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
《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学界泰斗讲授传统文化,经典讲录涵泳文化精髓!中国古代文化是非常灿烂的,无比光辉的。拿青铜器来说,拿陶瓷来说,拿丝织物来说,都居世界的前列。拿创造发明来说,造纸、指南针、火药三者更是其他民族所赶不上的。但这些文化成果都是在黄河领域,其次是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形成起来的,中国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这样一个伟大的土壤。而生息在这个土壤上的各民族人民,正由于他们的劳动和斗争,才取得这个有长期历史的光荣成就,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创造者。——李一珉 -
中国的科名
关于清代的科举制度,已有不少经典著作,比如在考试的形式方面,有商衍鎏的《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在考试的内容方面,有邓云乡的《清代八股文》。齐如山的《中国的科名》与前两种书在侧重点上完全不同,它讲的主要是科举在社会方面的接受与反应,比如在清代人眼中秀才到底是怎样一种角色,又比如举人与官员间相互的礼节应该是如何。其实,这是一种更有历史实感、因此也更可贵的叙述。由亲历过那一时代的齐如山讲来,科举不再是一连串枯燥的名词,生动了许多。不过,齐先生写作时年龄太大,记忆有不准确的地方,态度也不很严谨,因此读者在引用时必得加倍小心。另外,这一新版错字不少,如把张裕钊印成了“张裕剑”等,这也是要留意的。 -
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国文化史导论》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书中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作导论。故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方能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钱先生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 -
家族与社会
家族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家族史研究是中国社会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这些课题所涉极为广泛,大体言,可以从结构、功能、发展三个角度来理解。从结构的研究来看,家族史涵盖了家庭、家族、宗族三个层次,家族的规模、大小、形态、亲属关系与伦理、内部的凝聚力、外部的依付势力与人际关系等问题皆属之。从功能的研究言,家族史的研究的重点是由家族所形成的社会群体在不同阶段历史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包含家族与政权的关系、社会活动以及其经济功能等问题。从发展的研究看,家族的支分叶佈、断续昇沉、兴衰因缘、发展策略、世丛家风、不同家族间的互动等都是家族史研究的主题。 -
中国传统服饰图鉴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也是一种文化载体。中国服装款式的发展和演变,面料和色彩的选用与搭配,着装的特定场合和等级规定,反映着特定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民俗风情,也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审美观念等,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文化百科全书。 本书通过回顾中国传统服饰历史及其发展过程,对中国服饰中常见的款式做了详细的解读,配以大量精美的图片,进行解说,帮助读者更直观、便捷地了解中国传统服饰。 -
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
本书是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第十一届[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的演讲集。作者从比较文化的宏观角度分析中国文化的形成、演化和转变,指出中国文化在发展之初有两个特色:一是透过天命观念去理解天人合一的奥秘;二是藉著亲缘观念来建立社会组织。在讨论近代文化的转变时,他指出中国知识分子所面对的种种困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保守]抗拒[进步],[传统]抗衡[现代]。作者认为中国文化的演变是有来龙去脉的,我辈炎黄子孙的使命是使文化力求改进,以适应多国家、多文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