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落的星阵
【内容简介】
经过数千年的文明更迭,战争冲刷,阿尔布赫星的居民分化成了两个分支:被圈禁在集修院内的学者和在世俗政权领导下的普通人。
集修院是作为战败方的学者们终生生活的地方,他们拒绝高科技和流行文化的侵蚀,以知识和思考为信仰,遵循传统方式耕种、劳作,建立了一个仿如乌托邦的小社会。而集修院外的人们贫富差距悬殊,在世俗政权的渲染下,把知识和思考当作反叛,生活极度依赖科技带来的便利,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
年轻的伊拉斯玛自小生活在集修院里,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了隐藏在天空中的外星飞船。原来,整个星球正处于危机之中。世俗政权一边粉饰太平掩盖真相,一边受迫于外星强大的武力威胁,不得不征召学者们以寻求应对之法。
坠毁的单人飞船,死去的女外星人,伪装为学者的地球间谍,外星飞船上的其他种族……面对占据绝对优势的外星人组织和世俗政权出于私欲的隐瞒控制,伊拉斯玛和伙伴们该如何拯救阿尔布赫星呢?
.
【导读】
★得奖狂魔、硬核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代表作,国内首度引进出版!
尼尔•斯蒂芬森是美国赛伯朋克流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几乎横扫世界所有知名科幻奖项——雨果奖、轨迹奖、亚瑟•克拉克奖、英伦科幻奖、普罗米修斯奖、科幻编年史读者奖,是名副其实的得奖狂魔。同时还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美国《时代周刊》“当今世界技术创新上的50位杰出数字英雄”之一,入选理由是“他的书塑造和影响了整整一批IT人”。尼尔•斯蒂芬森与刘慈欣一起被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等“知名书迷”喜爱。比尔•盖茨评价其称:“我很喜欢他书中那些技术性的细节。”
★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经典作品,软硬科幻融合,文理内容并重。
《失落的星阵》获得知名的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入选《时代周刊》年度十大小说,21世纪必读科幻小说。同时还入围雨果奖、阿瑟•克拉克奖、约翰•坎贝尔奖、英伦科幻奖等重磅科幻小说奖项。还罕见地登上了英国顶尖科学刊物《自然》,让书中所畅想的未来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得到无数专业人士和科幻迷的支持。
该书内容涉及量子力学、膜平行宇宙、基因编辑、密码学、反乌托邦等众多硬知识。作者在书中构筑的事物,都尽可能确保其细节的真实性,如建筑物和机械的结构和尺寸、飞船的运行操作原理等都纳入了具体的数理考量,极具可信度。而历史叙述部分,作者则以西方哲学史为主要脉络,将哲学理念融入故事情节,驱动主人公思想的变化。美国豆瓣(Goodreads)超5万人评分,更有粉丝自发为其建立了专属百科网站,以示致敬。
★拥有众多知名“拥趸”,书中各种幻想纷纷被实现。
除奥巴马、比尔•盖茨、杰夫•贝佐斯外,尼尔•斯蒂芬森还拥有众多知名“拥趸”。如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惊悚小说之王斯蒂芬•金也认为他是不可不读的赛博朋克流科幻大师,他也是最受科学家和程序员喜爱的作家之一!
作者在《失落的星阵》中提出了三大幻想:万年钟——基于对人类科学伦理的幻想;核动力发动机飞船——基于对人类现有科技的幻想;泰格龙问题——基于对人类逻辑思维能聪明到什么程度的幻想。但其中的万年钟计划确实已经启动了,就在美国德州西部的一个偏远山区中,由杰夫•贝佐斯投巨资建造。除此之外,Kindle产品研发理念及产品原型、NASA Worldwind(地球放大镜)、Google Earth(虚拟星球)、电影《头号玩家》的AR头盔、微软Xbox……灵感也皆来源于斯蒂芬森的作品!!
★随书附赠《阿尔布赫星词典》,带你进入异空间!
随书附赠部分特别制作了阿尔布赫星人通用的词典,收录由作者和特邀语言学家专门打造的阿尔布赫星语系中的所有词汇,给读者更为真切的融入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一切皆契约
*
编辑推荐
◎ 这本书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在真实世界中,几乎所有的决策都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现代经济学主要有两大功能 :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下的激励问题,二是寻找数据背后的因果关系。契约理论把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然后通过设计各种机制和制度,来解决契约失灵问题。这本书就是要给大家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解释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并且帮助大家做出最优决策。
◎ 这本书给读者带来什么价值?
第一,这本书将给你提供一种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并让你感受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经济学魅力。
第二,很多人困惑于经济学如何使用。这本书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完美结合,真正做到“有趣、有理、有用”。
第三,这本书帮你树立更高的思维格局,从制度的角度看透问题的本质。
◎ 用得上的经济学与博弈论,管清友、何帆、黄有光、贾康、施展、杨瑞龙、周濂联袂推荐
*
内容简介
刚工作时该不该好好表现?
为什么主观考核会产生“马屁精”?
KPI考核的弊端是什么?
为什么组织内部不能随便引入竞争机制?
什么样的家族企业能长盛不衰?
为什么合同要故意留下漏洞?
教师、医生应该有固定工资,还是绩效工资?
企业管理人员的收入应当多少来自奖金,多少来自认股权?
中央和地方如何分钱机制是不是影响了房价?
现代社会契约无处不在,小到个人借贷的贷款合同,员工的雇佣合同,大至公司之间的合作协议,甚至是国家之间签订的贸易合作协议,这些都是契约的一种形式。现代经济学主要有两大功能 :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下的激励问题,二是寻找数据背后的因果关系。这本书就是要给大家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解释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并且帮助大家做出最优决策。
本书作者聂辉华,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教授奥利弗·哈特。他将前沿的经济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为我们的生活态度、职场策略,市场选择提供明确而实用的具体建议。
*
名人推荐
聂兄是我们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关注现实,主张“有趣、有理、有用”的研究和教学,与我一直主张的经济学应该经世致用的理念不谋而合。——管清友丨经济学家、民生证券原副总裁
《一切皆契约》从契约论和博弈论的角度,为你分析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选材横贯古今中外,视角出人意料,观点发人深省。经济学科普原来也要有如此深厚的研究支撑,才能有趣、有料。——何帆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聂辉华教授这本书不但基于传统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理论等,还加上了很多其他知识与智慧,得出了许多仅用传统经济学得不出、甚至相反而又合理的结论,对公共政策、个人工作与处世都很有指导性与启发性。——黄有光丨华裔经济学家、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
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后聂辉华教授,他把经济学内容与前沿的契约理论相结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写得如此鲜活灵动又严谨可信服,殊为不易。——贾康丨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博弈的世界里。如何把握这些博弈并且找到最优策略?本书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为你提供了一种思维框架。——施展丨外交学院教授
把深奥的经济学道理讲得普通读者都有兴趣读下去并能读明白,这更见一个经济学学者的功力。——杨瑞龙丨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人大经济学院原院长
聂老师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交付硬核知识,拓展读者的知识广度,提升思维能力,真正的学以致用,我认为这才是考验一本书是否成功的标准所在。——周濂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
自我坦白
-编辑推荐-
☆福柯晚期讲座集第三本,拜德雅持续增量中!☆
○ 深化自我解释学研究——
接续1980年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达特茅斯学院所作演讲(收录于拜德雅出品《自我解释学的起源》一书),福柯在多伦多系列演讲中继续深化了对自我解释学的研究:对整个古代自我文化和在早期修道团体中出现的基督教自我解释学进行了透彻比较。
● 处于福柯思想三次重大转变的交汇点——
主体谱系学、主体和真相的关系以及对古希腊—罗马的持续兴趣,贯穿于多伦多系列演讲始终。这次演讲介于福柯思想三次重大转变的交汇处,这三次转变发生在1980年代初,至此他的研究被纳入现代西方主体谱系学计划之中。
○ 自我坦白:说出自己的真相——
福柯在此次多伦多的研讨班上,重拾其在《主体解释学》讲课中对“说真话”的探讨,详细分析了“说真话”在古希腊、希腊化时期、罗马时期所具有的不同含义。这与他在性史研究中注意到在西方社会里性方面的禁忌和坦白自己真相的义务这两者之间存在联系是密切相关的。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米歇尔•福柯于1982年5月31日至6月26日在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举行的第三届符号学和结构研究国际暑期研讨班上的五次演讲,以及由他主持的研讨班讲课。
“自我坦白”是这一系列讲座的主题,也是福柯关于“现代西方主体谱系学”研究项目的一部分,他致力于阐明自我解释学的历史形成。在分析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苦行”“修行”实践中所特有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关系的特殊类型,即主体必须与自己建立一种占有和主权的关系之后,福柯研究了基督教发展的前几个世纪中,在修道院团体里诞生出来的一种自我解释学,这种解释学被认为是主体对其自身内在性的探索和解读。至此,自我解释学在古代和基督教早期发生了一个明显的断裂,为了界定这种断裂,福柯引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区分,即两种形式的禁欲主义:一种面向真理,另一种面向实在。
在演讲之余,福柯还在多伦多大学举办了系列研讨班,专门对古代作家的文本进行详细研究,他对古代自我文化的分析正是基于此。在这些研讨班上,他还提到了古代“说真话”概念的不同含义,而这正是他后来作品的重要主题。
-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
“现象级”公共哲学家、畅销作家普莱希特
写给所有关心世界与自己的人
让哲学回归生活,带你清醒看世界
陈嘉映、刘擎、许知远推荐
~~~~~~~~~~~~~~~~~~~~~~~~~~~~~~~~~~~~~~~~~~~~~~~~~~~~~~~~~
从西方哲学的发源地美丽的小亚细亚海岸,一直到中世纪后期的修道院和书斋、教堂和大学,一代代著名哲学家轮番登上历史舞台,对世界、对自我、对生活进行着探寻与思考。《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德国当红哲学家普莱希特,专门为大众读者所写的哲学史第一卷,如连载小说一般,将一位位哲学家带到我们眼前,将他们的哲学思考融入故事之中,在轻松的阅读中,帮助我们理解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讲述,连载小说一样好读
《认识世界》让哲学面向大众,避免过于专业,以生动、流畅的文风承载思想,为所有关心世界与自己的读者而作
◆再现时代现场,社会、经济生活的变革与新的思考持续互动
哲学思想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是什么?
《认识世界》不是哲学理论的堆砌,而是讲述立体、充实而鲜活的哲学史
◆贯通古代与当下的大问题,呈现“图景”而非专业知识
《认识世界》并非专业研究,而是关注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问题: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真理?是否有正义?如果有,它如何可能?生命是否有意义?人在自然和宇宙中居于何种地位?……
~~~~~~~~~~~~~~~~~~~~~~~~~~~~~~~~~~~~~~~~~~~~~~~~~~~~~~~~~~
◆普莱希特哲学史,一部哲学史首先要立足于扎实的史实,然后各逞所长。普莱希特哲学史的长处是思想水准高,论述连贯,译文流畅,格外值得推荐给广大读者。
——陈嘉映
◆在难以计数的哲学史著作中,普莱希特的写作不是“又一部”而是“另一种”。它像是一部“连载小说”:在故事与反思交织的线索中,将哲学先贤的思想置于广阔的人类活动领域,那些永恒的大问题贯穿始终,在不同时代呈现出特有的面貌,最终沉积于当代的视野。这是一部精彩生动的哲学故事,延续在我们对世界与自我的关切与追问之中。
——刘擎
◆普莱希特的分析位于时代与科学研究的高点,他的问题总是处于社会发展的前沿,哲学基础牢固,政治上明晰而敏锐。
——德国电视一台
◆《认识世界》以极为出色的方式讲授哲学,令人振奋。我真希望15岁时就能遇到这本书。
——DenisScheck(德国顶级评论家)
-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奇葩说导师、得到App主理人刘擎讲透西方思想史
◎马东、罗振宇、陈嘉映、施展等倾情推荐
◎邀请你穿越时空,与19位闪烁着光芒的思想家对话
◎来一次思想的碰撞、一场观念的探险
人生的意义,人们向往的自由和公平的价值,人类文明的复杂冲突与未来趋势……这些让你困惑的大小问题,过去也困扰过韦伯、尼采、萨特等杰出的头脑。他们尽最大努力做出阐释,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标识。
在这部讲义里,刘擎介绍了现代视域下的19位思想大家,广泛而系统地讨论工具理性的利弊,如何面对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和全球化等议题。
思想不惑,精神明亮。你将在这19位大家的生平故事中,理解他们建构思想大厦的地基与框架。你还会在思想大厦之上,直面个人生活和社会公共领域的诸多难题,收获审慎而真诚的回答。
【名家推荐】
“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是农业文明留给我们的历史智慧,近两百年来科技的高斜率发展,改变着生活,也必然带来了惶恐。人类命运去脉固不可知,来龙却有迹可循,刘擎教授以“古今之变”为视角,带我们审视西方现代思想史,放大当下困境的草蛇灰线,掩卷未必豁然,于我却尽是拼图的乐趣。
——马东
刘擎的这部新书阐述百余年来西方的政治—社会思想,从韦伯讲到亨廷顿。像作者的其他著述一样,内容详实,持论中正,条理明晰,既是初学者的极佳入门书,也可供相关研究者备在案头时加参考。
——陈嘉映
我们总会经历一些时刻,面对一些问题,没法不去想它,却又不得其解。刘擎老师的课程我学过三遍,每一次都感到震撼。这部新书让我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清晰与通畅。原来那些让我困扰已久的问题,并非毫无出路。感谢刘擎老师以如此平易友好、又不失深邃的方式,将这些思想家的智慧呈现给我们。
——刘润
西方思想家针对现代社会所诊断出的一系列问题,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中,我们几乎全都经历了,甚至比这些思想家所想象到的还要深刻、复杂。刘擎老师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中产生出自己的问题意识,在东西方的多年求学经历让他获得了最为犀利的思想手术刀,来剖析当代的中国与世界。
——施展
这本书是写给现代人的生存指南。现代世界中困扰我们的许多问题,从人生的意义到人们向往的幸福、公平和自由的价值,从生命的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创造到人类文明的复杂冲突与未来趋势,二十世纪那些最伟大的头脑都曾反复思考过。走过这些巨人构建的思想丛林,你才会是一个真正自觉的现代人,而刘擎老师,就是你探索这片丛林的引路人。
——王立铭
-
诱惑者日记
“爱只存在于自由之中。”
一部探讨“爱与诱惑”的哲学——如何以诱惑保持爱之不竭?
“存在主义之父” 克尔凯郭尔经典著作,实验性十足的虚构小说,采日记及书信体,基于克氏亲身经历而作,亦是对他自身经历的辩白。近两个世纪之后,它仍是针对“爱”的剖析之作,一部对“爱”这一母题探讨得极为深刻的经典。
【内容简介】
本子摊开着,纸张上文字亲昵,我难抑内心悸动,翻开了他的日记……
他是高明的诱惑者,诱惑手段异于常人。他绝顶聪明、不落俗套,在实施过程中十分克制。他知道如何引诱,却又不沦为狭隘地占有;达到关系的顶点,却在那一刻毫无预兆地抽身离去。他从未说过爱,也不对两人关系做出任何宣示,这关系始终徒有象征,欠缺实质。他追求理想、纯粹、高尚的爱,美的永恒。他说:“我追求的,是两人真正为对方存在的永恒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