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银行学
《北大清华学经济·投资银行学》主要内容: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从世界经济看,经济全球化正在加速蔓延,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从国内经济看,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经济体制和经济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经济科学本身的发展看。经济学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的分支,不断丰富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但是,所有这些发展和变化,还难以及时地反映在我们的教材中,我们的教学工作也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发展和变化。不论是大学。还是社会,都希望经济学教材能够贴近现实.并反映经济发展的未来。可以说,时代呼唤着更新、更好的经济学教材。为了满足教学工作和广大读者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套丛书。由于作者是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第一线授课的教师为主,所以,这套丛书包含了在“北大清华学经济”的立意。 -
The Accidental Investment Banker
Jonathan A. Knee had a ringside seat during the go-go, boom-and-bust decade and into the 21st century, at the two most prestigious investment banks on Wall Street--Goldman Sachs and Morgan Stanley. In this candid and irreverent insider's account of an industry in free fall, Knee captures an exhilarating era of fabulous deal-making in a free-wheeling Internet economy--and the catastrophe that followed when the bubble burst. Populated with power players, back stabbers, celebrity bankers, and godzillionaires, here is a vivid account of the dramatic upheaval that took place in investment banking. Indeed, Knee entered an industry that was typified by the motto "first-class business in a first-class way" and saw it transformed in a decade to a free-for-all typified by the acronym IBG, YBG ("I'll be gone, you'll be gone"). Increasingly mercenary bankers signed off on weak deals, knowing they would leave them in the rear-view mirror. Once, investment bankers prospered largely on their success in serving the client, preserving the firm, and protecting the public interest. Now, in the "financial supermarket" era, bankers felt not only that each day might be their last, but that their worth was tied exclusively to how much revenue they generated for the firm on that day--regardless of the source. Today, most young executives feel no loyalty to their firms, and among their clients, Knee finds an unprecedented but understandable level of cynicism and distrust of investment banks. Brimming with insight into what investment bankers actually do, and told with biting humor and unflinching honesty, The Accidental Investment Banker offers a fascinating glimpse behind the scenes of the most powerful companies on Wall Street. -
华尔街的大马猴
次贷风暴、金融海啸为什么会发生? 投资人的钱是怎么蒸发的? 投行里的人都在做什么? 他们吃什么?穿什么? 他们的女朋友长什么样? 他们每月挣多少钱? 他们满足吗? …… 本书讲述两位年轻银行家罗尔夫和特鲁珀在华尔街的人生经历,这是特鲁珀和罗尔夫的个人成长经历,更是所有新入行的年轻银行家所必须经历的磨难。无论就职于哪一家银行,相信任何一位银行助理都不乏同样的感受。 其实,投资银行的生存原则说到底就是“愿者上钩”。要么像鱼儿一样,牢牢咬住诱饵,享受美味佳肴之余还可以借助鱼线的拉动往上跃,越高越好,哪管人格的沉沦;要么保持大度的胸襟,冷眼看待银行里发生的一切,用幽默和自嘲安抚自己失去平衡的心灵。但实际上,想要保持头脑的一半清醒,对心理平衡似乎帮助不大,这就好像一只脚踩在干冰上,而另一只脚踏在炭火里一样,虽然冷热相抵后计算出的平均温度正好合适,但人的双脚注定会皮开肉绽,痛苦难忍!不是吗? 这本书是作者罗尔夫和特鲁珀讲述自己在投资银行的奋斗历程。从最开始梦想到投资银行工作到最后拼命想挣脱,两位作者回顾了一路走来的工作体验和心路历程,展现了一个真实并且不为人知的投行,让我们看到了投资银行家特别是底层从业人员风光背后的艰辛、无奈,更读到了一种对于人生和生活的选择。 面对金融业尔虞我诈的两面人生,他们是要赔上一生的幸福,还是平安脱险,在风暴来临之前全身而退…… -
最后的胜者
《最后的胜者:杰米·戴蒙与摩根大通的兴起》内容简介:在2008年灾难性的金融危机中出现了一位领袖,他带领他的团队巧妙度过了这场金融浩劫,令对手望尘莫及。他就是杰米·戴蒙,摩根大通主席兼CEO,华尔街的领军人物。2008年,戴蒙在短短十一个小时之内就收购了濒临破产的竞争对手贝尔斯登,震惊世界。更令人惊叹的是,在全行业陷入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戴蒙却领导公司不断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当戴蒙的竞争者们目睹自己的公司轰然倒塌之际,唯独摩根大通,在华尔街史上最艰难的时期飞跃发展。这本杰米·戴蒙的传记对这位当今金融界唯一可以被称为英雄的人物做了最全面刻画。 -
高盛帝国
《高盛帝国(前传)》讲述了:从为生计奔波到经营一家裁缝店,从地下室小作坊式的银行业务到开创高盛公司的宏伟蓝图。当马库斯•戈德曼从欧洲移民到美国,谁又能想到他能白手起家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成为华尔街最耀眼明星的创始人。没有哪家伟大的公司不是经历过重重磨难的,高盛也不例外。在这部观点深邃的企业传记中,高盛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亨利•戈德曼的孙女琼•布雷顿•费舍尔以第一手资料追溯了高盛集团成型初期的历史,并描述了当时的高盛人所秉持的价值观。 费舍尔还描写了亨利•戈德曼通过艰苦的努力赢得的胜利,以及他在高盛集团初创时期并不平坦的职业发展道路,其中不乏对戈德曼家族与萨克斯家族矛盾细节的描述。费舍尔还生动地描写了亨利•戈德曼所支持的慈善事业,对艺术品的钟爱,还有与社会知名人士——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友谊。 在我们这个时代,华尔街的辉煌似乎已经成为了过眼烟云,通过此书中对华尔街初创时期的历史记述,我们或许不仅可以了解到为什么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仍然能够屹立不倒,并且同时也能理解为什么回归其初创者订立的价值观或许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用的建议。同时,相信这本书所讲述的故事也能为处于初创阶段的企业提供相当有价值的参考。 -
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
企业是否应当,以及何时投资于新资本设备,增加工作组,或者开发新产品?为什么投资的传统经济模型未能解释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投资开支活动?在本书中,阿维纳什·迪克西特和罗怕特·平迪克提供了一种关于企业资本投资决策的新理论,强调了大多数投资决策中的不可逆性,以及作出这些决策时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利用这种方法,他们回答了投资决策和投资支出出行为中的上述问题以及其他重要问题。 关于投资的这种新方法认识到了等待更好(但永远不完全)信息的期权价值。它利用了金融市场期权理论的一种类推,这使它比传统投资理论拥有一种更丰富的动态框架。作者以一种清晰而且系统的方式阐述了这种新理论,而且还巩固、综合并拓展了从这种理论中发展出来的各种研究领域。 本书揭示了理解企业投资行为的重要性。它阐述了这种理论在投资的产业动态均衡和政府政策方面的影响,还揭示了这种理论如何应用到特定产业及各种更宽泛的商业问题。 作者简介: 罗伯特·平迪克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三菱银行经济学讲座教授。他的著作包括《世界能源需求结构》(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与丹尼尔·鲁宾菲尔德(Danel L.Lubinfeld)合著的《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麦吉尔出版社)(中译本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以及《微观经济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中译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等。 阿维纳什·迪克西特,普林斯顿大学约翰·J·F·谢勒德(Jolm J.F.Sherrerd')第52任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他的著作包括与维克多·诺曼(Victor Norman)合著的《国际贸易理论》(剑桥大学出版社),与巴利·内拉巴夫(Barry Nalebuff)合著的《战略性思考》(诺顿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