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朴
【编辑推荐】
他是中国文艺学泰斗
也是莫言、余华的老师,被称为一代文坛教父
但他首先是他,一个“朴”到极致的人
童庆炳的一生,
映照的是他所经历时代的历史,一部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他出身于贫寒,但有一位伟大的祖母
童先生是苦孩子出身,家里穷到他从小的理想是每天能让七口之家有五斤米下锅。而为了支持自己的孙子近乎奢侈的读书梦,祖母不惜拿出积攒了一辈子的棺材钱来给他交学费。更重要的是,她向他的生命注入的善良,让他对意识形态的狂热免疫,在政治正确卷席一切的时候能守住人性的尺度。
★当历史走起弯路,他拒绝着历史的道
底层者特有的强烈上进心,让童先生得以从山区来到北京,但他并不盲目地追求进步。于是近乎奇迹的是,他不仅从未在运动和斗争中整过人,保持了人格的清白,还绕过时代去到国外,为自己赢得暗地里读书的时光。这里面有运气的成分,但更主要是因为他在关键时刻作出的两次关键抉择。
★他首先是大师们的学生,其次才是泰斗
在打倒孔家店的氛围中,童先生依然维持着对老师的古老的尊崇和感恩,不仅尽可能地保护他们,更从他们的身上汲取营养,获得做学问和做人的启示。正是靠着这种擅长当学生的能力,他才能为自己打下深厚的基础,不断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几乎靠一己之力为中国的文艺学理论奠基。
★他还有一支小说家的笔,这让他得以成为大师们的老师
童先生会让人不禁联想起大批评家乔治·斯坦纳,虽然他的小说无法如学术那般给他带来公众声誉,但它们可以表明童先生绝非所谓理论的生产者,而很少有学者像他这样保持理性和感性的平衡。正是凭借这样的全面,他才不仅有一批理论家弟子,还有一些已经进入大师级的作家弟子,其中最有名的无疑是莫言。
【名人推荐】
孔子的伟大离不开他的弟子七十二贤人。童老师学生的阵容令人赞美。而他本人是黄牛一样地耕耘着,坚持着,谦虚着与进展着。
——王蒙
童老师在课堂下是蔼然长者,端重慈祥;在课堂上却是青春生动,神采飞扬。他讲课时的样子经常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莫言
记得毕业后有一次去看望童庆炳老师,坐在他北师大的家里,当时师母健在,高高兴兴地沏茶端水果,师母总是高高兴兴的样子,童老师总是微笑的样子,师母说话声音高低起伏,童老师说话声音从来都是平静的。
——余华
听他的课,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常泛起情不自禁的感动。他把枯燥的文艺理论讲得流光溢彩,闪烁着温润高贵的人性光芒。他以深刻的学养为经纬,在严谨的学术框架中,将各种生动的例子随手拈来,如同精致的小品,点缀在精工细作的博古架上,浑然一体,处处生辉。
——毕淑敏
虽然现在我回忆不起童庆炳老师每节课所讲的具体内容,但我想课上所受的启迪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注入了我们这些学生的作品之中。就像一个人成长必须摄取多种营养,你既吃山珍海味,也吃五谷杂粮、瓜果梨桃。童老师的课,对我们而言就是这其中的一种。缺了它你不至于失衡,但汲取了它的营养你会变得更为丰富。
——迟子建
【内容简介】
本书为童庆炳先生(1936—2015)的口述自传,讲述了他如何从一个贫寒的农家子弟,成为中国文艺学理论的泰斗。在童先生看来,这纯属“偶然”,不仅因为贫穷随时可能剥夺他学习的权利,更因为在运动的二十世纪,能够安心读书的时光少之少数。而他之所以没有被时代荒废,除了因为他具有在受挫后用勤奋来报复自己的超强能力,更在于他的朴实,使得他的人性没有被政治裹挟,有机会避开国内的漩涡,借着“偷来”的书来继续自我的养成。
除了追述童年、革命年代和新时期的经历,回顾思想和学问上的成长,坦露一生的困惑、疑沮、快乐与不快乐,童先生还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妻子和老师(如黄药眠、启功等),生动地讲述了自己与朋友(如季羡林、王蒙、汪曾祺等)以及学生(如莫言等)的交往。
-
奈良美智
奈良美智解读奈良美智——
“读完这本书,能对我有多一点点的了解,那就好了!”
-----------------------------
奈良美智即将在上海举办中国内地首次大规模个展,这本书是他面向中国读者制作的首本书籍,也是他时隔多年的全新“自传”。
他的作品源自内心深处“空无一物被白雪覆盖的世界”,童年记忆、音乐、文学、在德国求学和生活的时光(1988—2000)、对自我的探索、来自欧洲和日本的当代艺术等都是他的灵感来源。在书中,奈良美智首次全面回顾自己的创作生涯,既是对自我的一次回顾与总结,也是面向未来的重新启程。
本书由自传《半生》、从七个角度(成长经历、美术、音乐、文学与电影、陶艺、旅行、与他人的联系)展开的深入访谈、近年展览、摄影作品、年表等内容组成,还收录了其生活照、经典及最新作品,是一本由奈良美智本人语言主导的史无前例的“奈良大全”。
-
我是漫画家
从自暴自弃的少年到日漫之神,“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亲笔自传
记录漫画巨匠充满挫折与光荣的前半生,他是日本漫画黄金时代的活化石
大师畅谈漫画学,经典作品《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背后创作秘辛全揭露
一百余幅大师珍贵原稿+手冢年表全收录
简体中文版特别设计,轻盈小巧便携版
编辑推荐
◎ 手冢治虫亲笔自传,392页丰富内容辅以大师珍贵生活照及满载历史意义的资料照片,一本书告诉你“漫画之神”是如何养成的。
“漫画之神”“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波澜壮阔的人生记录。全世界都承认他是“漫画之神”,听过《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的故事,而作为漫画家,他如何用文字写下自己的一生?作为漫画家,他18岁出道,一生获得无数荣耀;作为医生,他研究田螺精虫成为医学博士,却在学医和画漫画之间濒临精神崩溃;作为动画制作人,他全心热爱,开创有限动画,但代表作竟成为他眼中的蕞大失败;作为战争经历者,战争时期饿到皮包骨,躲避着头顶的炸弹也要画漫画;作为普通人,他异常专注、不懈努力却摆脱不了对同辈漫画家的嫉妒……即使手冢这样的天才,也活在无尽的焦虑中——同业的内卷、读者的差评、朋友的误解、审查的苛刻、过气的恐惧……手冢毫无保留地剖析自我,让读者了解更立体、更有人情味的他,也能一窥大神不为人知的一面。
◎ 漫迷必读,漫画巨匠创作秘辛全揭露。
根据妹妹的涂鸦创作出了经典角色?!因上色失误画出了白色的狮子成为创作《森林大帝》的灵感来源?!每三年换一次绘画风格?!是漫画之神更是拖稿之神?!狂销40万册的畅销书居然被出版社多次拒稿?!揭开经典神作背后的创作秘密,更侧写了手冢的创作灵感来源、公司经营方法和其对动漫产业的贡献。
◎ 借漫画家之眼侧面展现日本漫画黄金时代的历史和整个动画业、出版业的时代变迁。
日本战后漫画史的一手记录,由多位知名漫画家、小说家提供原始资料,借漫画家之眼一览日本几十年来动漫的嬗变,还有诸多行业秘闻八卦穿插其中,似一幅视角宏伟但手法细腻的镶嵌画,拼贴出漫画之神的海海人生,亦是动漫艺术爱好者了解、研究手冢治虫和战后日本动漫产业的重要参考材料。
◎ 特别收录一百多页图文随笔“我的漫画记”和手冢治虫年表,全面展现漫画大师的创作之路。
全书392页,内容翔实,特别收录一百多页图文随笔“我的漫画记”,满载手冢珍贵创作笔记与手稿,和文字部分互为补充。简体中文版另收录手冢治虫年表,补完手冢后半生所获奖项和代表作。
◎ 简体中文版特别制作,轻盈小巧的精装典藏传记。
双封设计,锁线精装,内文采用进口米黄轻型纸,长时间阅读不伤眼睛;小开本设计,手感轻盈,便于翻阅携带。
内容简介
“日本的现代漫画从手冢治虫开始。”
“漫画之神”自述充满荣光与挫折的前半生:
少年痴迷动画,却曾因画不好底稿被前辈鄙视;战争时期饿到皮包骨、躲避着头顶的炸弹也要画漫画;成为国民漫画家,却在学医和画漫画之间濒临精神崩溃;与沃尔特·迪士尼、斯坦利·库布里克、藤子不二雄交好,却对福井英一、白土三平的才能嫉妒不已……手冢治虫影响了后代无数漫画家,奠定了现代日本漫画的基础。而他终其一生始终将漫画与社会紧密连接,向读者传递生命的价值,并执着地探究——一个漫画家到底该做什么?
这一切,我们都可以在这本《我是漫画家》里找到答案。
推荐
“在手冢生前的亲笔自传《我是漫画家》中,手冢向世人剖白:作为漫画之神,仍对茫茫未来感到不知所措,仍不能肯定漫画究竟为何物,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只能仅凭意志力一笔一笔画下去。在漫画天才的丰功伟业之后,蕞让人难以看到的是他私下如何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如何为事业瓶颈而苦恼,以及他身为人、身为漫画家所具有的性格缺陷和挣扎。而这本自传正展现了手冢的这一面。”
—— 林其皓,编辑、历史研究者
“手冢笔下的漫画世界如此深广,包罗万象的作品适合各个年龄层人的阅读,其中的人道关怀和哲思,更容纳了世间各色各样的存在。在读《我是漫画家》这本自传后,我感到他的作品就是一片海洋,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日本漫画家。手冢以轻松幽默地方式谈及自己的漫画家生涯和身边出现的竞争对手,提到那个黄金年代,讲述白土三平、藤子不二雄、柘植义春这些星光熠熠的漫画家展露头角的过程,讲述自己和对手们在漫画领域开天辟地的故事。透过手冢的自白,我仿佛看到店内书架上的一本本漫画跳起了日本漫画发展的扎实舞步。”
—— 黄廷玉,漫画店主
“想一睹漫画之神手冢的真面目,非看这本书不可,我要买十本,含泪推荐!”
—— PIEPIE,主持人
“天才漫画家手冢治虫的宝贵自传。手冢治虫作为“漫画之神”为故事漫画和日本动画的发展燃尽了自己。堪称传奇的一生,堪称伟大的一本书。”
—— 日本亚马逊读者
-
至爱游戏
★ “摇滚乐界拜伦”科恩半自传体长篇名作
本书讲述了富家子弟布里弗曼儿童时代一直到二十岁的生活,其生活由宛如高速放映机下一系列光怪陆离的眩目影像的叠加:父亲的离奇死亡,他的秘密催眠术实验,与少年同伴克兰兹的友情。大学时代的他靠写作出了名,又以劳动赎罪,后逃往纽约。小说还讲述了他与进入他生命中的几位女子之间的感情,以一种兼具细腻情感与自我解嘲式的“无赖气质”描绘了一个男人的成长史,阐述了作者对战争、暴力、阶级平等以及对爱的真谛的观念,有“加拿大版《麦田里的守望者》”之称。
-
我的几何人生
从中国乡村的贫穷少年,到震动世界的“数学皇帝”,他走过了怎样的人生之路?
复杂又迷人的卡拉比猜想,巍峨而艰险的几何之巅,他如何不断挑战人类智慧极限?
从几何学到量子力学,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他如何畅意遨游文理世界?
为发展中国基础科学教育,关注和支持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他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心血?
————————————
宇宙的密码,也许就刻在卡拉比—丘空间的几何之中。
——美国物理学家、《宇宙的琴弦》作者 布莱恩·格林(Brian Greene)
在哈佛,丘成桐一个人就是一个数学系!
——美国数学家、阿贝尔奖获得者 艾沙道尔·辛格(Isadore Singer)
丘成桐是近四分之一 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
——英国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 西蒙·唐纳森(Simon Donaldson)
丘成桐的故事就是展示中国的一个窗口。通过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正努力与现代科学结合在一起。如果这种结合获得成功,最终将重塑世界科技的平衡。
——《数学皇帝》,《纽约时报》丘成桐人物专稿
————————————
本书讲述了丘成桐从一个中国乡村的贫穷少年成长为一名举世闻名的顶级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困顿清苦的童年,艰苦卓绝的异国求学路,初入数学界的一鸣惊人,名声大噪后的风起云涌,对中国基础科学建设的拳拳之心……攀登科学高峰,拨开浮华迷雾,丘成桐直面盛誉、无惧挑战,讲述触动人心的传奇人生。
-
一个小女人的常春藤之旅
这是一部自传体纪实小说,讲述美国一位普通女孩——马莎——成功申请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在其中学习、生活以及求职的经历。 马莎原来在大学里主攻心理学及哲学,这一专业的实践性与运用性不强,她在找工作时自然屡次碰壁。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从此开始了她的常春藤之旅。 马莎笑中带泪地讲述她在法学院的种种经历——课堂讨论、考试、模拟法庭……高压下的学习生活,被她的生花妙笔描绘得趣味盎然;更难得的是,她揭开了笼罩着美国名牌法学院的神秘面纱,告诉读者:名校也有拥挤的课堂、古怪的教授;学生也有很多缺陷,也会私下造谣生非。 乐观、坚韧而不乏幽默感的这个小女人,为我们带来了这部励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