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濟安日記
夏濟安在日記中不僅記載了抗戰時期的中國情勢、其個人的政治觀,以及在西南聯大教書的生活點滴,最重要的,就是對一女大學生李彥的那種一往情深的苦戀,和不斷揣測其心意的矛盾心理,完全展現其浪漫主義精神。但,夏濟安的浪漫主義中卻又包涵了一種強烈的宗教感,他不僅把愛情看得十分神聖, 其處世態度和哲學都帶有一種宗教性悲觀。而這種宗教性勇於自省的精神,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裡,是絕少見到的。 日記從1946年1月1日~9月29日,完整呈現一代文學大師夏濟安的處事心境和情感生活。新版增訂新科中研院院士夏志清專文介紹及校註。 -
岁除的哀伤
《岁除的哀伤》作者夏先生的散文忆人记事,谈文说艺,内容丰富而多彩,怎样编选,颇费踌躇。经与张昌华先生商量,最后决定编选他最为感人的谈自己、怀师友的文字,分为“自传的片段”、“岁除的哀伤”、“张爱玲世界”、“钱锺书天地”和“师友,花木,故乡月”五辑,以感性十足的“岁除的哀伤”命名全书。“回忆”是贯穿这部《岁除的哀伤》的主线。 -
夏志清文學評論集
<夏志清文學評論集>收錄作者研究現代文學重要的十二篇論文,論題兼及中國與西方,時空上下一百年.評論對象計有羅素,艾略特,奧威爾,曹禺,端木蕻良.彭歌,李渝,蔣曉云,梁錫華等人的文學世界,是接續<中國現代小說史>的力作. 作者論旨兼顧西洋文學與我國固有文化傳統,故其評析作品,探討問題,見解獨有,引人深思.其行文優美而不艱澀,簡潔明暢,讀來趣味盎然. -
夏志清論中國文學(精裝)
本書是繼《中國現代小說史》和《中國古典小說》後夏志清教授留給中國文學研究的寶貴財富。書中16篇文章均為夏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當教授時寫成的。第一部分三篇文章從批判角度審視中國文學,並探問西方學者研究中國文學的方法。第二部分討論元劇《西廂記》及明代劇作家湯顯祖作品中時間的因素與人生短促的主題。第三部分六篇文章探討中國傳統與早期現代小說。最後一部分專論現代小說,時間段為民國至六十年代,分析如端木蕻良的《科爾沁旗草原》和彭歌的作品。 -
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
-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玫瑰 金鎖 沉香屑 美麗蒼涼的告別 空前絕後的文學典藏 張愛玲的「信物」╳夏志清的「按語」 文學史上最難得的一場相知相惜 坦坦白白, 魚雁往返, 一筆一劃,一字一句, 張愛玲與夏志清以三十餘年的往復書簡, 告訴我們, 如何思辯、如何質疑、如何哀傷、 如何勸慰、如何任性脆弱、如何柴米油鹽…… 織造出一幅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獨特景色。 試著辨識那些字裡行間的跡證與緻密的人情紋路,然後, 我們終有一天,總算懂得人間的真實。 夏志清登高一呼,張愛玲神話從此有了精彩的開始…… 不論張愛玲的世界是華麗還是蒼涼, 張夏之間的友誼有他們的通信作見證, 他們的通信也見證了「寒□□」的人間, 畢竟還有互信的可能。 「張愛玲」,不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舉足輕重的小說家,更已經成為一種文化風尚,一種想像資源。回溯上世紀六十年代,夏志清先生出版《現代中國小說史》,不僅深入介紹張愛玲小姐的成就,並肯定她的位置在多數五四作家之上。張愛玲從此進入現代中國文學史的經典,先在海外,然後在中國大陸,成為炙手可熱的作家。 無庸置疑,夏志清對張愛玲有「知遇之恩」;沒有夏的登高一呼,張愛玲神話不會有如此精彩的開始。由這個觀點來閱讀張、夏兩人的通信,才更讓我們覺得彌足珍貴。張愛玲一九七零年代以後逐漸斷絕外界聯絡,與讀者對她的熱情與好奇形成巨大反差,也因此,她所發表的作品每每帶來文字以外的魅力。。張過世之後,與她曾有來往者紛紛披露所持的信件,仿佛片言隻字都散發出特殊榮寵。但比起夏先生所收到的上百封信件,無疑都是小巫見大巫了。 夏志清先生極盡努力,把一九六三年以來所有愛玲寄給他的名片年卡和信札,憑其日期先後排出一個次序來。這些信件按時間排列,按發信的地址分成六組:一、華盛頓,一九六三年五月~六六年九月;二、俄亥俄州牛津,一九六六年十月~六七年三月;三、曼哈頓,一九六七年四月~六月; 四、麻州康橋,一九六七年六月~六九年六月;五、加州柏克萊,一九六九年七月~七二年十月;六、洛杉磯,一九七二年十月~九四年五月。通常在每封信後面夏志清會加上或短或長的按語,對信裡所載之事實及其背景做了些註解和說明,對張迷而言,將更有助於解讀張愛玲。 夏先生的真性情多年來是學界傳奇,他對於張愛玲的關懷溢於言表,也仍然不失赤子之心,如揣想張的體質羸弱來自童年生活的不幸,或建議張多作運動等。他更勇於發表自己生活的意見,從健康到養生,從文學到愛情,信筆寫來,如話家常。我們可以想像張當年讀夏信時或莞爾、或感動的反應。兩人之間的互動讓書信集有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