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花宝鉴
-
荡寇志(上下)
一部《水浒传》把“强盗”写得可亲可敬,把朝廷、官府写得可憎可鄙,道义不在君临天下的统治者,而在奋起犯上的作乱者。洪水猛兽,屡禁不止,清道光年间产生了这部以小说反小说的《荡寇志》,秉承金圣叹“惊恶梦”的意愿,演化为攻杀剿灭梁山泊众头领的故事情节。其为封建经济效忠的政治宣传,终归徒劳。但在编织故事、虚构情节方面却不乏生动有趣的片断,行文布局、造语设景的写作技巧,也算得上是旧小说中的上选。 -
歧路灯
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在被称为“中州理学名区”的河南县,一个四十多岁的举人决定动手写一部能够“感发人之善心,惩创人之逸志”的与众不同的小说,并命名为《歧路灯》。这个举人,名叫李绿园。 《歧路灯》篇章漫长,达108回,写的是一个宦门子弟如何堕落败家,又如何改过自新、重光门第的故事。 《歧路灯》可以被认为是一部教育小说,它真实地描写了谭绍闻堕落和自新的全过程。作者要劝戒世人:教子要严,延师要正,交友要慎。 书中谭孝移的临终遗言“用心读书,亲近正人”这八个字,则是小说的主旨,堪称封建时代教育子弟的指路明灯。 作为一个学问博洽、练达世情的通儒,李绿园是本着一种写实的精神来写这部小说的。《歧路灯》真实地描绘了中国十八世纪社会生活的风貌,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社会史的材料,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
野叟曝言(上中下)
野叟曝言,ISBN:9787020028764,作者:(清)夏敬渠撰;黄克校点 -
清平山堂话本校注
《清平山堂话本》是明代嘉靖年间洪楩清平山堂编印的。现残存有二十九篇作品。是现存宋元小说家话本中最接近原貌的版本,收录了不少宋元话本的代表作。原书错漏很多,但恰好保存了许多民间说唱的本来面目及宋元时代的生活面貌和语言特征,是中国小说史和汉语史研究的宝贵资料。本书以古今小品书籍刊行会影印《清平山堂话本》和马廉影印《雨窗欹枕集》为底本加以点校。本书注释,每篇均详述该篇故事的著录和流传情况,侧重于具有时代特征的词汇和名物制度的解释。校勘精审,注释惬当。书末附马廉、阿英和整理者的相关文章。本书的整理,一方面提供了一个基本保持原貌又比较可读的版本;另一方面又寓研究于注释,不仅疏通了文意,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历史文献和语言文字的例证,为话本找出比较确定的时代特征,结论可靠,详实有据。本书的出版,必能满足阅读欣赏和学术研究的需要。 -
轮回醒世
《轮回醒世》是一部罕见的明代文言小说集,共十八卷十八部,收故事一百八十三篇。书前有秣陵也?《轮回醒世》未见书目著录,作者无考。但此书所收集的故事作为明代公案小说的一种变体,在揭露晚明社会的腐败黑暗方面提供了有用的社会史料。书中不少篇章已考知为前人文言小说或白话小说的改编本,可谓古体小说通俗化的一个典型例证。 书中故事分十八部,每部一卷,按题材分类,近似类书的体例,按其标目分为:廉慈贪酷、嗣息配偶鳏寡孤独、慷慨悭吝、悲欢离合、侠豪卑污、贞淫、贵贱贫富、公平刻剥财成勤惰、救援盗拐、人伦顺逆、嫡妾继庶、施济吞谋、智愚寿夭、忠奸、矜骄承奉、屠杀生全、妖魔、伢行衙役。每一部中一般善恶对比,两类故事都有,用以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福善祸淫,自作自受。全书偏重于惩恶,绝大多数故事以阎罗王判案作为关键,借用佛教徒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观念作解释,可谓“释氏辅教之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六篇)的后继者,但它只借用了佛经中十殿阎王的传说,让阎罗王为人世的公案主持公道,宣扬的主要是传统的儒家道德。利用阎罗王或城隍神判断公案只是以神道设教的一种手段,实际上却是一种变相的公案小说。 《轮回醒世》在思想倾向上的重要特色表现在:一,肯定了青年男女推翻父母之命的婚约、另配新的对象等惊世骇俗之举,比之前的一般才子佳人小说的思想更加解放,如:《一面成婚》《卖婢得婚》《再世婚姻》《四鱼精成就良缘》等篇。二,肯定了发财致富的经营活动,对行善者往往以钱财作为回报,如:《三指成家》《勤俭致富》《横财致富》《债利致富》《经营致富》等一系列致富故事。三,多次肯定了强盗的合理存在,如《阴司三遣盗》,比《水浒传》更明白地说明了“官逼民反”的道理,在揭露晚明社会的腐败堕落上有较高的认识价值。 《轮回醒世》在艺术上也表现出一定的特色,与当时民间流传的通俗小说不同之处是,叙事常用一些对仗骈语,它比之同时代的公案小说之类,文字略为典雅;比之一般的杂事笔记,情节较为丰富,描写更为详尽,具有更多的小说成分。因此在明代的文言小说中自有其独特的价值。 《轮回醒世》作为一部汇编式的故事集,共有一百八十三篇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里往往又包含了数个小故事,如:《十丧夫》《追寻十贼》《大慈救十难》等就包含了十个小故事。其中不少故事采自前人的小说,又经过了或多或少的修改,当然其修改加工往往艺术手法不高,不能夺胎换骨,推陈出新,但其中也可以看出许多古代小说和小说母题的演化轨迹之一斑。 程毅中先生将国内所藏明刻本与日本名古屋市蓬左文库藏明聚奎楼刻本加以配补,并精心做了点校工作,使这一未见书目著录的明代小说集得以以相对完整的面目出现,其出版对研究中国文学史,尤其是研究中国小说史有所裨益,并且也为研究明代思想史、社会史提供了许多鲜活形象的材料。 中华书局素以“弘扬传统,服务学术”为己任,使这一新发现的明代小说孤本化身千亿,流布人间,定会惠泽学界,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