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人奥里翁
本书是龚祥瑞先生对其一生经历的回顾,也是对风云变幻的20世纪法、政、学界的回顾。龚先生以笔端带着感情的语言向读者追述了自己在新旧两个时代的人生经历:在教会学校青涩的苦读、青春时在清华的求学、留学英法的经历、回国后经历的战乱、在昆明“西南联大”的教授生活、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中央政法委两个政权中经历的公务员生涯、解放军进城后留在北大迎接新政权的感受,以及他此后经历的新中国的土改、反右、大跃进、“文革”、宪政研究和由此引发的论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各个时段的真实记录,无不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他的眼睛像一个历史长镜头,全程记录了近一个世纪他身边发生的历史和人文,生动再现了20世纪中国法、政、学界的风云变幻和坎坷求真的人生体验。 龚祥瑞先生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他一生都在奋斗:为自己国家的文明、富强奋斗,也为自己个人的尊严和家庭的幸福奋斗;龚祥瑞先生作为一个学者,一个公法学家,他大半辈子都在探索,探索在中国如何创建政治学和公法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学科,探索如何对中国公权力进行规范和控制,探索在一个有着2000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度里如何建立宪政和法治。 龚祥瑞先生是我的老师,是我们北大法学院77级的公法学任课老师,我们这一代北大公法学生对公权力和公权力失控的危害以及规范、控制公权力途径的认识主要是从听龚先生的课开始的。我个人被龚先生领进公法学这片广袤之地后,就一直在行政法(公法的主要部门法)领域耕耘,而且继续在这一领域耕耘注定是我终生的事业。 无论是对于公法学者,还是对于普通人、普通公民,《龚祥瑞自传》均值得一读。一个人应该怎么对待自己、对待家庭、对待爱情、对待事业、对待朋友、对待国家?该书会留给你许多许多的启示,龚先生的人生会留给你许多许多的思考。对于我们的政治家,我们的执政者来说,《龚祥瑞自传》也值得一读。领导一个国家,执掌一个政府,应如何对待人民,如何对待知识分子,如何慎用权力,是否也可以从本书,从龚先生一生的悲喜剧中悟出点什么和有所启示呢?我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姜明安(北京大学发学院教授 著名行政法学者) 《盲人奥利翁——龚祥瑞自传》书摘 我写本书始于1993年7月,我已82岁,却还没有把孩子的事丢弃。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半世纪前的往事,仿佛依然历历在目。 自1930年起我离乡背井,远走各地。这本书将告诉读者我在各个时期、各个地方是怎样在思考和感受的。我将用半文半白的地方语言向他们追述这一点。我希望,这种体裁会使他们爱读这本书;使他们觉得,它不是一本用专业语言编写的法学及政治学教科书,而是在我家里听到的故事。 我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历史传统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但一切传统无一例外地都是历史的过客。所以我既不忽视传统而逃避现实,也不蹈常习故而故步自封。我是在追求中回顾,又是在回顾中追求的。你们可以举把火把我的书烧成灰,但我自信,它的浓烟烈火将化为下一代人的法学之光。 凡是真实的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而且直至今日,我还未能找到区分正确与谬误的界限,这显然是我的生活时代的悲剧。其实不拘什么时代,但凡有血有肉有灵的个体,不论其社会地位是高是低、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美是丑,总是有限的、片面的,甚至是不伦不类、荒谬可笑的。一切事物,即使貌似真实,也未必正确,似应容得下任何性质的批判或扭曲。因为我承认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的不完备性,否则吾人就将丧失追求民主、公平、正义的全部依据了。因此,我要感谢过去与我相遇的所有的人,包括帮助过我或批判过我的人在内。 这部回忆录记载了本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各处求学、工作、生活的体验。倘有幸终于落入您手中,并使您感到真实而亲切,那就足以表达我对您的忠诚了。正像1949年以来我曾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组织和群众“交心”一样,在此书中,我不拘于任何被动或主动的形式,畅所欲言,因而可以希望从您那里得到宽容抑或公正的回应。 但我应该立刻接着声明:本人既不想迎合您——高贵的读者;也不想讨好官方——绝对的权威;更不想为所经历的表面不同、实质相似的社会妄加歌颂或诅咒,而只想反映自己内心世界一鳞半爪的感受。 最后,我还想声明,本人并无在有生之年出版自传之意,却存“藏之名山传诸后世”之心,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也确信它必有问世之日,并能为吾人赖以生存的慈悲世界增添一份信念、一缕希望、一片爱心。 -
时刻准备着
《时刻准备着》作者朱军1964年生于兰州市,1981年入伍,由于受作为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首席单簧管演奏者的父亲的熏陶,自小就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父亲手把手的教导下,在11岁时便开始学习单簧管演奏。凭着这一技之长,成了部队业余宣传队里的一名演员,从此走上了艺术的道路。 在业余宣传队,他由单簧管演奏,到唱歌、说相声、小品、快板、跳舞,他无所不干,无所不能,为此,战士们戏称他为“全活”。也是凭着这一特长他在84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参加了三十五周年国庆大典受到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并因此受到了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荣立三等功。离开部队后,考入了甘肃省曲艺团,从此成了一名专业演员。1988年被特招进了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二次入伍又走进了他熟悉的军营。在战斗歌舞团的短短几年里,他走戈壁、爬雪山、趟大河,足迹遍布西北军营和西北各地,为西北的官兵和人民演出了500多场次,赢得了部队官兵和西北人民的赞誉多次受到上级机关的嘉奖并再度荣立三等功一次,他也由此走上社会,走进了甘肃省电视台,从1991年起,甘肃省所有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几乎都由他担任节目主持。1993年,经严格的考核,朱军如愿以偿顺利地进入了中央电视台,成了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节目主持人。 进入中央电视台的朱军尤如游进了大海的一条鱼,有了一个可以尽情畅游的天地。为了尽快适应中央电视台的要求,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和应酬,像小学生一样汲取新知识,充实自己,时时处处事事虚心向周围的艺术大家和同行们学习、请教,再加上编导们的悉心指导、教诲和帮助,使他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主持《东西南北中》这个栏目时,他一年四季与剧组东西南北跑个不停,忙得不亦乐乎,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一年在家的时间加起来不到四个月,与家人是聚少离多。但他从无怨言,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地作着每一期节目。为每一个节目他到底跑了多少里,吃了多少苦,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了,可他从不言苦不叫累,总是把最好的节目奉献给观众。在他和剧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把《东西南北中》这个栏目办得是老少皆宜,妇孺喜闻乐见,办成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目,连续5年获优秀栏目奖。 1995年3月,为真实反映西藏各族人民建设西藏的精神风貌,他几乎跑遍了西藏雪域高原的冰天雪地,去了许多电视记者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最高爬到了5730米的喀如拉雪峰。经过在中央电视台几年的摔打日渐成熟的朱军,从1995年开始,除继续主持《东西南北中》这个栏目外,中央电视台的所有大型晚会和演出活动,都由他担纲主持。他连续四年主持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活动搞了21次,其中由他主持的就有15次,大部分的革命老区和偏远的贫困地区都留有他的足迹。1999年“心连心艺术团”到西藏慰问演出的前一天,他因病正在输液,可受领任务后,他二话没说,把针一拔,行李一提,随团上了西藏高原。到了西藏以后,由于病情本来就没好利索,再加上高原反应,他的病一下加重了许多。但为了不影响演出,他一边输液,一边坚持参加演出,受到了西藏人民和艺术团所有演职人员的赞誉。 1995年春节,当千家万户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他却只身到我国最西边的高达4720米的闻名全国的红其拉甫哨所采访,把卫国戍边将士的祝愿和在边关过大年的情境传给了全国亿万个电视观众和人民。199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在江西赣南作节目时,他走访了许多农家,当看到有些孩子因家境贫困而上不起学的情境,他当即掏出身上所有的钱,给了几个学龄儿童的家长,把孩子送进了学堂,并与4个孩子结成了帮扶对子,资助这几个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1998年夏,我国长江和松花江流域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袭击,灾情传出后,朱军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到灾情最重的九江、哈尔滨和大庆等抗洪第一线采访,并连续主持了3场由中央电视台和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大型赈灾义演晚会,个人捐款近万元。1999年10月,朱军的父亲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离开了人世,正在兰州奔丧的朱军,接到电视台要他到焦裕禄曾经战斗到的河南焦作录制节目的任务后,把巨大的悲痛,深埋在心底直奔焦作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朱军是十分勤奋和敬业的,在中央电视台的七八年间,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由他主持、编辑的音乐电视专辑《乡风乡韵》,1997年在保加利亚举行的国际金天线电视节目大赛中,获音乐类节目第一名,这也是中央电视台音乐类节目首次在国际上获大奖;1999年在全国金话筒节目主持人评选中获银奖第一名。今年由他策划并主持的访谈栏目,艺术人生在第三套节目中播出后在社会上反响强烈,在播出第二期时就己创下了收视第一的好成绩并连续保持收视领先,目前他正着手和节目组的同志们一起为把艺术人生栏目办成一个精品名牌栏目而努力 -
梦想之后(巴乔自传)
《梦想之后》,是《天上的门》必要的和自然的补充,详细而具体地叙述最近两个赛季。那是一个无法重复的时期。在这一段时间里,巴乔仿佛尝尽了生活百态,时而高兴,时而悲伤——成功、创造、受伤、跌倒、重新站起来。某些人使用了贝壳放逐法,他们不接受这个天才人物。阿根延就像是他的隐居公园;朋友们和大自然就像是他的精神源泉;祈祷就像是他针对难以理解的问题做出的回答。巴乔,在这里, 谈的不仅仅是特拉帕托尼和他的那次“无法解释”的、弃用巴乔的选择。他对自己最喜爱的意大利体育的现状作了评价。为了解决一个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危机,他提出了一些严厉的补救办法。他回忆了一个永远离去的朋友。他对于自己的两次受伤做出了解释,也解释了自己奇迹般的痊愈。他分析了自己的现状,分析了自己为什么还可以继续踢球的原因。尽管足球已经贬值,但是,他表述了自己仍想继续踢球的愿望,为期至少一年。他跟平常一样——虽说自己无能为力,但是并不因此而驯服,他又一次把自己的梦想公之于世:巴乔,依然追随着国家队。 罗伯特·巴乔,为自己的生活经历做了证明,然后试图循着电影《四百击》里面的小男孩——安东尼·达诺的足迹,对自己的过去做一个总结。但是,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总结。他还会继续往前冲。距离最后的总结,还会有一段时间,很长的一段时间。 -
倾听雅尼
《倾听雅尼》使我们看到了这位对音乐无比投入的艺术家是如何怀着一种不可战胜的信念让自己的音乐成功走向世界的。事实上,也正是这种执著使雅你对创造力有了深刻而独到的理解,我们因此也有幸与其分享这其中的奥妙。这也是作者献给父母的一封爱的家书。在父母开明而温和的教诲下,雅尼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真理,这些道理让他受用终生。这本无数乐迷期盼依旧的传记在略带伤感的同时有着前所未有的率真,是作者的真情流露,坦荡而富有内涵,实在而富有激情。就像是他的音乐,只不过是用文字来谱写。 -
毕竟是书生
东至周家在晚清政界、旧中国实业界以及新中国学术界的赫赫声名,与陈寅恪先生在立身与治学上的异趣同逵,对建国后与知识分子灵魂洗澡的回顾与反思,凡此种种,构成了周一良先生这本自传极其丰富的史学价值。雾失楼台,云迷五色,纷华落尽,毕竟书生。此书旨趣,大抵如此。运之以端雅整饬、收放有致的史家文笔,更可谓相得益彰。 -
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