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的故事
◎编辑推荐
★荣获众多奖项与推荐:《时代周刊》2020年必读书单、《出版人周刊》年度十大好书、《kirkus书评》年度非虚构好书、Goodreads选择奖2020年历史传记类年度图书入围、Porchlight商业图书奖入围,亚马逊编辑推荐非虚构佳作,《卫报》《华盛顿邮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图书馆杂志》《女士杂志》《书单》推荐,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年度选书……
★角度独特,热点话题:通过街道地址与门牌编号的由来、演变与内涵,切入城市的“历史”与“现在”、风俗与民情,探索与思考身份政治、种族隔离、贫富差距与权力角逐等在当下广受关注的议题。
★全球视野,取材多元:横跨美、欧、非、亚各洲十余个国家与城市,从文献资料到口述访谈,讲述令人身临其境的故事。
★版权出售英国、匈牙利、韩国、中国台湾等
◎内容简介
街道地址有什么用?这是个少有人想过的问题,即使有人思考,大多也会认为街道地址的作用是保证准确投递邮件、让人们收到包裹,或者让旅行者不会迷路。《地址的故事》告诉我们,地址在历史上扮演了更深刻、更复杂的角色:给单个房屋编上号码的做法始于18世纪的维也纳,当时哈布斯堡帝国的领导人玛丽亚·特蕾莎下令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帮助臣民在城市中能够找到方向,而是为了征税和征兵;19世纪的伦敦,约翰·斯诺博士利用该市刚创造的房屋编号查明了一次霍乱流行的来源和传播路线;作者还对印度、韩国和爱尔兰的地名进行考察,追溯这些国家创建、纪念和在某些情况下禁止使用街道名称的不同方式……
本书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街道地址为什么这么重要?”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作者在十余座世界闻名、影响力巨大的重要城市中走访和搜集资料,研究人们如何描述自己生活的地方,以及这种描述说明了什么。这些令人着迷的人物与历史,揭示了街道名称、房屋编号怎样与人们的身份、阶层、种族有关,为什么它们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它们关系到命名的权力、隐瞒的权力并且决定谁重要谁不重要的权力,以及这样做的原因何在。
◎媒体&名家推荐
为什么我们会有地址?这一问题是本书的核心。这本书对世界各地的街道名称的起源进行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研究显示除了准确地分发邮件之外,地址还具有更大和更邪恶的目的。她对德国、加勒比海地区、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街道名称进行了分析,认为地址不仅根据他们居住的地方,而且根据他们是谁来组织人们。作者通过自己引人入胜而又深思熟虑的表达,将地点、权力和身份联系起来,对三者的内在关系进行了严格的审视。
——《时代周刊》
这是一次有趣的探索,旨在追溯我们所居住的道路名称的起源和含义。作者在访谈中看到许多鼓舞人心的好管闲事者,他们的愤慨、好奇心和雄心壮志促使他们去面对那些被冷漠官僚机构所忽视的问题。
——《纽约时报书评》
这本令人印象深刻的书,回答了很少有人考虑过的问题:为什么街道地址很重要?作者将深入的研究与巧妙的写作、令人印象深刻的轶事相结合,阐明了街道地址的巨大影响,以及没有地址带来的负面效应……在这本让人大开眼界的书中,作者清楚地表明投递包裹只是地址的重要性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今日,整个人类历史上皆如是。
——《kirkus 书评》
作者流畅的叙述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揭示了大多数人认为理所当然的日常生活其中一个面向的重要性。她介绍了一系列了不起的社会运动人士、历史学家和艺术家,这群人的工作与街道地址的演变和意义产生交集。这部令人回味的历史著作用全新的视角展现其主题。
——《出版人周刊》
作者迷人的研究充满了对于地址如何影响全世界人们的洞察力。
——《卫报》
在一个过分强调不存在阶级差异的国家出版了一本批判阶级差异的重要著作。
——《华盛顿邮报》
阅读戴尔德丽·马斯克对磨坊巷和马丁·路德·金街的深入研究,你会意识到这些地理标志是多么重要,多么有意义,以及它们对从社会的正常运作到财富、贫穷和民主所有问题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除此之外这还是一本十分有趣的书。
——《星期日泰晤士报》
从对城市网格历史到对努力给印度贫民窟提供地址的非政府组织的实地考察,马斯克让我们对人类寻找彼此的努力有了更多的了解,并窥见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书单》
本书引人入胜,富有启发性,且高度贴合时下话题。推荐给所有读者,尤其是通俗历史和政治的爱好者。
——《图书馆杂志》
我们街道的故事就是我们城市的历史。作者揭示了隐藏在街道名称中的故事是如何令人着迷和迷惑,就如同这座城市本身和那些把那个地方称为家的人们一样。
——珍妮特·萨迪-汗(Janette Sadik-Khan)任职于布隆伯格慈善机构,前纽约市交通运输部专员
《地址的故事》是一部经过深入研究的作品,它揭示了我们以看似平凡的方式为街道命名、为房屋和建筑物编号背后令人惊讶的历史和意义。对于城市学家和所有对城市、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书。
——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作者
亚当·戈普尼克指出:“城市就是它们的街道。”街道不是城市的血管,而是它的神经系统,它积累的智慧。从这个角度来看,街道地址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地理环境,还反映了它的思想,甚至是它的思维方式。在郊区的无序扩张中,大多数人都住在不知其名的街道上,或者住在根本没有适当街道地址的停车场上,这并非偶然。在这本生动而发人深省的书中,作者揭示了隐藏在我们将自己和他人置于社区表面之下的多层意义。
——杰夫·斯派克,城市规划师,《可行走的城市:市中心如何一步步拯救美国》Walking City: How Downtown Can Save America, One Step at a Time 作者
我曾希望《地址的故事》能改变我对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忽视、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的思考方式。我没想到它会如此改变我对生活本身的思考方式。
——汤姆·范德比尔特,《交通》Traffic 和《你可能也喜欢》You MayAlso Like 作者
戴尔德丽·马斯克的书就在我们的大街、小巷、大道和林荫道上。一部关于命名史的经典,丰富、复杂、引人入胜。
——西蒙·加菲尔德《地图之上:追溯世界的原貌》On the Map: A MindExpansion Exploration of the World Works 作者
-
在西瓜糖里
"在西瓜糖里,事情一次又一次发生,就像我的生活发生在西瓜糖里。我要告诉你这件事情,因为我在这儿,你在远方。"
理查德•布劳提根,嬉皮一代的文化偶像,“嬉皮士的海明威”,后垮掉派传奇作家。
村上春树视他为自己写作道路上的启蒙者,直言“他描绘的静谧、温柔又充满幽默的个人世界,是平凡作家模仿不来的”。Pulp乐队主唱Jarvis Cocker是他的狂热读者,曾为其小说新版撰写导读。
《在西瓜糖里》写成于1964年,首次出版于1968年,是布劳提根写作生涯中的第三部小说。小说意象纷呈,想象奇崛,具备多重阐释空间,堪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典范文本,被诸多评论家视为布劳提根继《在美国钓鳟鱼》之后的又一代表作。
唐纳德•巴塞尔姆译者、诗人王伟庆(笔名少况)经典中译本,暌违二十年最新修订再版,补全旧版缺漏章节。作家朱岳倾情导读推荐。
关于《在西瓜糖里》的几个事实:
本书1968年初版封面并无书名,而是以小说开篇第一句话代替(这句话这次会原样出现在简体中文版封底)。
本书曾被众多后起作家如雷•蒙哥、斯蒂芬•盖斯金、迪恩•库恩茨、沃利•兰姆等在其作品中郑重致敬。
Klaxons、Goodbye Kumiko、Deception、The Lovely Eggs、T.S.Idiot等乐队和音乐人都曾创作同名歌曲致敬本书。
英国歌手、演员“哈卷”哈里•斯泰尔斯的2020年“Billboard Hot 100榜单”冠军单曲《西瓜糖》系直接受本书启发创作。
关于《在西瓜糖里》的几个传说:
有未经官方证实的说法称,苹果公司iPod、iPhone、iPad等产品命名方式均系受本书中的故事发生地“我的死”(iDeath)这一名称启发。
另有未经官方证实的说法称,村上春树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空间设定系直接受本书启发。
媒体/作家评论:
理查德•布劳提根是绝无仅有的存在。或许当我们垂垂老矣时,人们会写布劳提根(Brautigans),正如我们现在写小说(novels)一样。他创造了一种新文体,一种全新的镜头,一个为我们所需要的、令人愉悦且正确的东西。——《旧金山观察家暨纪事报》
《在西瓜糖里》是一部神秘莫测甚至可说超凡缥缈的小说,它无法被一言概括。——《纽约时报书评》
《在西瓜糖里》是布劳提根的巅峰之作。——《新闻周刊》
第一次读到《在西瓜糖里》是大约二十年前的事了,如今还清楚记得,翻开第一页,读了几行之后的惊诧。这些年来,我一再回到这本薄薄的书,从中汲取灵感和语感,它对我始终有着谜一般的吸引力。——朱岳
-
地狱派对
《搏击俱乐部》作者 当代最负盛名的邪典小说家 一群怪胎少年的地狱之旅 一出滑稽、荒诞又神秘的现代“神曲” 邪典风格的又一高峰 《地狱派对》是帕拉尼克“当代神曲”三部曲的第一部。这是一个荒诞离奇、充满混搭的故事。 13岁的麦迪逊是影视明星和亿万富翁的女儿。有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死了,似乎是因为吸食大麻过量。她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是进入一辆黑色林肯车,睡着了。等她醒来,发现自己已身在地狱。 在地狱,麦迪逊很快认识了作为她邻居的几个年轻罪人:性感而满身假货的啦啦队长,不断被恶魔吞下又重生的运动员,熟知古今东西各种恶魔的书呆子,和自称杀了所有家人的朋克摇滚歌手。他们被命运安排在一起,就像是放学后被一起留在了校长办公室。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别的联盟,开始了他们的地狱之旅,见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人和物:女巨人、精子湖、指甲屑山、希特勒、地狱呼叫中心、各种恶魔,还有撒旦……后来,麦迪逊还见到了自己的恋人葛兰,而她的真正死因也渐渐浮出水面…… 他把枪口对准当下的现实:这是人们阅读帕拉尼克的原因。 ——《时代周刊》 这是一部极具原创性和讽刺意味、惊世骇俗又发人深省的奇作。 ——CNN 才华横溢……帕拉尼克对地狱的独具匠心的精彩描述,得益于他杰出的喜剧天赋……这是一本成功的饶有趣味的书。 ——《华盛顿邮报》 在描绘地狱景象上,很少有美国作家能比恰克•帕拉尼克更适合担此重任。 ——《洛杉矶时报》