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名·桥
《废名•桥》是对废名《桥》一书的诗学解读,统观乃一部诗化小说研究,散读则为一组文化散文。废名堪称是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的鼻祖,他花了十年光阴精心创作的《桥》被朱光潜称为“破天荒”的作品,是诗化小说的代表作。《桥》中充满了镜花水月的幻美色彩,它的乌托邦般的田牧歌情调是通过对女儿国、儿童乐园、乡土的日常生活与民俗世界等几个层面的诗性观照体现的,最终使小说生成为一个东方理想国的象征图式。在技巧上,《桥》运用了“唐人写绝句”的手法。这种诗化特征又使它成为一个晦涩难读的文本。《镜花与水月》从诗学的角度对废名这部小说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试图从语言和手法的层面切入《桥》的世界,通过对“心象”范畴的捕捉和辨析,揭示了小说的诗学独特性,并展示了一个学界尚未充分触及的微观诗学的研究视野。 -
桥
废名中篇小说《桥》被誉为“破天荒”的作品。《桥》描写小林、琴子、细竹三人所见所历的乡间风物、景致、人情,不求情节而但求一种心境、一种禅意。似淡似酽,似欢乐似忧愁,如梦如画如诗,在废名笔下,《桥》的所在,是一处未落凡尘的世外仙境。 《桥》以意境之美、语言之美,将京派文学推向新的高度。 -
废名小说
废名的一生寂寞平淡,其文学活动除了产与冯至合办过一本杂志(《骆驼草》,1930)之外,基本上以教书为业,据说,他在北大所开设的“李义山诗妇女观”一课终因只有三人选修而被迫停开。他的学生回忆说,废名讲课的方式基本上是旁若无人的自问自答,令听者每每不知所云。 废名长相奇古,性格内向,不太与人交往,行为举止时有怪异之处,用毛笔写英文即是一例。但废名的思想和创作去波诡云谲,充满了变化和波动。他先是由儒入道,继而由道入佛,后来又声答信奉马克思主义,并认为佛理与马克思主义声气相通,幻想着将儒道佛和马克思主义熔于一炉。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个性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也是著名的文体家。早年与鲁迅一起开创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先河,又尝试将唐人写绝句的方式引入小说创作,成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其文风影响了沈从文、汪曾祺、何其芳等一批作家。废名的难读与晦涩的确是事实,就连周作人在阅读废名小说时也坦言“所懂未必多于别人”。但以我的经验来看,废斪 晦涩其实并不可怕,关键在一要找到作家创作的“心路”,了解他文体的来源,熟悉他的技巧和叙事方法。更何况,废名的小说也不是篇篇难读。 -
废名先生
本书收录了作者研究废名的21篇文章,涉及研究废名的作品、生平交游等。书中还将目前能够找到的与废名有关的图像资料全部收入,总共近百幅之多。废名之子冯思纯、《废名年谱》作者陈建军教授作序,止庵、张雨生作跋。本书采用一手文献资料撰写,曾被许多专家誉为“填补废名研究空白的著作”。 -
莫须有先生传
莫须有先生何许人也,或许有之或许无之(如其姓名)。其实,莫须有先生乃是一介忧时伤世的普通的知识分子,或许,废名先生的影子隐约其间,这也未为可知。 本书包括《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和《桃园》等三部作品。《莫须有先生传》和《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是废名先生的代表作也是被人们视为难懂的作品,其实,不是其作品难懂而是人们的意趣和心境比不上废名先生的雅致与平和。《桃园》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向我们讲述了一些可爱的平凡人物的平凡生活。 -
废名集(全六册)
本书共六卷,分上下两编,以国共易手为界,上编为作为作家的废名的创作;下编为作为学者的冯文炳的著述。上编收1922至1948年间的作品,下编收 1949至1964年间的作品。上编以文体划分为小说、文、诗、论四类,各类依时间顺序分辑;下编基本以研究对象为分类标准。本书是新文学中除《鲁迅全集》以外唯一全面整理的作家集,所采用的底本基本为初版本,体例是全部依底本排印,底本有错依校本改者出注,底本不误校本误者不出注。废名作品散佚极为严重,以往从未出版过能反映其全貌的集子。经过多年艰苦收集,本集中新发现的文本约占三分之一。全书历时十二年,校勘作者身前所有版本,对废名作品的研究者、爱好者及文学写作者、爱好者均是一个福音。 分集情况: 1、以解放为界,分上下两编。 2、第一集,第二集——小说,包括三个短篇小说集,三部长篇,和一些未入集的小说。 3、第三集——散文、新诗。 4、第四集——诗论、佛论,解放后古典文学研究。 5、第五集——鲁迅研究。 6、第六集——新民歌研究与创作、汉语研究、美学等。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