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国史史料四编
当代民国史研究领域,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不断改善,出现了新的学术研究、交流的新形势,特别是对民国史的研究更是处在深入、广泛的发展时期。由于客观社会的发展及史料的不断充实,新的研究成果的认可,许多过去旧的看法成为疑问,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当今国内外史学界,正在利用已有的史籍和研究成果,新方法,新观点,变革过去的陈旧的研究方法,这种强劲的新一轮民国史研究势头,无疑是将对这方面史料提出更多,更广泛,更深入的需求。 过去我们组织出版了许多民国史方面的史料(如《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中华民国史史料三编》),很多是原始一手资料,对于研究认识这段历史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一定成度上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今后我们将不断关注这种研究趋势的发展和要求,继续组织收集相关的、更系统、具体的史料为研究者提供资料,本辑《中华民国史史料四编》主要提供的是民国初期官方的一些第一手资料,用以呈现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等方面情况,本资料还提供了许多有关金融、商业、贸易、交通等方面的史料。如金融年鉴、银行年鉴、商标公报等等资料。均是十分难得的史料。 这些资料以某个系统的数据反映当时的经济状况,比一般其他来源资料可靠详实,全面系统。值得重点说明的是本集收了“孙中山先生”给蒋介石、廖仲恺等民国革命初期主要领导人的一批信函手札,以及蔡元培给宋止文等人的信稿,这些信函让史学家们又感悟到当时的社会实况。在当今的情况下从民国史研究的新发展状况,用新的方法,用的观点去研究这些史料,史学家们将会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对过去一些不清楚的疑点会得到进一步明确,会有新的收获和新的研究成果。 -
吴稚晖全集
《吴稚晖全集(套装共14册)》内容简介:吴稚晖在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的同时,也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在语音、文字、哲学、教育、书法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一生著述颇丰,有《吴稚晖先生全集》18册在台湾出版。 我社新版仍如原版作繁体竖排版,在原版的基础上对其体例加以调整,分为14卷,具体为:1.哲理与文教;2.科学与工艺;3.国音与文字学;4.国是与党务;5.日记、书信、笔记;6.杂著。主要内容如下: 《哲理与文教》 共2卷,是吴稚晖哲学思想和文化教育理念的阐发。其中有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反思,也有对西方哲学的认识和体悟。涉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则更为丰富,具体到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 《科学与工艺》 共1卷,内容包括对科学之于人类的意义、工业生产之于经济发展的意义等的阐述,以及倡导青年学习科学,呼吁政府发展工业等,是吴稚晖的科学思想和经济思想的反映。 《国音与文字学》 共2卷,是对汉语语音与文字学的研究性著作。内容包括对汉字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对汉语语音的特点、语音的沿革以及语音统一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方案等问题的研究。 《国是与党务》 共3卷,内容是吴稚晖不同历史时期对时政和国民党内部事务发表的看法和提出的主张,诸如甲午战争、君主立宪、列强侵略、无政府主义、学生运动、抗日救国、国共两党关系等等。 《日记、书信、笔记》 共4卷,是吴稚晖不同历史时期记述个人生活的日记、与友人往来书信以及读书和游历时所做笔记的汇总,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充分反映了吴稚晖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杂著》 共2卷,内容丰富,文体多样,有随笔、杂文、诗歌、公文、序跋、题词、挽联、研究论文等等,是吴稚晖思想和情感世界的全面反映,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
历代判例判牍(全12册)
目录 历代判例判牍(第一册) 金文中案例六则 张家山汉简所载奏谳书 文献资料所载唐以前案例选辑 文明判集残卷 安西判集残卷 开元判集残卷 开元岐州郿县尉判集残卷 永泰河西巡抚使判集残卷 龙筋凤髓判 疑狱集 折狱龟鉴 棠阴比事 棠阴比事原编 棠阴比事续编 棠阴比事补编 历代判例判牍(第二册) 历代判例判牍(第三册) 历代判例判牍(第四册) 历代判例判牍(第五册) 历代判例判牍(第六册) 历代判例判牍(第七册) 历代判例判牍(第八册) 历代判例判牍(第九册) 历代判例判牍(第十册) 历代判例判牍(第十一册) 历代判例判牍(第十二册) -
民报(全六册)
《民报》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创辨的最著名的刊物,是同盟会的机关报。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日本东京创刊,其前身是《二十世纪之支那》。初为月刊,后改为不定期出版。 《民报》是在革命急剧发展的形势下,适应门争的实际需要而诞生的。从一开始它就以战门的、批判的姿态出现在政治舞台,以全力宣传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劳动保障纲领,阐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主旨,明确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纲领。 -
清朝续文献通考(全四册)
《十通》是书名带[通]字的十大书的总称。唐代杜佑撰《通典》后,有南宋郑樵撰《通志》、元初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清乾隆时官修的《续通典》、《清朝通典》、《续通志》、《清朝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文献通考》,加上前面[三通],称为[九通]。 -
恽毓鼎澄斋日记
本书记载了恽毓鼎一生的日记。其中包括文献、时事、读经史子集笔记、论古文诗词、民俗风情、家庭锁事。本书不仅反映了清廷末世的腐败,也在古籍版本书画手迹,行医处方,天气天象,地理地震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故本书具有很高听史料价值和可读性,是值得推荐的一部好书。 《澄斋日记》长期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中,篇幅浩繁,有三十六册,百万字之多。因恽氏行草字体辨认较难,断句不易,难以卒读,所以从未刊行面世。史晓风先生退休以后,发军馀热,穷十年之力,埋头整理这一繁重而珍贵的材料,实难能可贵。他年事已高,却勤奋用功,寒暑不辍,把整部《日记》点校整理并誊写一过。由于恽氏《日记》是随笔记录,我用草书,故辨认字体极为艰难。有时辨认某个字,遍阅草书字典,不得其解;以后忽见另一处亦用此字,前后通观,反复研读,其义豁然贯通。遇到许多人名、史事,亦必追根究底,切实理清。这种勤奋、缜密、敬业之精神,老而弥笃,值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