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蛇结
《蛇结》是莫里亚克小说艺术的结晶。整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写给妻子的控诉信逐渐转化成日记、忏悔录,犹如没完没了的长篇内心独白,直到他突然死亡才中止。主人公路易出身卑微,是个有名无姓的人。到波尔多后,由于母亲强大的经营能力而发家致富。小说描述这个心肠冷酷的老守财奴生活在他自己造成的可憎的“蛇窟”中,渴望着向他家里人进行报复,直到死亡来临才觉悟到一生的错误,通过对他不幸的外孙女的同情,找到了爱和信仰。 -
福
《福》是对英国传统经典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大胆反拨与颠覆,与《鲁滨逊漂流记》有很强的互文性。有人把它看作是“南非状况”的寓言。小说以苏珊作为个体对事件的亲身经历,以一种小历史去反拨那个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宏大历史,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本身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展现一条解构历史的路径。 -
苔依丝
本书选录了作家的诺贝尔获奖作品《苔依丝》和童话《蜜蜂》。在小说《苔依丝》里,他热情地深入了亚历山大城的世界,当时在希腊文明的软弱的幸存者之中,正经受着基督教的鞭笞的折磨。怀疑主义和肉欲在这里达到了顶点,神秘和唯美主义的纵酒作乐比比皆是,化为人形的天使和魔鬼在教会的神甫和新希腊主义哲学家们的周围恫吓,在他们上面争夺着人的灵魂。这个故事充满了那个时代的道德上的虚无主义,但是包含着优美的段落,例如在孤独的沙漠中隐居者们在圆柱上传道,或者在木乃伊坟墓中做噩梦都是很精彩的描写。 -
被禁錮的心靈
1930年代至40年代,米沃什歷經波蘭屢受侵略、瓜分,二戰期間,目睹華沙在納粹德國的破壞下變成了廢墟。米沃什關切著斯土斯民的命運,他從反納粹戰爭開始就積極參加了波蘭的抵抗運動,在淪陷的華沙與法西斯德國進行了艱苦的鬥爭。二戰結束後,波蘭雖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立了波蘭人民共和國,米沃什亦曾任波蘭駐美使館和駐法使館的文化參贊,然而他認為政府當局要求藝術家作品中「革命」服務,侵犯了作家特有的職責。於是米沃什在1951年初要求在法國政治避難,從此自我流放到西方。 米沃什在法國流亡了十年,1960移居美國,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任教。1970年加入美國籍。 在米沃什三十多年的流亡中,過的「是一種與城市大眾隔離的生活」。他自稱是「一個孤獨的人,過著隱居的生活」,並表示「流亡是一切不幸中最不幸的事,我簡直墜入了深淵。」 1980年米沃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接受美國《舊金山記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採訪時曾說:「獲獎給我帶來了讀者和困擾。我擔心自己的作品會遭到曲解,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寧願不要讀者」。 1989年後,米沃什結束三十多年的流亡生活回到波蘭,在古城克拉科夫定居直到2004年8月辭世。儘管米沃什的一生漂泊不定,並精通多種語言,然而他始終堅持用其家族從16世紀起就使用的波蘭語寫作,儘管米沃什過去的出生地已被畫為今天的立陶宛,他仍然把波蘭視為祖國。本書是米沃什政論思想的奠基與成名之作。 -
失落的黄金国
★一个传说,串起五百年历史,惊心动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美洲三部曲”之二 ★过去有很多种面目,也模糊不清:它到底属于谁? ★这是一个令人黯然的故事,这是没有历史的历史 ================================================== 印第安人中一直流传着有关黄金国的古老传说,在那个神奇的国度,国王浑身涂满金粉,在圣湖中洗浴。为了寻找令人垂涎的黄金国,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陆续派出探险队。然而,这些欲望注定只是一场疯狂无果的幻想。 而那些被遗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始终生活在岁月赋予的无法胜任的角色中,没有面孔,没有名字,彼此利用,彼此毁灭。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任何故事。 ================================================== ★我从我的过去而来,我就得写我所来之地的历史,写那些被遗忘的人。——奈保尔 ★奈保尔能够用文学的细腻笔触与娴熟的写作技巧刻画历史。——《纽约时报书评》 ★创作《失落的黄金国》所采取的方法——从文本中挖掘看似渺小的个体叙事——被再次运用到游记之中。他尝试了多种文学形式,小说、传记、深度报道、历史评论,它们最终融合到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奈保尔风格”。凭借这种创新,他扩展了文学的领域。——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
惨败
《惨败》是凯尔泰斯的一部小长篇,叙述者是一个后来成为作家和文学翻译者的中年人。这个人对过去遗留的影响感到痛苦不堪,为自己在这样一个残酷的世界不能抚养一个孩子而悲痛,同时也穿插回忆了自己失败的婚姻和职业生涯。 本书和《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同为作者的处女作《无命运的人生》的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