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慢.快乐-微笑的力量
《放慢•快乐:微笑的力量》是一本简单的书。一本让你在浮躁社会中学会安静、学会自我鼓掌的书。 该书记录了一个小镇姑娘,走进屏幕、走进大众视线之间所发生的点点滴滴。 知名主持人朱丹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生活感悟告诉你:在匆匆忙忙的人生道路上,有很多细小的事物值得你去品味、发现、抓住;那些或哭过或笑过的曾经,都会成为你完整人生的幸福体验;在还不确定的未来,波折与平坦都是美好的;善待不完美的自己,平凡也是一种正能量;放慢脚步,生命才有厚度。 在少年阶段,她情窦初开,做出了怎样的让她直到现在想起都能脸红的糗事?在大学阶段,她如何从一个丑小鸭变成快乐的天鹅,并得到湖南广电的邀请?她与母亲、妹妹之间有着怎样的温馨故事?在情伤过后,她是如何独自在丽江寻找艳遇的?她和天蝎男在情人节经历了怎样的爱情闹剧并导致最终分手?是谁让她从万般不快乐中解放出来?她又是如何解释与陶喆的绯闻的?在男闺密的眼中,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渴望的未来爱人又是什么样子的?这所有的一切都在此书里。 乐观地去面对这个浮躁的世界,真心去爱身边的人,即使生活伤害了你,也要对生活报以微笑,或许在不经意间,你就能收获阳光。 放慢,不是停止,而是一种淡定的生活态度,给自己焦躁的时间留白。 快乐,要靠自己发现,而不是别人给予。 -
寻找索马里海盗
2009 年1月11日至22日,年轻的摄影记者曾玉与同事受命前往依旧处于军阀割据、混战中的索马里,对广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索马里海盗问题进行采访。他们从北京出发,首先飞迪拜,再由迪拜飞到索马里的邻国吉布提,之后转机至索马里的博萨索。在当地五名雇佣兵的保护下,开始了寻找海盗之旅。最终,他们面对面地采访拍摄了真正的海盗…… -
审判王尔德实录
“我的一生有两大关键点,一是我父亲把我送进牛津大学,一是社会把我送进监狱。” ——王尔德 英国诗人王尔德的风化案沸沸扬扬了两个世纪。本书作者搜集西方关于这一问题的各种档案文献、报道材料,得闲整理,再现了这一桩具有重大文化史、社会史意义的案件的发生与审理过程。 书无所谓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书有写得好的或写得糟的,仅此而已。艺术家从来没有病态的,艺术家可以表现一切。其实,艺术这面镜子反映的是照镜者,而不是生活。 ——王尔德 审判王尔德的过程,实际上只不过是王尔德人生戏剧中的一场演出,类似于他的剧本《温德米夫人的扇子》、《诚实的重要性》的演出。在这次演出过程中,演员们形态各异,修养各异,谈吐各异,但都知道自己在扮演什么角色,都要竭力展示出自认为最出彩、最容易赢得观众掌声的那一面,其中最佳演员非王尔德莫属。 -
再会,老北京
北京,充满活力的中国之都,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主题。 对中国人而言,北京是一切的中心:政府、传媒、教育、艺术和交通,甚至包括了语言和时间。自北京建城以来,她就是吸引外来人口、商人、学者和探险者的魅力之地,其中也包括了13世纪的马可·波罗:“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 这副“棋盘”的遗址仍留在北京城内,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和曼哈顿区差不多大,那些叫做胡同的狭窄巷子也依然存在。胡同之于北京,就如河道之于威尼斯。几个世纪以来,胡同一直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特点,即使现在的巷子还不到以前的八分之一。 北京并不是西方人眼中的城市。1962年,一名外国记者将这里定义为“史上最大的乡村”。尽管这里有世界上第二繁忙的机场,近一百家星巴克和一条覆盖到城市核心之外的新的地铁系统,但在某些北京人的眼中,它仍是一个乡村。 过去十年,就像是任何一个崛起中的国家的首都那样,北京这个大乡村走向了国际。穿过天安门广场,百公里外的长城标志着这个城市宽广的界限。或许它的改变可以用这个小插曲来说明: 几年前我看到一个充满乐观意味的横幅,挂在一栋老楼的拆迁现场,上写:再现古都。 一天晚上,不知道谁悄悄地将第二个字的左半部分去掉,所以口号变成了:再见古都。 对于路人而言,这两个口号都可以是正确的,北京又处在八百年一次的再建与重生的循环之中。被改掉的横幅在几小时内就被扯了下来,但这无关紧要,因为北京人不需要读它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他们每天都身处其中。 -
中国工人访谈录
2008年,导演贾樟柯带领摄影队前往成都,拍摄一部名为《二十四城记》的电影。 1958年,按照毛泽东 “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当时代码为"111”的沈阳飞机发动机修理厂,奉命内迁西南,前往成都组建代码为"420”的保密军工厂,即后来的“成发集团”。至此,三千多名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告别沈阳,踏上了千里西去之路。 2008年,曾经拥有三万职工,十万家属的“成发集团”将土地转让给了一家房地产公司。这座承载着三代工人,五十年历史记忆的工厂,将在一年内拆毁,一座名为“二十四城”的商业楼盘在这块土地上拔地而起。 拆迁前,导演贾樟柯深入"420”厂拍摄,对近100位工人进行了采访。他将这些访谈整理成文,为产业工人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留下了真实的资料。 书中长达五十年的工业记忆象一道划痕,让我们了解到,是谁在为中国的现代化“埋单”。 -
一个真实的费雯丽
她说假如有来生,她照样只做两件事,一件是“成为一名演员”,一件是“嫁给奥立弗”。 她是一个“痴心不改”的人。她对于艺术“痴心不改”,而成就了她伟大演员的一生;她对奥立弗“痴心不改”,终致让自己的肉体与精神油尽灯枯…… 1940年27岁时,她和劳伦斯·奥立弗结婚;1957年44岁时,奥立弗绝情弃她而去;1967年54岁时,她孤身一人长眠于寓所。“她的生活始于爱、友善和美好回忆,……却以悲剧收场。”一位花甲妇人这样说。 丘吉尔赞她为“上帝的艺术品”。《悼词》赞她“没有一个电影演员在舞台上能像她一样杰出,没有一个戏剧演员在银幕上能像她那样光彩照人”。纽约最严厉的批评家之一沃尔特·克尔赞她为“王冠上的一颗明珠”。那不勒斯饭店的女招待说自己“从来没有招待过比她更可爱的人”。导演克莱默说“她的勇气是惊人的”,说在共过事的演员中“她是最勤奋、最有事业心的一个”。约翰·吉尔古德称“她的魅力无人能及”,称她是“一位绝代佳人,一位天才演员,一位闪亮的电影明星,一位多才多艺的戏剧演员”…… 本书适合:英国电影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欧洲电影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爱情至上主义者或反对者,妇女生活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唯美主义者或反对者,大中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