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建构与设计
本书根据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建构工作室近几年的设计教学成果撰写而成。工作室的教学与研究的核心内容就是空间和构成空间的物质手段相互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将建构视为可以训练的设计工作方法,运用模型来构思设计。通过对模型材料的操作直接赋予设计以形式,从块体、板片和杆件这三个基本要素来展开,各要素形成各具特色的空间。各种空间与建构材料相结合,衍生出各种设计课题。本书从空间、建构和方法三个方面阐述练习中所涉及到的上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收录了四个学生练习以相关操作步骤,以期广大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借鉴与启发。 -
Education of an Architect
-
Less is enough
“Less is more” goes the modernist dictum. But is it? In an age when we are endlessly urged to do “more with less”, can we still romanticise the pretensions of minimalism? For Pier Vittorio Aureli, the return of “austerity chic” is a perversion of what ought to be a meaningful way of life. Charting the rise of asceticism in early Christianity and its institutionalisation with the medieval monasteries, Aureli examines how the basic unit of the reclusive life – the monk’s cell – becomes the foundation of private property. And from there, he argues, it all starts to go wrong. By late capitalism, asceticism has been utterly aestheticised. It manifests itself as monasteries inspired by Calvin Klein stores, in the monkish lifestyle of Steve Jobs and Apple’s aura of restraint. Amid all the hypocrisy, it must still be possible to reprise the idea of “less” as a radical alternative, as the first step to living the life examined. -
地形学和心理空间-建筑研究-02
《建筑研究2:地形学和心理空间》内容主要来自2011年5月25日至5月29日,在南京和上海两地举行的第二届“当代建筑理论论坛”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围绕两个中心议题,“地形学”和“心理空间”,分别以戴维·莱瑟巴罗的著作《建筑研究2:地形学和心理空间》和安东尼·维德勒的《建筑异样》为基础,并包含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公开讲座和名为“山水”的展览。 -
建築為何重要
建築為何重要? 因為建築物告訴我們,我們是什麼、我們想成為什麼。 而能提供最多答案的,有時正是那些平凡的建築。 人類生活不能沒有建築,屋頂為人遮風避雨,人們在建築物之中感 到喜悅、悲傷、困惑、敬畏…… 當建築與人的情感產生關連,才超越了原本的功能,變得重要,即 使詩歌、文學或繪畫都無法取代。 建築為何重要?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每天都會看到,無時無刻不 影響我們。答案也很複雜,因為涉及能源耗損、綠建築運動、營造業經 濟等重大問題。除此之外,還有社會責任、城市記憶、時間和地區營造 等攸關我們生命經驗的因素。 《建築為何重要》談論的不止是建築界的偉大傑作,也有我們每日 所見的普通建築。試想,要釐清建築的影響力,怎麼可能不走進攤販叫 賣的街道,看看人們的喜怒哀樂? 《建築為何重要》鼓勵每一個讀者去看,並慢慢學會相信自己的眼 睛。 與約翰.伯格《觀看的方式》、阿隆.柯普蘭《怎樣欣賞音樂》齊 名的建築評論經典 ◆建築的意義:挑戰VS.舒適:儘管萊特設計的房子會漏水,柯比意 的房子排水不好、法蘭克.蓋瑞的房子很難蓋,但如果沒有他們的熱情 ,沒有他們所開創的可能性,我們無法想像自己的文化會是什麼模樣。 ◆欣賞建築形式:分析建築沒有通用的標準,在時間與空間複雜的 交互作用下,若是單用數字表現建築美學,便忽略了錯綜複雜的背景因 素。建築物外觀與人們的感受,究竟有何關連?從科德角式小屋到廣闊 屋頂的草原建築;從林肯紀念堂至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建築學的幾何 原理,創造出人類最豐富的想像力。 ◆優雅的平衡,細節的靈魂:林瓔的越戰紀念碑、亨利.培根的林 肯紀念堂、密斯.凡德羅的西格拉姆大樓、愛德華.杜瑞爾.史東的通 用汽車大樓、貝聿銘與亨利.考伯的約翰.漢考克大樓、古典神殿風格 的銀行、玩世天真的耶魯大學校園……戈德伯格評析美國當代的經典建 築。 ◆街道是經過協議的房間:建築師如同舞者,跟隨著彼此的腳步, 卻不能踩到別人的腳趾。在紐約的中央公園西路、法國巴黎的凡登廣場 、英國巴斯的皇家新月樓……有時,街道比建築更為重要。 ◆城市,聚集人類的外部記憶 城市將人們聚在一起,建築成為橫跨世代的記憶裝置。紐約地標保 存委員會痛惜已拆除的大都會歌劇院,但城市也有蓋出新建築的壓力, 新與舊的平衡該如何拿捏?戈德伯格結合建築評論與建築史的角度,補 足我們過去對建築的片段認知。 本書特色 美國亞馬遜書店4.5顆★推薦 2012年美國建築博物館文森特.史庫利獎最新得主 1993年紐約公立圖書館選為大文豪(Literary Lion) -
住得优雅
朴实的语言,结合超过100幅的纯手工绘图和超过30幅的住宅真实照片,全面清晰的将住宅设计的34个法则娓娓道来。 怀念曾经充满人情味的居住环境,呼吁人们对自己切身的住宅环境及周围都能给予关注,而非只关心自己的住宅那一小片天地;能够保持原泰置身其中,而非凭爱好随意改变;能够懂得有所取舍,而非不知节制的想要实现所有对住宅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