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火集
1984年,野火集專欄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刊出,作者龍應台當年只是個投書的女子,文章刊出後,回應不斷,在那個沒有網路沒有電郵、電視只有三台、電台只有公營、報禁未開的戒嚴年代,「野火」的影響力靠口傳、靠影印、靠大字報,也正因此,1985年「野火」成書上市,短短二十一天再版二十四次,四個月後馬上要破十萬本的大關,讓「野火」成了一個時代的共同記憶。 那正是熱切希望突破現狀、衝撞權威的八0年代。奮不顧身、理想閃爍著光采的野火時代,二十年後看來,那也是充滿了台灣命運的種種契機的時代。 一篇〈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的個人投書會演變成一股燎原野火,一個學英美文學批評的女子,成了推動社會說真話的能量來源!「野火」之後不久,台灣經歷了開放黨禁報禁、解嚴、政治強人過世、民意代表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台灣宛然脫胎換骨的青春期男女,經歷著關鍵的二十年。《野火集》二十周年紀念版便是台灣社會不分藍綠充滿熱情的青春的記憶,這場「時代的刻痕」,有著更多豐富的故事,每一篇《野火集》的文字背後,有著說不完風聲鶴唳的時代痕跡,本書整理出龍應台當年精采文章及其幕後種種,並增加了海內外最具代表性的二十位華人(柏楊、余秋雨等)為他們所共同見證的台灣青春時期留下文字,共同推薦。 -
龙应台评小说
-
目送
龍應台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從純真喜悅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 《目送》的七十四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編輯手記 二十多年前讀龍應台《野火集》長大的一代,現都已為人父母,激情理想的青春走到了平淡真實、以家庭為重的生命階段,而當讀到《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時讀者心中不禁要激動:「不是只有理想批判是激烈的,人生中的悲欣交集也有其壯美阿!」 2008年新作《目送》裡除了七十四篇精采散文,更收錄了龍應台以相機在台港中各地所捕捉的人生風景,圖文並茂地呈現「人生」,淡雅運筆寫出花枝春滿的「生活」。 作者曾說自己當上母親後開始上「人生的課」,且自謙成績不佳,而她口中這堂困難無比的課,正是我們所有人必上且百味雜陳的一堂課,正如她在<目送 >一文中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從牽著幼子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孩子青春期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著年邁父母親中滋味自己為人女兒的過往,人生充滿一去不返的背影與目送,龍應台新書裡處處是我們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 今年每個家庭如果要選一本三代共讀的書,《目送》絕對是首選的一冊。 ■本書目錄 I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 雨兒 十七歲 愛情 山路 寂寞 (不)相信 1964 明白 什麼 共老 如果 跌倒 --寄K 牽掛 胭脂 寒色 散步 為誰 俱樂部 回家 五百里 菊花 母親節 兩本存摺 幸福 最後的下午茶 II 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 看 憂鬱 我村 海倫 火警 薄扶林 黑幫 金黃 杜甫 舞池 手鐲 江湖台北 四千三百年 阿拉伯芥 普通人 首爾 國家 Sophistication 雪白的布 星夜 卡夫卡 常識 淇淇 狼來了 新移民 蔚藍 花樹 亂離 時間 距離 蘇麥 蓮花 慢看 III 滿山遍野茶樹開花 幽冥 繳械 年輕過 女人 假牙 同學會 關山難越 老子 走路 眼睛 語言 注視 關機 冬,一九一八 魂歸 -
在海德堡坠入情网
《在海德堡坠入情网》作者是一个到处游历的台湾女人,她穿梭于一个又一个城市之间,用近乎童稚的原始眼光去观察世界的种种。也许她并不是一个美女,却有着最美丽的才华和思想。看过这本书,你应该会对这个特别的女人有些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