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复观全集
. -
道•学•政(杜维明作品系列)
本书是杜维明在1982年至1987年间所撰写文章的合集,所收录的文章各有侧重,试图藉此理解身兼儒家之道的历史典范和现代体现的儒家知识分子,从而对儒家知识分子进行了历史的和比较文化方面的考察。在作者看来,儒家知识分子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是向着道、学、政等方向展开的,具有现代知识分子的某些精神,并有可能丰富现代知识分子概念的内涵。他试图通过阐发儒家知识分子的某些特征,发掘出“隐藏在累积而成的儒学人文传统中,学做一名学者(知识分子,或具有道德修养的人)的深厚蕴涵”,进而增强现代中国“文化人”观念的力量,同时确立起对儒学的信念。 -
说儒学四期
本书所收李泽厚的《说儒学四期》、《略论现代新儒家》、《为儒学的未来把脉》等五篇紧密相关的文章,梳理了现代新儒家的渊源、各个不同的特点和学理本质,针对牟宗三、杜维明的“儒学三期说”,阐发“四期”的观点,即反对现代新儒家以心性论来代表和统领儒家哲学,并提出儒学生命力所在和未来走向。 -
义理学十讲纲要
《义理学十讲纲要》是张君劢先生旅美期间,在旧金山孔教会的演讲。作为新儒家的代表,本书集中体现了张君肋先生对于义理学的理解,并从思想、政治、伦理、社会生活等方面对义理学作了新的阐释,为一个民族的独立与现代化寻找理论依据。书中还附录了其他一些张君肋先生关于儒家思想理论研究的文章,以及他走卜学术之路的个人回忆录。 -
儒学解释学
本书包括《历史卷》、《精神卷》。本书按照现代跨学科方法论(解释学和符号学),对中国伦理思想史进行了全新阐释,主要目的是通过区分封建主义历史制度(儒教)和人本主义思想(仁学),突显中国仁学伦理学具有的时空普适价值。 本书认为,在古今中外不同学术语境的辩证互动中,中华历史文明显示出特有的仁学人本主义精神。这种仁学人本主义伦理学,由于其人性经验普适性、非形上学传统以及非神话性,具有协调世界上(以各种神话和超经验性逻辑为基础的)不同信仰传统的理性潜能。 -
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
《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为该丛书之一,主要探讨了先秦儒家与经典诠释问题;孔子诗乐美学中的"整体性"概念;情"概念从孔孟到荀子的转化;"通"与"儒":荀子的通变观与经典诠释问题;性情中人:试从楚文化论《郭店楚简•性情篇》;马克思主义和儒家的文学观:内在目的论的观点等内容。本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既宏观中西文化交流,又聚集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