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述与认识
阿瑟•丹图在历史哲学行内及美国哲学界都是颇响亮的名字,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多个门类乃至文艺批评,其中尤以在艺术哲学方面的造诣享誉世界。本书是丹图处女作《分析的历史哲学》的增补本。书中从分析哲学的角度研究历史哲学问题,探讨了实质的历史哲学与分析的历史哲学的关系、历史句子的意义、历史与编年的区别以及叙述之为一种解释等问题,被誉为“自科林伍德以来以英文写就的历史哲学论著中屈指可数的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
现象学的始基
《现象学的始基:胡塞尔 释要(内外编)》带有导读性质,是作者在对《逻辑研究》的多年接触、阅读、研究、翻译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些心得体会。《现象学的始基:胡塞尔 释要(内外编)》的出版,主要是为了与现象学研究的同道者交流,也是希望通过对胡塞尔《逻辑研究》的展示,能够不仅使哲学一现象学的研究者,而且还使心理学研究者、逻辑学研究者有所收获:可以通过《逻辑研究》,通过它所提倡的对观念对象的直观把握和认识论证明,较为明确地看到,被视为客观的逻辑学究竟是否有可能奠基于一门被视为主观的认识行为的现象学中。 -
哲学的慰藉
《哲学的慰藉》共分为五卷。第一卷描述作者本人的境遇;第二卷指出世俗的幸福不可靠;第三卷讨论最高的幸福和至善;第四卷论恶的本质;第五卷讨论天命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关系。书中讨论了诸如命运与天命、上帝的预知与自由意志、上帝的永恒性与时间等问题,并以善恶问题为中心,劝诫人们弃恶扬善,追求至善至美,向上帝复归,向自己的内心寻求幸福。 -
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此書乃是十九世紀哲學界彗星:叔本華的代表傑作,是哲學史上的寶典。這本書曾激起了西方世界對「生命哲學」探討的狂流。叔本華以他生動華美的文章,深邃的思想理念,敏銳的洞察力,一語道破了人生真相與宇宙奧秘,在書中處處洋溢著叔本華特有的文章魅力與洞燭真理的哲學智慧。 叔本華是德國少數偉大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哲學代表著典雅而引人入勝的生命智慧,透過了他優雅的散文、條理井然的舖敘,使一般人發現了自己長久感到無法表達的感受。叔本華哲學是十九世紀哲學界的「悲愴交響曲」,曾經一曲使當時西方的年輕人從夢中覺醒﹔華格納便極力讚美他的音樂哲學,尼采則醉心於他的意志哲學,當尼采發現本書時,曾經廢寢忘食讀完後,讚賞此書才是真正的智慧結晶。 關於作者 叔本華 德國悲觀主義哲學家。一七八八年生於波蘭但澤一個富裕的家庭,終身以研究哲學為志。一七九九年在漢堡接受正式教育,一八○九年九月進入葛廷大學醫學院,次年轉入哲學院專攻柏拉圖、康德、亞里斯多德、斯賓諾莎等大思想家的哲學。一八一三年獲得耶納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三十歲時完成其代表作『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他的哲學是柏拉圖的觀念論、康德的認識論、吠陀的泛神論及厭世觀四者的結合。其學說深濩十九世紀末許多大思想家、大文學家如尼采、托爾斯泰、托瑪斯•曼、齊克果等人之共鳴。叔本華其它著作常有『人生的智慧』、『愛與生的苦 -
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真正的哲学运思就像行进在人迹未到的林中小道上,当回首过往时,来此的踪迹恐怕早已是依稀难寻,所剩下的惟有一个人孤零零的“路标”,汇集在本书中的十三篇论文,作为作者自己哲学学习和思考之路上的“路标”,让我回忆起自已在这十几盾来从北京到美国,再到香港,从读书学习到到教书研究,所走过的哲学运思之路,这一路上寻觅时的点点滴滴,其间虽不乏“山重水复疑无咱”般的迷惘,但也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欢欣。只希望有兴趣读到这些文章的朋友和读者,能一同体会和分享这“同道”的“迷惘”与“欢欣”。 -
逻辑学导论
这是一本导论型的逻辑教科书,由六章和一个附录组成,依次是: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非形式逻辑、形式化方法和形式系统。本书通过正文、本章提要、思考题、练习题的体例设计,以达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推理和论证,培养他们的理性精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