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古典之美
《回归古典之美:范曾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范曾先生上述节目的文字整理版,并附有著名主持人王利芬与范曾先生的独家对谈。 范曾是一代书画大师,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中央电视台《我们》栏目组邀请范曾先生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录制了“中国国画之美”、“中国诗词之美”、“中国书法之美”。节目播出后引起观众广泛关注,反响热烈。 -
清香流動: 品茶的遊戲
茶,是十分古老的飲料。對許多人來說,喝茶也是生活中最尋常不過的事,然而對某些人而言,喝茶則不光是為了解渴,而是追求一種解渴以外的東西,那不僅涉及眼耳鼻舌身五官細致的感受,甚至可以反映時代的生活文化與美學態度。 中國唐代的陸羽寫下世界上第一本茶書,將喝茶提升到「品茶」的境界;之後日本人將綠茶發展出一套嚴謹完整的茶道文化儀式,美學家岡倉天心喻之為「審美的宗教」;而英國人則以紅茶開啟了下午茶的世界性風潮。今天,我們更是有幸,能在台灣享受品飲烏龍茶獨特的樂趣,並且親身體驗多元繽紛的烏龍茶道美學正逐步開展成熟。 烏龍茶是台灣生活文化的代表。我們的茶葉製工獨特,品種花色繁多、品嚐起來香氣和韻味變化萬千,既有綠茶鮮爽的滋味,又有紅茶甜醇的特色。泡茶的方式,因此更需看茶泡茶,靈活的來對應。烏龍茶多樣的風貌,使得台灣茶人更能展現豐沛的創造力,這正也是台灣生命力的潛力和特質 本書即是茶人解致璋二十年實踐探索台灣烏龍茶品飲美學的心得筆記,由攝影家廖東坤等人掌鏡,平面設計家霍榮齡美術規劃,歷時三年製作完成。作者深富中國藝術素養,不管是談空間茶席、說茶器茶儀、論品茶生活、爬梳飲茶的流變………,書法、繪畫、園林、禪學等藝術與哲學觀點穿梭交融,靈光處處令人驚喜共鳴,而其文字亦簡約純致,耐人咀嚼。書中百幀茶席影像,涵概了季節的變化、晨昏的光影、晴雨的不同紀錄,搭配詩詞禪語,更是意象豐富,細膩動人,令人悠然神往。 這不是一本飲茶的工具書,書中沒有絕對性的數字與步驟,但對於品茶這個結合了多重領域的生活藝術,卻有精彩的演繹與分享,為台灣的烏龍茶道展現出獨到的美感視野。作者邀請大家,在生活中展開茶的五感之旅,藉由空間的塑造、茶席的佈置、茶具的選擇與搭配、泡茶的過程及品茶的體會,培養觀照自我,從容自在的定靜氣度,感受分享的愉悅。 一杯茶是靜心的源頭、是生命的滋味、是光陰的流轉、是創造的遊戲。一席茶是洞見的入口,是台灣與世界的心靈對話,當我們開始這樣的旅程,視野也將更加的遼闊與自在………。 -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彩版)》是作者在北京大学数次关于艺术理论讲演的汇集,也是作者多年来研究中国艺术理论的一个简约报告。共十讲,涉及到中国艺术理论中比较重要的十个问题。第一讲听香,讲形神问题;第二讲看舞,主要讲动静关系问题;第三讲讲含蓄,我以“曲径”名之;第四讲讲中国艺术理论中小中见大的思想,这是东方艺术理论中的特有思想,我以“微花”名之;第五讲枯树,说中国艺术中大巧若拙的思想:第六讲空山,说虚实问题;第七讲冷月,说中国艺术中荒寒冷寂的境界;第八讲和风,论中国艺术中的和谐思想。第九讲名慧剑,说的是妙悟的体验;第十讲名扁舟,说的是中国艺术的写意传统。 -
中国的品格
《中国的品格》内容简介: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竞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象罢了。 《中国的品格》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后的又一力作。作者于2006年春进行了一次穿越中国中心地带的旅行,追溯了已经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支脉之一的禅宗,其各代祖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游历经历.并诉说了他多年来对禅的深深体悟。 -
中国文化导论
《中国文化导论》是一部从思想文化的层面入手、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现代视角切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探讨的著作。作者运用文化学、哲学、历史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中国文明发展的特殊道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结构和核心、理想人格、价格取向、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基本精神、类型和特点、人文思想等,都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事实描述和理论阐析。全书按照专题内容写作,各章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既有史的风格,又有论的特点。 《中国文化导论》适合高等院校师生、文化宣传教育和新闻传媒人士使用,亦适合其他关心中国文化的人士阅读。《中国文化导论》既可作为高等院校中国文化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学习中国文化、提高文化素质的读物使用。 -
中国的自由传统
狄百瑞就中国宋明理学的传统讨论中国思想中的自由主义特质。书中论及新儒学“学以为己”的个人自发色彩,其强调自得,相互激励等价值的教育思想,以及明代知识分子自任于天下的责任感,认为黄宗羲正代表了这种自由主义特质的新综合。在最后一章中,狄百瑞并讨论这种自由思想在当代中国所遭遇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