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清源与他的兄弟
《吴清源与他的兄弟:吴家百年史》主要内容:1924年2月20日,北京西城大酱坊胡同的大宅院内,一位虚弱的老人用他生命的最后的力气,为伫立在病榻前的三兄弟留下遗言:“把书法留给吴浣……”“把小说留给吴炎……”“把围棋留给吴泉……” 几十年后,接受父亲不同遗物的吴氏三兄弟,以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爱好,选择了不同的人生之路:大哥吴浣做伪满洲国官员,日本战败后去了台湾,后又侨居美国;二哥吴炎参加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和抗战,后来成为大学教授;弟弟吴泉在二战前东渡日本一流棋手,被围棋界尊为无冕之王。而这位一心想成为中日友好使者的天才棋士,其实一直背负着中日战争十字架生活在异国他乡…… 拂去岁月的风尘,吴氏三兄弟的人生沉浮为你呈现出那些并不仅仅属于吴家的历史。 -
胜负与艺术――我的围棋之路
像许许多多好的事物一样,发源于中国的围 棋不但属于中国的“国粹”,在我们的东邻日本同 样也得到了精心的滋养和培育,进而深入日本人 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日本文化中不可或却的组 成部分。本书为日本棋圣藤泽秀行的传记,篇幅 不长,却非常生动完整地记录了他的围棋生涯,他 对棋理、人生的独到认识,以及围棋界的诸多趣闻 逸事等等。胜负,还是艺术?或许围棋的魅力正 在这种永远见仁见智的对立统一之中。 -
天外有天
围棋是胜负的世界,善胜负者日人称之为胜负师。胜负师常有,但没世而名不称者居多。吴先生在五十年代前后,对日本一流高手作个别十局比赛,将之全部降级,专就成绩而言,足够资格称得上第一流的胜负师。但在吴先生棋的世界中,胜负只是一个附带的因素。对吴先生而言,围棋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哲理,反复争棋的最后目的,是从中领悟建立圆满调和的道。吴先生韶龄渡日,纵横棋坛四十年,所创布局定式,不知凡几,这些新布局新定式,对当时的胜负未必有助,但却为后来者开辟一片新天地。此所以吴先生卓立于群彦之上,而为围棋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然吴先生之赢得日本举国的尊敬,又不仅在棋艺。凡继往开来为一代宗师者,心有其特殊之气质,曾与爱因斯但共事并为爱氏立传的一位科学家曾说:爱氏是他所识入中最自由、最不妥协、和最有自信者。自由、自信,和不妥协是真正天才共通的特性,也正是吴先生围淇一生的写照。 “匹夫而为异国师,一着而为天下法” ——序吴清源先生《天外有天》节选 沈君山 -
中的精神
我的理想是“中和“。 所谓“中“, 在阴阳思想中,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应该是无形的东西。 无形的“中”。 成形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和”。 围棋的目标也应该是中和。 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 每一手必须是考虑全盘整体的平衡去下 ――这就是“六合之棋”。 -
棋魂·光之棋(1)
进藤光是一个小学6年级学生。有一天,小光跑到爷爷家里寻宝,想赚些零用钱,没想到偶然翻出了一个旧棋盘,就在分接触棋盘的一瞬间,附身于棋盘之上的平安时代天才棋士——藤原佐为的灵魂进入了他的体内。佐为热爱围棋如同生命,小光受到他的熏陶,逐渐对围棋产生了兴趣。 在围棋班上,小光听说各地都有围棋会所,便赶紧跑去下棋。不料在棋场中结识了围棋名人天才少年塔矢亮,为了测试佐为的实力,小光贸然与塔矢亮对弈,结果小胜对手。他误认为佐为的棋力仅能赢过与自己同龄的孩子,对此十分不满,然而塔矢亮却大受打击,失意至极。数日后,塔矢亮再次向小光挑战,虽然他对小光藐视围棋的态度妒火中烧,无奈再次惨败于小光之手,塔矢亮连番受挫,内心更加苦闷,小光应明明邀请,参加了叶濑中学的校庆活动,在会场上他向围棋部的棋谱问答发起挑战,并由此结识了将棋部的加贺…… -
日本围棋名著
《日本围棋名著《玄览》《珍珑》及其他》,本书是赤星因彻等的遗著,原是井上家的秘籍,后来公开发表。该书以死活类图书享誉棋坛,成书于弘化三年(1846),作者赤星因彻更是由于在天保六年(1835)七月,代表其师十一世井上因硕(幻庵)与十二世本因坊丈和争棋时吐血早逝而被人熟知,近年来又作为小说人物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