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斯鸠与卢梭
本卷的主题为政治哲学,共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篇文献为《孟德斯鸠与卢梭》;第二篇文献则是根据涂尔干专门讨论社会主义问题的讲义整理而成,为《社会主义与圣西门》;在最后一部分中,编选了涂尔干所发表的专论政治理论和政治问题的书评、笔记、论文和讨论等。 本书为《涂尔干文集》的第五卷,主题为政治哲学,第一篇文献为《孟德斯鸠与卢梭》,由两部分组成:《孟德斯鸠对社会科学兴起的贡献》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这两篇文献中,涂尔干的立论都试图暗示:社会学的肇端应该追溯到孟德斯鸠和卢梭有关“法”的理论。 第二篇《社会主义与圣西门》根据涂尔干的课程讲义整理而成,核心论题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基本差别,由这一差别可以引出两者在起源、样态、社会建构的形式和方向上的根本差别。 本书为研究涂尔干的政治哲学思想所不可或缺,通过考察他对卢梭和孟德斯鸠思想的诠释和对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检视得以更全面和透彻的理解涂尔干的思想,并且本书的翻译水准很高。 -
哲学讲稿
《哲学讲稿》是早年涂尔干在桑斯中学任教时,由其学生安德鲁•拉朗德所作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从内容上来说,由于该讲稿所面对的是些中学生,所以,无论是讲述方式,还是讲述内容,都不会晦涩难懂。也正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哲学课程中所要求的哲学基本问题以及构成哲学经典的各个哲学家的学说,这份讲稿就显得很通俗易懂,有些地方甚至还很口语化。 像其他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想进一步竞争大学教职的毕业生一样,这位与哲学家柏格森同时代后来成为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的涂尔干,在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之后,开始在法国的桑斯中学(后到圣·昆丁中学)教授哲学。所以,该书至少适合两类读者。 首先,这份讲稿可以让没有受过哲学训练的普通读者,也能够很容易的跟着涂尔干了解和思考哲学问题。从“入门”和“普及”的意义上,只要是对哲学有兴趣,都可以从中发现其妙处。文字不难,内容简短易懂,并且讲稿还很体系化,读此书相当于经过了一次法国哲学基础教育训练。众所周知,哲学家辈出的法国,中学哲学教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相信有兴趣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慢慢体会到。 其次,对于想了解和研究涂尔干思想的读者来说,这份讲稿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犹如涂尔干早年在桑斯中学所作的演讲所言,当时的法国以及作为哲学教师的涂尔干,都力图通过中学哲学教育来实现对未来公民的培养,以克服和摆脱法国当时所遇到的各种社会和政治问题。这是理解涂尔干思想的重要起点。从涂尔干思想发展角度看,在中学任教的这段时间是其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理解他为何转向社会学研究,提出他的一整套社会学理论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 所以,这本书在引介法国中学哲学课程讲稿,介绍涂尔干思想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大学译丛•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是一本诠释性和比较性的论著,作者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著作进行了简洁而又全面的分析,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三位建立了现代社会学基本框架的思想巨匠。《大学译丛•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是社会学领域初学者无法绕过的参考文本,被誉为“了解社会学三大古典传统的系统入门书”和“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的生命线”。 在《大学译丛•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前三篇中,吉登斯分别对三位大师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以此揭示他们在社会理论贡献之间的内在连贯性;在结论篇中,吉登斯讨论了将马克思与另两位大师作比较的主体思路,并厘清了以往在这一主题上的一些误解。 《大学译丛•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1971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至2011年该版销量超过15万册。 -
自杀论
作者通过系统研究,探索自杀原因和它的规律性,写出这本系统论述自杀的著作。是迪氏一部重要的社会学著作,和《社会分工论》内容十分密切。 -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本卷是《涂尔干文集》的第六卷,共包括六编。第一编为《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主题为“存在的社会起源”,它是涂尔干中晚期社会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文种包括其宗教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的一些关键概念;此外,本卷也编排了涂尔干有关宗教研究的其他重要文献,其中包括一些文章、笔记、书评和讨论。这些文献不仅有助于澄清涂尔干有关原始宗教的基本观点,也可以帮助我们依照上述线索来体会宗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本卷收录的第一篇文献,为《乱伦禁忌及其起源》。这篇文献为1898年发表在《社会学年鉴》第一卷的第一篇文章,足见其在涂尔干本人的理论发展和“社会学年鉴”学派的思想传承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除形式上的重要性外,本文在内容上也可以说是涂尔干思想转向的一个标志,与《分类的几种原始形式》(即《原始分类》)和《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相比,本文发表得最早,而且论题专一,集中于“存在的社会起源”上。为何将“乱伦”作为核心议题,涂尔干说得很清楚:正因为乱伦(inceste)不仅是被禁止的,而且被当作所有不道德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所以,乱伦禁忌应该是社会规制的最初形式,其形态学上的原始形式就是外婚制(exogamie);换言之,道德的起点完全可以归结为这样一种制度,而考察乱伦禁忌的线索,就是追查外婚制生成发展的脉络。然而,涂尔干并未就此止步,他继承并修正了弗雷泽的研究路线,认为外婚制与图腾制度不仅彼此有所关联,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占据首要的地位,相比而言,外婚制与血亲之间的关系则是次要的;考察前一种关系的核心要素,就是原始的仪式和仪轨,而在有关仪式和仪轨的考察中,“集体表现”(representadon collective)不仅能够扮演重要的角色,其社会学意涵也可以得到呈示。可以说,《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是涂尔干中晚期社会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涂尔干宗教社会学和知识社会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在本文中都已露出端倪了。 此外,本卷也编排了涂尔干有关宗教研究的其他重要文献,其中包括一些文章、笔记、书评和讨论。这些文献不仅有助于澄清涂尔于有关原始宗教的基本观点,也可以帮助我们依照上述线索来体会宗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以“个人主义与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精英与民主”和“1789年的原则与社会学”为代表的诸多文献,以及涂尔干为《社会学年鉴》前两卷撰写的序言,迄今为止始终被学术界公认为是最能体现涂尔干理论倾向与现实关怀的理论文献。读者可以从中清清楚楚地看到,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是怎样从学理上界清“道德个人主义”的基本观念,并在充分说明这种观念之限制的情况下,将其诉诸实践的。 本卷选编的第四部分文献,以“人性的两重性及其社会条件”为先导,引入了涂尔干有关社会学及其方法的讨论。在这篇文章中,涂尔干通过“人性的两重性”观念,向我们阐明了他是如何面对、处理和力求解决康德的难题的;因而,读者也可尝试从这篇文章中区辨涂尔干主义与康德主义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本部分收录的其他文献中,读者也可以通过涂尔干对同时代其他理论家的解析和批评,从更宽广的平面上,把握涂尔干社会学的基本观念,洞察涂尔干与其他理论流派之间相互影响、承续乃至对立的复杂局面。 在本卷的末尾,我们也选编了一些涂尔干关于家庭史和法制史研究的论文,倘若把这些文章与涂尔干很著名的一些著作配合来读,读者想必会得到很多的乐趣和发现。 -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