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方志精读
《中国地方志精读》对中围传统文化的奇葩——地方志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诠释篇、精读篇、书目篇、文献篇,上下牵引,互为补充,力求全方位地呈现这一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典籍的内蕴与价值;并以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例,就如何利用地方志进行史学研究与旅游资源开发作了示范性展示。 -
宋元方志丛刊(共8册)
地方志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典籍和史料宝库。现在于世的完整和较为完整的宋元方志,大约四十余种。它们对于考察所记载的该地区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情、物产资源、地理沿革等,以及研究广场 史,都具有宝贵的价值。然而,长期以来,这批方志分散收藏于海内外各图书馆,读者查阅颇为困难。一些孤本,残本已濒于亡佚。为了保存文献,便于研究利用,现将现存全部宋元方志汇为一编,总名《宋元方志丛刊》,影印出版。 在影印底本的选择上,我们不以刊刻年代的早晚作为取舍的依据,而是尽可能地择取字迹清晰、附刊有后世学者写的校勘考证等研究成果的足本,以便于读者参考。对于各本均残的广场,这次影印不作辑补,一仍其旧,各志悉以通行名称着录。 -
大清一统志(全十二册)
《大清一统志》是清朝官修地理总志。清代编修《一统志》前后凡三次,第三修始于嘉庆十六年(1811),成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又名《嘉庆重修一统志》,穆彰阿等修,共560卷,另加凡例、目录2卷。《嘉庆重修一统志》进行了增补,不仅仅是嘉庆二十五年以前的清代地理总志,而且也包含了以往各代的地理志内容,它不仅为研究清史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也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其价值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地理总志。兹将本书影印出版,以飨读者。 第一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一至卷五十八) 第二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五十九至卷一百八) 第三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一百九至卷一百五十) 第四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一百五十一至卷一百九十) 第五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一百九十一至卷二百三十八) 第六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二百三十九至卷二百八十八) 第七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二百八十九至卷三百三十三) 第八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三百三十四至卷三百七十八) 第九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三百七十九至卷四百二十三) 第十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四百二十四至卷四百五十六) 第十一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四百五十七至卷五百一) 第十二册 大清统一志五百六十卷(卷五百二至卷五百六十) -
晋乘蒐略(全四册)
《晋乘蒐略》共32卷,是清代康基田修成的一部大型编年体山西通史长编,上起唐尧,下迄明亡,记载了四千年的山西历史。 -
宋平江城坊考
本书是《宋平江城坊考》的增订本,作者王謇。 王謇(1888-1969)原名鼎,字佩诤,号瓠庐,晚署瓠叟,江苏吴县人。1915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先后就学于沈修、黄摩西、金松岑,章太炎、吴梅诸师。长期从事文化教育事业,历任宣统《吴县志》协纂,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编目主任,苏州妇女中教务主任,振华女中副校长,国学会、章氏讲习会讲师,东吴、大同、震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等职。学问博洽,善治诸子,长于版本、金石之学,精熟吴中文献掌故。家有海粟楼,藏书甚富。一生勤于著述,撰有《先秦汉魏两晋南北朝群书校释》,已成稿者有《山海经》、《韩诗外传》、《穆天子传》、《说苑》、《新序》、《焦氏易林》、《齐民要术》等二十余种。其中《盐铁论札记》已刊印行世。此外,尚有《海粟楼书目》(稿本)、《续补 》(油印本)、《新莽金石列目》(稿本)、《宣统 补正》(手稿)等。而《宋平江城坊考》则是他的传世之作,突出反映了他在研治《平江图》及苏州史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
羊城寻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