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云儿郑成功
他,是中日混血儿,父亲是中国南方令人闻风丧胆的海盗头目和最大的国际贸易商,母亲是日本女子。但他却比谁都更为大明王朝的衰落而感到悲痛。 他,文武兼备。舞剑驰射,楚辞章旬,无所不精。二十二岁入南京国子监,钱谦益称其文“声调清越,不染俗气”。但他却从来不以书生自居。面对明王朝的腐败黑暗和软弱无能,血气方刚的他弃文从武。一介儒生摇身一变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他,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逆子”。当清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向南方进军,势利识时务的明朝官宦、父亲郑芝龙纷纷倒戈。他毅然与父亲决裂,率领他的追随者,占据厦门岛作为根据地,招兵筹饷,誓师北伐。 他,以弓箭和木船,粗糙的火药和大炮,对抗荷兰人的坚船利炮。在中国和西方的第一次大规模海上碰撞中,将荷兰人打得落花流水。 他,并非中规中矩的英雄。相反,作风张扬,为人狂傲,执法过严,甚至有些偏执。 陈舜臣破除传统的束缚,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代英才的另一种风貌:有才气,有血性,也不乏缺点。 -
门阀乱
《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主要内容:中国历史上乱得最惊心动魄的时代恐怕要算是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了。和春秋战国的乱不同的是,魏晋南北朝乱得更加离奇,直乱得风云为之色变,乱得惊天地泣鬼神。从公元184年的黄巾军起义开始,天下变得一乱不可收拾,由此开启了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大幕。后虽由晋统一了江山,但没想到,其后的政权更迭却更加频繁。与此同时,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汇入,使得中国文化的走向趋于尖锐化和复杂化。经过激烈的交锋和碰撞,最终逐渐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三教合流的趋势,为盛唐多元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打下了基础。 这是一个后世视线被牢牢牵引的时代。今人提及魏晋,说起南北朝,似乎想起的不是兵荒马乱的世相和遍地狼烟的战事,而更多的是那面目鲜活的英雄、纵情清谈的名士和遍地林立的寺庙,还有那隔江犹唱的靡靡之音《后庭花》 -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西方、中东、远东都在重组社会秩序,各个文明都处在前所未有的动荡、变革和发展中。这个时期诞生了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的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老子、孔子……世界文明群星璀璨。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较其他文明国度更是辉煌。这个血与火相涤荡的历史时期,保持着原始的野性和活力。在诸侯争霸兼并的刀光剑影中,诸子峰起,道家、儒家、法家、阴阳家、墨家、农家、兵家……异彩纷呈,华夏文明的丰富性、包容性令人惊叹。 这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人们追求个人价值的热情也空前高涨,而令后人瞠目结舌的,是他们个人实现之手段,尤其是政治领域。陈舜臣先生以其独特的历史敏锐力,揭示了春秋战国的历史真相:一向传为美谈的管鲍之交,实际情形不过是他们出道时就安排好的互惠谋略;历代令人哀怜的美女西施,竟然是范蠡精心培养的间谍;苏秦张仪的同窗之情,不过使相互知根知底,而丰富了他们争斗的卑劣;更令人叫绝的是,在吕不韦的精心运作下,还处于胚胎时期的儿子,就提前预定好了秦国王位…… 凡此种种,陈舜臣笔下的春秋战国,让读者期待,令学者惊奇。 -
诸葛孔明
《诸葛孔明》内容简介:陈舜臣之历史传记小说《诸葛孔明》是历史传记中一部难得一见的好作品。在中国,诸葛亮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他承载了无数传说,是一个极具文化和思想的象征符号。而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陈舜臣又会在他的《诸葛孔明》中给我们奉献一个怎样独特的孔明呢? 在《诸葛孔明》中,陈舜臣细细勾勒孔明的一生,从而带出整个波澜壮阔的三国英雄群像,这些早已口耳相传的三国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在陈舜臣的笔下,显示出与传说有所不同的独特风格。陈舜臣以诸葛孔明的一生为经,以他所处的环境为纬,将斑斓的三国历史碎片织成一张网,那些孤立的历史故事在这张网里各安其位,从而达到一个浑然的整体。伴随诸葛亮的人生历程,一个或许更加符合历史逻辑的真实三国穿越重重帷幔,走向了历史台前。 诸葛亮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故事发展的一条线索,也是三国历史的进程。伴随这条进程,除了孔明,无数三国英雄人物纷纷粉墨登场,演绎出一个个或许更加真实而合理的三国故事。刘备的复杂人格特质,曹操不逊于孔明的情报搜集手段,刘表软弱的仁义表象,孙权在幕前演戏时体现出的权谋……甚至不经意间寥寥几笔勾画的莽张飞,等等。——在汉末波诡云谲的乱世风云中,无数我们熟悉的三国英雄拨开历史烟尘,穿越刀光剑影,纷纷从纸墨深处绽放出他们鲜活而又真诚的面容。这些著名的风云人物和那些在历史演义中不是很耀眼的人物——比如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姐姐诸葛铃、弟弟诸葛均、继母宋氏、妻子绶,甚至于虚构的管家甘海等人一起,围绕在真切而平实的诸葛孔明周围,在那个传奇的时代,展开了一段段作为生命个体而存在的独特的孔明故事,从而构筑出一个陈舜臣笔下的另类三国天下。 -
曹操
曹操,中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人物。他在小说、故事、戏剧中被抹上浓妆,扭曲面目,成了残暴不仁、虚伪狡诈、阴险毒辣、飞扬扈的奸臣形象。 然而,陈舜臣先生以其透澈的历史观,雄浑的笔致,回归正史,援引诗文,用小说家的视角,以推理来填补历史表象下可能发生的事实,探索隐而不显的真相。作者特意将小说性过于浓厚的部分舍去,将更多的笔墨放在曹操的居家生活上,希望能引领读者进一步的思索自我与家庭、与时代的关系。 -
陈舜臣十八史略:大风起兮
《十八史略》为宋末元初曾先之所撰,采撷正史、《资治通鉴》等史书,是简明地叙述中国历史的初学者启蒙书。至明代大为畅行,更东传日本,并且在日本产生了长久的、特殊的影响。 陈舜臣所著的《小说十八史略》,将从上古到宋灭亡之间的历史小说化。尽管与曾先之的著作无直接关联,但是在将历史用简明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大众读者这点上,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部作品首先在周刊连载,1977年出书,全六卷的销售量,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超出一百万册。之后,又改版为十二卷,也一再再版,直到2006年还有新的版本出版,成为在日本长销不衰的中国历史作品。 《陈舜臣十八史略:大风起兮》为《陈舜臣十八史略》系列的第二本, 讲述大汉王朝从汉高祖百战创业到汉武帝黄金时代,之后国运日蹇,终至王莽篡汉;尔后刘秀剪灭群雄,建立东汉,在经历了“明章之治”后,幼帝、外戚、宦官成为主角,历史终于走到了合久必分的东汉末年。豪放大气的英雄主义是本书贯彻的主题。择主而事的智者张良、喊出非战之罪的霸王项羽,高唱大风起兮的刘邦,自诩将兵多多益善的韩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命途多舛的飞将军李广、死战降敌家国难回的李陵、投笔从戎的班超……这些人物都在本书中闪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