界已经就柏拉图的对话达成这样的共识,即:就对话文体的特殊性而言,论证的意义和重要性不能脱离提出论证的戏剧背景以及文本的上下文进行研究,研究者必须考虑到柏拉图的对话的文学整体性。 2. 《理想国》剑桥版编者费拉里(G.R.F.Ferrari)评价此书时说:“罗森在柏拉图为他敞开的空间中,对《理想国》做出了权威的、全面的、根本而言原创性十足的解释,值得柏拉图的每一个深思熟虑的读者关注。 罗森将《理想国》视为为精心安排的整体,侧重于研究论点表述的戏剧形式。他的解读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观点,与前人(如:施特劳斯和他的学生认为此对话是“反讽性”的)都不尽相同。罗森试图解答这个问题:柏拉图撰写对话的意图是什么?苏格拉底/柏拉图是否认为对话中构建的“理想城邦”真的是可欲的?最后罗森试图说明,显示哲学和政治实践之间的不可调和性可能正是柏拉图的意图——富有吸引力的哲学前提,如若实践为现实将导致概念上的自我不一致和政治灾难。 哲学进入城邦,不是作为秘密入侵者,而是作为改造城邦的工具。在这种改造中,哲学将在改善人们生活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是一桩危险事业,但在柏拉图看来,冒这个险值得。对此,我还要补充一点:我们不应错误地认为,《理想国》的革命信息就是柏拉图的全部政治教诲,或者甚至就是要建立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开放和进步的社会。在柏拉图看来,哲学社会就是一个封闭社会,它要防止其公民染上心灵的疾病。柏拉图的革命意在保护我们免受自然的攻击,而不是支配自然。 -
审美经验现象学(上、下)
-
单向度的人
全书除导言外包括”单向度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本书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但暴露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乌托邦性质。本书对研究兰克福学派和马尔库塞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
科林·布朗的《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1)被公认是讨论基督教与西方思想之间互动关系的经典之作,《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1)出版后成了基督教哲学课程的标准教科书。在《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1)中,科林·布朗考察了从前苏格拉底到启蒙运动时期近两千年西方哲学家、思想以及思想运动的历史,生动地勾画了哲学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爱狠交加的复杂关系。20世纪60年代,美国富勒神学院的系统神学教师、《新国际新约神学辞典》的主编科林• 布朗(Colin Brown)出版了《哲学与基督教信仰》。该书出版好,很快成为基督教哲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后来30年左右的时间里,布朗作为一位系统神学教授,却一直关注哲学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的互动关系。30年后,布朗对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前书进行了重写。这部著作和《哲学与基督教信仰》相比,无疑更上一层楼。《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1)从基督教的角度概述了从前苏格拉底到启蒙运动之间的西方哲学史。布朗以生动的笔触清晰地描述了哲学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爱恨交织的复杂关系。爱,是因为哲学曾经为基督教神学发的展注入过生机;恨,是因为哲学也曾试图抵挡和破坏基督教信仰。这位深深委身于基督信仰的学者以扎实的学术不动声色地为基督信仰做出了有力的辩护。 -
皮尔士
《皮尔士》内容简介:这套丛书精辟地论述了西方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学术观点,以及这些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线索,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丛书紧扣思想家的原著,并联系当前的现实,目的是激发读者思考问题和进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丛书的每位作者都是研究该思想家的著名学者,对其本人及原作都有独到的见解。尤为可贵的是,丛书既介绍了每位思想家的生平,又清晰地梳理了其思想发展的脉络,是一套集文化普及与学术研究于一身的难得的佳作。丛书的每位译者均是国内研究该思想家的专家。曾翻译过多本西方学术著作。 -
文明与缺憾
《文明与缺憾(英汉双语)》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著,《文明与缺憾(英汉双语)》中他呈现的理论是,人类生来具有“死亡本能”,文明则歪曲了这种本能的攻击性,将可怕的负罪感强加于我们人类。弗洛伊德划时代的思想,构成了精神分析的基础,颠覆了我们对自身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