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老庄哲学至晚清方术
本书包括朱熹思想与佛教哲学、朱熹与道家、道教、古代气功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历史的启示:气功、特异功能、宗教方术与古代战争、人间恩怨:王安石父子与吕惠卿、晚清权臣识人及驭人之道(上)——曾国藩的相术、晚清权臣识人及驭人之道(下)——荣禄的相术、洪宪闹剧:袁世凯父子及方术迷信、“鹤知夜半”:郑孝胥的隐秘情结、附录:“化鹤炎裔”别解、说鼻、也谈“反骨”出典及其前后变迁、略论中医祝由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在清代的演变等内容。 -
道不远人
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那段动荡的岁月,《道德经》为这个被暴行和背叛撕裂的世界提供了休察现实的一视角。精微玄妙而又旷日久远的遒家哲学征逐步被人热知的过程中,向我们展示了那些源于对日常生活无所不在的奇妙加以充分理解的人类经验。近年来,古代竹简本《道德经》的发现提供了新的解读资源,中国学学者安乐哲、郝大维正是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眼光为当代读者开启了一扇感受(《道德经》万古常新智慧的天窗。尽管《道德经》一直被归于老子名下,但事实上其作者并不可知。它有可能产生干公冗前四百多年前口传文化时代。《道德经》的箴言警语远非一般的哲学教义,它透过全新视角描绘的人生真谛,引导读者习练自我教化的瑜珈。道家思想中,人类经验的每,构成都能够产生一系列波及整个宁宙的无尽涟漪。《道德经》潜在表明了关于门我转化的理想,追求由这个世界生成且终又回返的过程中个体之德的获得。与儒家思想相呼应,《道德经》通过推崇一种内个体高雅“习性”生成的发性,为道德行为注入新鲜力量。在这本文舌辛优美的著作中,安乐哲和郝人维描述了《道德经》源文本的特征,用诗一般的语言对其进行了鲜明有力的蜕明。短短八十一章,每一章都有一段挖掘文本深层意蕴、明白透彻的评注。该书导论内容详尽,可谓典范。其中,既有对《道德经》文本之源的队舆:考察,义行对道家哲学历史语境和哲学语境的合理推证,以及对其主旨的深刻把握。《道德经》充满着无可穷尽的智慧和美,这赋予它直到今人仍然拥有的晕要地位和价值。《道不远人:比较哲学视域中的《老子》》以其埘道家思想令人信服的解波和出色的现代英译,成为《道德终》研究上一部有贡献的新著。 -
老子正宗
前从古至今 , 讲解《老子》的书大约不下千种。古人的注释, 现在看 得懂的人少了。近现代人的注释又五花八门。仅就老子的思想来 说 , 有人认为老子是个唯心主义者 , 有人又说老子是个唯物主义者。 其他如说老子是宗教教主, 是没落阶级的代表, 是反动派 , 老子倡导愚民政策 , 主张复古倒退 , 老子的书是阴谋之书, 是兵书 , 是成仙得道 的书 , 是玄学……把读者的思想搞乱了。《老子》究竟是一本什么书 , 难道就没有一个把握的标准了吗 ? 我想标准还应当是《老子》。全书总共就五千言 , 就这五千言老子自己还说 " 言有宗 , 事有君 " 。有一个总纲在统摄着 , 怎么可以用自己的读后感去随便解释呢 ? 本书就是 我想还老子的真面目认真读出来的答案。把它奉献给与我有同感的读者。 读书不可死板, 要尽其所能地去理解作者的意图。前人往往因为老子之哲学体系与儒家的正统思想不一致, 常常反对老庄, 但认真 分析起来 , 儒道两家其实有许多相通之处, 只不过是儒家侧重于站在 社会之角度强调人所应当具有的道德, 而道家则是站在一个自然人的角度强调应当组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简单地说 , 就是儒家强调 用社会组织要求个人、道家强调按人的自然属性要求理想的社会组织 , 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看, 儒道两家都为我们进行了对社会卓有贡 献的探索。任何人说话只能站在某一个角度 , 而该书则应当全面地看待问题。 这本书是从我的讲稿整理出来的 , 所以带有浓厚的教师习气。 因为讲课不允许含胡其辞 , 向学生讲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话 , 要求把唯一性的正确答案告诉学生 , 所以话讲得就有些不容置疑 的味道。书一出版 , 受众变了 , 这种自居为师的口气显然有点不合适 , 所以在这里首先要向读者致歉。 不过 , 讲稿也有讲稿的好处。 第一 , 面对面给学生讲课 , 学生不懂的 , 老师有责任给讲清楚, 不能回避问题。疑难的地方也要有个交待。有了这个压力 , 就不能像 远离读者写文章那样可以扬长避短。老师要拿出真凭实据来 , 不能 糊弄。 第二 , 讲稿必须照顾到教学方法 , 让学生顺利学到知识。不能老师明白 , 学生听了不明白 o 首先要把学生的难点、疑点归纳出来, 突 破难点 , 扫清疑点。这样可以避免读了一大堆书明白的地方明白 , 不 明白的地方还是不明白。 第三 , 讲稿必须要与所讲内容保持一致 , 不能架空说法 , 空穴来风 , 光谈感想。与所讲内容要字句紧密衔接 , 落实在具体内容上。这 样可以避免游离于教材之外用自己的看法偷换所讲内容。 第四 , 讲稿要求把所讲内容当成一个系统的学科 , 不能支离 碎 , 要有一个体系上的把握口思路清晰, 前后一致 , 不能自相矛盾。 这就可以避免学了点皮毛 , 抓住只言片语夸夸其谈 , 说到根本浑然不知。 有这些好处 , 我也就不想重新经纬了。市面上介绍《老子》的书不少了口出版社还愿意把我的讲稿再出 一个版本 , 大概是仅看到了讲稿的好处, 没有注意讲稿也有它的缺点我真诚地希望读者能够全面地看问题 , 给予理解口不要受书中 流露的教师习气影响。求真的人提倡质疑。老子就是个敢于质疑的人, 为此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
庄学管窥
斠雠名家王叔岷先生精研先秦诸子,而于诸子之中最喜庄子,于《庄子》三十三篇之校勘、训释、思想系统及与庄子相关的若干问题,颇有撰述。本书将王叔岷先生历年所发表有关庄子之单篇论著汇为一册,而以第一篇《庄学管窥》总其名,为王叔岷先生研究庄子心得之集中体现。又附录中收录《读庄余韵》一篇,为王叔岷先生读《庄》数十年来所赋之诗篇,亦可见其爱庄之真性情。 -
道家的人文精神
《道家的人文精神》汇集了作者陈鼓应,从1995年到2011年撰写的十一篇文章,在“道家的社会关怀”和“老庄的人文思想”两个主题下,深入挖掘了道家最独到的哲学精神,阐发了作者对道家人文情怀的诠释。本书文笔优美,妙语连珠,见解卓绝,深入浅出,是一部大气磅礴的力作。 -
老子古今
本书将《老子》竹简本、帛书本、傅奕本、河上本、王弼本按八十一章顺序逐句对照排列,通过对勘举要从字词、句式、韵式、修辞、语义、结构等方面着手分析该书两千年来的演变,揭示其中版本歧变和文本趋同、古本原貌与理想文本的辩证关系,立前所未立之例,见前所未见之实,不仅对老子研究,而且对于重新认识文献演变的规律和训诂校勘的常规策略亦有启示意义。 析评引论部分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开发天道、人道、转万物之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等概念和命题的历史意含与现代形式,对知雄守雌、小国寡民、战胜举丧、无事取天下等命题作了新的考辨和诠释,并对老子思想与马斯洛、霍布斯、蒂利希、魁奈等人之学说的微妙关系作了新的探索,发前所未发之言,倡前所未倡之旨,所论涉及女性主义、环境保护、宗教信仰、区域冲突、科学与民主等现代试题。 本书下册是五种版本相对照的逐句逐字通检,颇便研究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