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与尘
五十年,两代女性, 印度的溽暑与烟尘中, 相异而别样的爱与纠葛。 英国文学最高奖项布克奖获奖作品 2014年与《红楼梦》共同获评“亚洲十部最佳小说” 四十周年纪念版。 19世纪20年代,作为英国政府派驻印度公务员道格拉斯的妻子,美貌娇纵的奥利维拉很快迷上了印度,并且做出了令小镇居民震惊的举动——与一位印度土邦王私奔。 50年后,道格拉斯与其第二任妻子的孙女安妮,因好奇奥利维拉的传闻,来到印度追寻她的神秘故事:印度土邦王是何许人也?为何因他而抛下丈夫?她后来的人生如何? 当安妮带着奥利维拉的信和旅行日记,来到她曾经生活的小镇,寻找奥利维拉在印度的秘密时,她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
阁楼上的狐狸
狂暴动乱的慕尼黑 ,迷茫困惑的英国青年,形成壮大中的纳粹 二战前不断蔓延的恐怖阴影,渺若微光的爱情 《牙买加飓风》作者理查德‧休斯 《人性的困境》三部曲第一部 192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余悸未消,旧的创伤尚未平复,新的冲突却在慢慢滋长…… 英国贵族奥古斯丁努力在混乱的局势下求生存,却在此时无端被卷入一场命案,他只好逃到德国寻求庇护。但当时的德国局势非常不安定,处处充满了黑暗狂暴的欲望、饥渴与嗔恨……在如此压迫的状况下,唯一能给奥古斯丁慰藉的是一段纯纯的爱恋,但动乱时局以及身分无法让这段爱情结出果实。 小说以奥古斯汀的观察视角,记录下了德国慕尼黑政变、纳粹主义逐渐壮大的历程,并鲜明刻划这段时期的希特勒。虚构人物与真实事件相交错,将历史中一段暴风雨前的宁静时刻完整烙印在这部小说中。 悲与喜交加,一部史诗般的巨著,却始终不失对个体的关怀。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个濒临恐怖边缘的世界。他们微小的爱情,在超越他们理解能力的力量底下,随着整个世界,被重新塑造。 ——布克奖得主,《狼厅》作者希拉里·曼特尔 -
居辽同志兴衰记
《居辽同志兴衰记》是阿果里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世界讽刺文学的不朽杰作,足以与果戈理的名作《钦差大臣》相媲美。这也是一部知识分子的堕落史,精彩展现知识分子在官僚机构的异化之下,成为失去个性和生活能力的官僚机器的过程,寓意深沉,发人深省,成为世界文学中极富盛名的人性之书。 居辽•卡姆贝里,文化部图书处处长,后任文化艺术处处长,虚荣做作,自吹自擂,自欺欺人是他的一贯作风。居辽同志利用部下戴木克的演讲稿,发表了精彩的演说,一时风光无限。后来他同样因为戴木克的演讲稿而颜面尽失。其间交织着居辽同志的种种“精彩表演”和“杰出业绩”,如到农村访问时的诗兴大发、醉酒出丑,在海滨度假时的桃色绯闻、英雄救美等。等到戴木克最后一次为他撰写演讲稿,居辽同志的未来却成为未知之谜…… 在《居辽同志兴衰记》中,一切都带有讽刺味道,一切都得到美妙的均衡。但是,这种均衡不是靠臂膀支撑的。这是一颗用花瓣裹着的炸弹。阿果里是一位配得上获得全欧洲荣誉的作家。 ——法国 《费加罗报》 德里特洛•阿果里通过《居辽同志兴衰记》这部讽刺小说,与尼古拉•果戈理赫赫有名的喜剧《钦差大臣》竞美比肩。 —— 《费加罗报》 米兰•昆德拉出版长篇小说《玩笑》五年之后,《居辽同志兴衰记》一书在阿尔巴尼亚出版了,这两本书在讽刺性方面很相似。 ——法国《新观察》杂志 居辽是一个用话语吹起来的皮囊,趾高气扬说大话的人,伪君子,也许他道貌岸然,但又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傻瓜。 我们可别忘记指出这一点:居辽不只是存在于一个国家,他存在于许多国家,既存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存在于社会制度不相同的国家。 ——法国《欧罗巴》杂志 《居辽同志兴衰记》是介于契诃夫、卡夫卡、索尔仁尼琴之间的一部优美、严厉、文学味道浓郁的芭蕾舞。 ——意大利《晚邮报》 阿果里出版的这部《居辽同志兴衰记》丰富了世界文学。 ——德国《新时代报》 作者对全部事件赋予很高的音调,很少有什么作品能像这部小说这样流畅。这是一部读过之后难以忘怀的小说。谁想了解阿尔巴尼亚的生活,了解全部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应当阅读这部讽刺小说。 ——德国《法兰克福广讯报》 在阿尔巴尼亚拥有最多读者的作家阿果里,采用一种细致入微的讽刺、幽默和诚意。他清晰地说明:官僚主义不仅存在于阿尔巴尼亚,而且存在于全世界。 —— 《小联盟报》 在阅读《居辽同志兴衰记》这部小说的过程中,你会想起俄罗斯的那些讽刺作家。 ——《戴斯特和维泽尔报》 -
猎鹰者监狱
猎鹰者监狱 故事的主人公法拉哥特是一位四十八岁的大学教授,因谋杀兄长而被判如遇。入狱后,他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犯人,其中有杀人犯,小偷,强盗,绑匪,也有百万富翁,部长和副州长。在罪犯们的叙述中,美国中产阶级为善面具下的真实被一层层地揭开,也不断印证了作者的哲学 --“在所有表面自由的行为中总是有一种无处不在的被囚禁感”。监狱就像是一面镜子,通过对监狱里翻唱的同性恋,婚外恋和自恋的描写,凡尘了真是社会中人们的虚伪,虚荣,好色以及无处不在的歇斯底里。 本书叙述极有特色,节奏紧凑。书中无处不在的荒诞离奇让人忍俊不禁,却又让人在笑过之后不自觉地做出自己对于社会和人性的反思。 -
牙买加飓风
本书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孩子与海盗之间的故事,被誉为“描写儿童心理动荡的经典之作”,堪与诺贝尔作家威廉・戈尔丁的《蝇王》媲美。 牙买加发生了一次可怕的飓风,那里的英裔商人决定送他们的孩子回国避难。航程中,孩子们乘从的轮船遭遇加勒比海盗的拦劫,七个孩子被带到海盗船上。孩子们与海盗一起在大海上航行着,短暂的拘谨过后,孩子们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然而,危险去从未消失…… 海盗,一伙粗鲁、充满暴力倾向、喜怒易变的男人;孩子,天真、纯洁、富于幻想且对事事充满疑问。这样两个看似绝然对立的群体,将怎样度地这漫长的航程呢?与海盗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一定感到压抑甚或恐惧?倘若事实并非如此,那么这其中的奥秘何在呢? -
施蒂勒
小说的主要人物施蒂勒是瑞士的一位雕塑家。他自视甚高,而且渴望成就。但是他敏感、软弱、怯懦,常常以自我为核心。他参加了反对西班牙佛朗哥法西斯政权的战争,然而在守卫渡口发现敌人时却不敢开枪,被敌人捆绑在塔河河畔,束手待毙。他娶了著名的芭蕾舞蹈家尤莉卡,然而两人的婚姻生活却并不成功。因为与美丽的尤莉卡的成就相比,他的事业显得黯然失色。尤其是他不愿去理解尤莉卡,而是要求尤莉卡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在尤莉卡那里得不到满足之后,他便在情人希比拉那里寻求安慰。 事业上的平庸,战场上的失败,婚姻上的失意使他决心逃离现实,逃离瑞士,在世界漂泊。他不想承认自己,更不想改变自己,于是他改名换姓,用一本假护照,走遍了美国等许多国家。但是,在他返回故乡时,在一列进入瑞士边境的火车上,他被人认出。为了弄清他的身份,他被带进了拘留所。故事便围绕对他的审讯展开了。 在经历了6年的漂泊之后,在瑞士司法机构、朋友、亲人的帮助下,最终他不得不承认,他就是6年前失踪的施蒂勒。虽然他与尤莉卡再度相聚,但他并没有丝毫改变,他仍然把自己当做是救世主。生活在他身边的尤莉卡仍然痛苦,寂寞。最后,为了切除自己的半叶肺,尤莉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独自一人步行去了医院,孤独地死在了病床上。即使在这样的时刻,怯懦的施蒂勒也没有勇气去向她做最后的告别,因为他不敢正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