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一道命令
东德末任军职国防部长及国家人民军总司令,从个人的角度描述了两个历史性日期――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之日和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之日――间的日日夜夜。 这是一个政治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形势和欧洲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霍夫曼将军以其特殊的身份,位居特殊的岗位,直接目击了一系列极其特殊的历史事件。如今,他记录了两支德意志军队合并的全过程。 他的描述比较客观,尽管难免带有个人的情绪。将军在描述这一切的同时,也认真地反思了东德崩溃的历史原因,字里行间充满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他的回忆,为这页特殊的历史篇章作出了精彩的背景注释。 -
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ISBN:9787801730282,作者:(英)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Frances Stonor Saunders)著;曹大鹏译 . 本书原名《谁承担后果——中央情报局与文化冷战》,其实也可视为美国文化冷战史,因其所描述的时间跨度起自二战结束直 至苏联解体,史料丰富翔实,从正文后所附的注释和资料来源即可见一斑。作者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是一位居住在伦敦的文献纪录片独立的制片人。她从开始研究到成书,历时七八年,辗转各地,查阅大量资料,遍访尚在人世的当事人,可见其态度之认真。由一个外国人来写美国,大概较少偏见与局限。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的知识界普遍减少了对苏联的偏见,思想上明显左倾,共产党力量壮大,甚至盛传意大利共产党可能执政。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向西"扩张",抵制共产主义对西方的影响,发动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这已是大家都熟知的史实。不过,一般的论述都偏重于政治、军事领域,较少涉及文化艺术领域,而本书恰恰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个领域。本书通过作者的详尽论述,读者会看到美国为进行这场特殊的战争,耗费了多少金钱,网罗了多少人才,费了多少心计进行策划和组织,涉及多少不同的文化艺术种类,又有多少世界名流卷入其中。透过这些触目惊心的论述,我们不难体会到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冲突确实根深蒂固,并可以进一步认清当今一些美国人,尤其是决策者和政客仍摆脱不掉冷战思维的本质。 -
朋友还是敌人?
1949—1972年间美国不承认中国,并且不承认中国独立于苏联之外,与苏联的政策也不同。以往的观点认为“共产主义”国家是铁板一块,中国与苏联没有不同。这种观点一直蒙蔽美国政府。张少书教授利用多国文献(包括中国材料)证明:尽管美国政府从杜鲁门开始到约翰逊时期在公开场合没有承认中苏的分歧,但是大量文献表明,这几任总统不但认识到中苏的不同,而且还利用这种不同和分歧。本书重点分析了冷战时期的复杂问题并对以往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全书的结构和写作清晰,出色地使用大量原始和多国档案,结论令人信服。 ——斯图尔特•L.伯纳斯图书奖(The Stuart L. Bernath Book Prize)获奖评语 -
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
1940年代末,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成千上万的苏联科学家、工程师、教授和各方面的技术专家纷纷来到这片陌生的国土,他们胸怀革命的理想,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把知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中国,并与中国人民一道挥洒汗水,为新中国政权的稳定、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化基础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然而,1960年7月,苏联政府一道纸令,所有的苏联专家突然撤退回国…… 为了再现这段真实的历史,作者参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和档案文献,走访了当年聘请苏联专家的一些单位和有关人员。在充分使用档案文献和口述史料的基础上,对苏联专家来华的基本状况、中苏双方在专家问题上的政策方针、苏联专家在华工作的条件和环境、苏联专家的作用和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和论述,使读者能够对这段人所共知但又语焉不详的历史有一个基本的和真实的了解。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苏联顾问和专家在华历史的学术性著作。 自出版后,反响颇佳,俄罗斯、美国等正在翻译英文、俄文版,足见其影响。此次第三次再版,作者补齐疏漏,内容更完善。 作者长期研究中苏关系史,为该领域权威学者,不乏知名代表作。 曾主编《中苏关系史纲》《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史纲》获教育部学术著作一等奖,《一个大国》被中宣部列为党员干部推荐书目。 -
金门
《金门:内战与冷战:美、苏、中档案解密与研究》根据新近解密的美国、前苏联、中国大陆和台湾档案,以及日记等大量的历史资料,对20世纪40年代以来围绕金门发生的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事件,进行了多角度的全新解读,剖析深刻,见解精辟,对于探究金门炮战前后四十年的历史真相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949年前后,金门在国内和国际政治军事舞台上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围绕着金门的归属以及台海关系等问题,既爆发了国共双方激烈的政治博弈、军事冲突,也彰显了国际上两大阵营之间的角力争夺。 -
西方情报机构与苏联解体
二战以来,美苏这两个庞然大物像是绕着圈子的相扑手,不断找寻着对方的弱点。官僚主义、互相的恐惧令它们无法冷静地思考,海洋、陆地、天空甚至太空都成了它们打斗的场所。然而作为处心积虑才得以“获胜”的美国一方,在面对苏联的轰然崩塌之时,竟然是大为惊讶。苏联解体前的诸多端倪何以被彻底忽略?美苏双方的情报信息中究竟有多少误解与错位?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猫鼠大战”中,最该保持客观的情报机构又扮演了何种角色?诚然,“胜利者不受审判”,但这份错愕与尴尬仍然化作了一连串的迷思,待人探察。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受访者包括政府官员、学者以及情报官员,一场神秘知情人的隔空对话将在本书中精彩呈现。 《西方情报机构与苏联解体(1980~1990) 》按照时间顺序,首先从历史的源头进行考察,先从客观原因出发,历数了美苏之间的种种矛盾与误解。自二战以来,这种不和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武器的不断升级,尤其是核威胁的出现;另一方面,历史记忆的残渣似乎又误导了大众甚至是决策者的思想。这两个因素导致了美苏安全感的缺失并使双方无休止地相互猜忌,令军备竞赛陷入了病态的疯狂。接下来作者又将注意力投向了主观的因素,讲美国的最高决策者们始终无法摆脱自己的偏见,抱定苏联是“邪恶的帝国”这一理念,不断对其进行打压。在苏联逐渐显露倾颓之势时,美国无视其虚弱,乘胜追击,依靠高科技的优势大大消耗了苏联早已濒临崩溃的国力,进一步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最终苏联轰然崩塌,然而由于在这之前情报一直未能被准确地传达,致使这种看似欢喜的结果在美国的官员们中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详述完苏联崩溃的历史渊源与进程之后,本书又展开了分析,回顾了苏联解体前的各种不祥之兆,紧接着书中又解释了美国为什么没能看到这种不祥之兆。本书在最后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详细阐述情报与政治的关系。正如书中所说,在这场疯狂的竞赛中,以中情局为首的西方情报机构看起来似乎掌握着某种能左右局势的神秘力量。作为信息资料与分析评估的提供者,它们最应该保持客观公正。然而从结果来看,情报机构在决策过程中的角色始终是边缘化的。情报的政治化使得少数进行了理智判断的情报人员被冷漠地撇在一边,也使得情报机构始终无法摆脱自身的命运,即沦为决策者证实自己想法并游说他人的工具。 在本书的后记中作者从现实的状况反思了“911”恐怖袭击事件,认为当今的美国的情报机构并没有从苏联解体事件中得到教训,依然没能成功发挥其作用,因而使得时隔十年、原本没有必然联系的两个事件,意外地关联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